“环保文化艺术节”的育人效果评析
2013-08-13张妮,刘敏,余展
张 妮,刘 敏,余 展
(湖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外,还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加强包括专业特色文化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积极开展“环保文化艺术节”,寓专业理论知识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辟了集专业性、思想性、创新性、开放性为一体的专业特色文化活动教育这一大学生教育新途径。笔者拟对湖南农业大学 “环保文化艺术节”这一专业特色文化活动的育人予以评析。
湖南农业大学“环保文化艺术节”由资源环境学院主办,以“求美”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依托,紧密结合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利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特色,贴近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旨在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自2004至2011年已成功主办了八届环保文化艺术节(表1)。
表1 湖南农业大学2004—2011年“环保文化艺术节”主题及活动内容
资源环境学院历届环保文化艺术节是基于专业知识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在内容上紧密联系专业,将专业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形式上采用环保时装秀,行为艺术秀,环保工艺品展,环保图片展和环保电影展,“环保杯”足球赛、篮球赛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既提升了学校专业办学特色,增强了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效果,又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辟了专业特色文化活动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1.紧扣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专业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要务,校园文化活动只有紧贴专业特点,体现专业培养要求,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助于活跃思维能力,开拓眼界,实现大学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从学生自发展需求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严峻,只有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在学生群体中受到欢迎,才能保持生命力。
资源环境学院环保文化艺术节紧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融专业知识于环保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中,如“水传递”将学生从浏阳河中取出的水标本,放在学院水治理实验室进行污水处理;罗琳博士关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成果报告、大型电池模型展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常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感情,增强了专业信心,促进了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提升了学校专业办学特色。2007-2011年间,学院本科生招生规模从2007年3个专业166人,增加到了2011年的6个专业285人。与此同时,寓教于乐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来,毕业生中考取硕士研究生337人,总考研率为31.29%,其中考取“985工程”高校共74人,占考取研究生总人数的21.96%;考取“211工程”高校共81人,占考取总人数的24.04%。
2.贴近思想实际,契合学生成长需求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校园文化活动只有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和体现大学生的思想、追求、审美、年龄特点等,契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才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
资源环境学院环保文化艺术节之环保时装秀、“绿箱子”环保计划、心灵的承诺、环保标语征集与评选、行为艺术秀、环保工艺品展、环保图片展等活动,贴近大学生富于探索,勇于实践,追求真、善、美,崇尚时尚等思想特点,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环保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也强化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班刊制作、团支部风采大赛、社团文化艺术活动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为在全院青年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为激励青年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奋发成才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近些年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增多,发展学生党员人数由学生总人数的3.87%增至13.36%,先后有7人获得省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涌现出了一批道德建设典型代表。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3级学生郭自得,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浙江的一名白血病患者,给病人带来重生的希望;2008级某四川籍新生将学校发给他的灾区助学金拿出来捐给更需要的人……
3.结合时代发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
时代的发展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校园文化活动只有反映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不断更新,才能焕发出生机。
资源环境学院环保文化艺术节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将创意融入环保文化艺术节,创建“自主实践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成长”活动教育模式,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尤其是环保时装秀、行为艺术秀、环保工艺品展,充分锻炼和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如 2008年环保文化艺术节围绕“绿色奥运 畅想未来”这一主旋律将环保与奥运相结合,传播绿色信念;环保时装秀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和制作走台的服装和道具,服饰展示五个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所蕴含的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及美好祝愿。环保时装秀创意独特,变废为宝,用废纸、塑料瓶、薄膜、碎布等废弃材料裁制出一件件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服饰;行为艺术秀以“受伤的地球”、“地球的树桩”、“劫水”、“环境多米若骨牌”等主题,由表演者佩戴上特制的道具,以静止表演的方式,吸引同学们的观看与思考,向同学们体现了保护森林、节约用水、爱护地球等环保主题;环保工艺品展以废铁丝与废报纸为主要材料,制作一个污染严重“灰色的地球”,表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通过举办环保文化艺术节,将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渗透在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中,使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在省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的表现也更加突出。在2004—2010年,学院学生获得省市级以上大学生文体竞赛、科研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奖励共计 20余人次,其中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环境工程专业曾东同学获得一等奖。
4.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社交能力
“环保文化艺术节”采取大学生们喜爱的不同方式开展,涉及舞蹈、书法、绘画、体育、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许多不同喜好的学生参与,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机会,因而广受学生欢迎。2011年“环保文化艺术节”还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其他八所高校结成了环保“绿翼联盟”。以“环保文化艺术节”为媒介,在和其他高校互动和更多大学生群体交往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活动举办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与渠道,如校内“湖南农业大学网”、“湘农青年网”、“学工在线”、“资环网”以及校级刊物、广播电视台,校外的“红网”、“新浪网”、湖南经视、湖南都市、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全程进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扩大了学校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对学生的就业也不无裨益。
湖南农业大学“环保文化艺术节”在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等方面虽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但今后需在活动形式多样性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内容的深化与提炼,特别是要加强成果转化。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发明创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除了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外,“环保文化艺术节”还应增加专业教师的参与度,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现教学相长。目前“环保文体艺术节”的指导者主要是辅导员,今后还需激励专业教师参与“环保文化艺术节”中的相关活动,发挥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的教学育人作用。与此同时,深化理论教学,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另外,要深化与其他高校、政府、企业的关系,形成政府支持、高校合作、企业合作的互动模式。2011年环保文化艺术节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其他八所高校结成环保“绿翼联盟”,得到湖南省环保厅、芙蓉区环保局和凯天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持,进一步拓宽合作的渠道,也使环保文化艺术节更具社会意义,其经验值得借鉴。
最后,要采取包括资金支持在内的配套措施,或通过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弥补资金不足问题。目前的活动资金支持主要依靠有限的学生活动经费和企业赞助,今后应加强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进一步激励学生创造力,提升环保文化艺术节的自身造血功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靳 诺,郑永廷,张澍军,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高登辉,张 曼,邹凡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6]宁 静.浅谈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以广西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传承,2009(9).
[7]孙 丽,苏明飞.高校教师团队建设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教育,2007(3).
[8]郑永廷,朱白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成果,思想教育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