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2013-08-13陈燕连蔡海生林联盛
陈燕连 蔡海生 林联盛
(1、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3、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
产业结构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着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区域的经济基本结构主要是由其选择的主导产业所决定的。主导产业的不同将直接导致产业群体结构不同,这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就表现为不同的区域经济特色。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区域主导产业相互更替的结果。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也是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国内对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后,主导产业研究不再停留在国家层面,更多地转移到了区域层面。1994年国家出台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发展石化、机电、汽车、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提出了本省的主导产业。随后,许多县、市也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发展本地区主导产业的设想。
发展主导产业,首先应该确定主导产业,也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并由此引出了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问题。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的选择基准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其他基准,形成了较多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此外,在主导产业选择的应用研究方面,热点集中在如何构建主导产业指标体系以及选择综合评价方法方面。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
1、主导产业概念的理论渊源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主导产业的概念,他把经济的各部门分成三类: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派生增长部门。他强调主导增长部门应该具有高创新能力、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及较强的带动能力。罗斯托还首次提出了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后向及旁侧效应原理。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的概念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和支持,这也为后续大量的展开主导产业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主导产业概念也主要来自于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现代产业经济词典》中将主导产业定义为“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并能带动一系列产业部门发展的部门”。苏东水在其著作《产业经济学》中对主导产业做过如下定义:“根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它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2、区域主导产业的涵义
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区际分工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及输出基地理论为依据,把区域产业部门分为专业化和非专业化部门,其中专业化部门又被分为一般专业化和主导专业化部门,而主导专业化部门则特指在专业化部门中能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和速度起指引作用的部门,也就是区域主导产业。这种定义突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属性,但却缺乏与主导部门理论的联系(见图1)。二是现代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关于主导部门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延伸和应用,把罗斯托国家层次上的主导部门原理应用于各区域层次经济研究,便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范畴。这一思路直接把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概念移入区域层面,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事实上,在定义区域主导产业概念时,其显著的空间特性与“主导部门”的产业属性二者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考虑才更加全面。
图1 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形成路径之一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国外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三个,他们分别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以及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就是指各产业之间在其产品供需上形成的关联或者依赖的程度。他认为产业关联效应能够扩大资本积累并促使市场产生更大效益,因而提出应以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为基准来选取主导产业,在直接生产活动部门中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部门应该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并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测量产业关联度的大小。在实践操作中,区域中那些产业影响广度深度最大、带动效应最大的产业就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揭示了主导产业更替规律。他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被称为“罗斯托基准”,即选择具有扩散效应(前向、后向、旁侧)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到关联的其他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中前向效应又叫前瞻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活动创造了能够引起新的工业活动的基础,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可能性,有时候还能为下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建立起台阶;后向效应也叫做回顾效应,即主导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根据其技术特点,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这些投入品的发展;旁侧效应指通过发展主导产业能辐射到当地经济及社会。然而,就实践操作而言,罗斯托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这也是罗斯托理论中所缺乏的。
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条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某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1)
表1 我国不同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该指标系数越大表示某一产业产品市场需求对居民收入的依赖越小,其潜在市场份额也就越大。
生产率上升率=产出/全部投入要素 (2)
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上升率越大表示投入产出率越高,这样的产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也会出现大幅下降。
应该说上述两条基准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这两大指标系数越大的应该优先考虑。筱原二基准理论标志着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初步形成。
2、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在国民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各种基准,可以归纳为“三基准”、“四基准”、“五基准”、“六基准”及“七基准”。本文用表格的形式简要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观点(见表1)。
目前,对区域主导产业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做实证分析,就某一具体区域具体产业进行讨论。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往往是照搬国家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值得高兴的是,在“九五”之后,我国陆续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探索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规律、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其中关爱萍等的六项基准及张大松等的七项基准就是针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判定和选择而提出的。
三、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方法
选择主导产业的过程也是对区域产业进行评价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区域内涵认识的深化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多样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不断改进。
国内学者们常用综合评价法来对主导产业进行评价,大多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系统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研究,还有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及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实践中,当数据欠缺或数据质量不高时,一般用区位熵、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完备,数据质量高时,常用投入产出法、SSM、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加权求总法等;在对区域各产业做深入研究时,一般采用比较客观、精确的分析方法,如投入产出法、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而大体了解区域产业概况时,则用简单易行的区位熵法、SSM、加权求总法。秦耀辰、张丽君根据计算时所选基准个数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分为单基准法和多基准法两大类(见表2)。
四、结论
我国学者关于区域主导产业方面越来越多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都不断丰富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多文献只是简单地接受或引用已有的主导产业相关理论,而忽略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及其具体到各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上的适应性问题。目前,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主要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或不足。
1、对区域主导产业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
首先对于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认识还有模糊之处,常常把主导产业理论等同于区域主导产业理论,直接去掉“区域”二字,或者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支柱产业选择等同,等等。
表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分类
2、忽略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和时间两重属性
不同区域范围、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既不能照搬国家层次的区域主导产业理论运用于区域层次,也不应该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区域都模仿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选择基准,而应该在国家和区域两种利益机制下形成多层次的体系,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在针对性和动态性方面的研究。
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所需数据难以获得且测算指标的方法倾向于简单化
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是从其动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利用近两年的数据,表现不出备选产业对主导产业特征和作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选择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因此,至少要利用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此外,很多指标计算都是沿用已有的较为简单的方法,应进一步加强虚拟消去法、图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等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研究和应用。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今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和手段还将日益丰富和完善,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方法都会在该领域得到应用。在计算机语言及相关软件支撑下的新方法将有很大进步,特别是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多分析决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出路。庞大的数据库可以包罗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特征,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使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决策更趋客观、合理,而简单的操作界面使这一方法切实可行。
[1]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2]郭万达:产业经济学辞典[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王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J].全国商情,2010(3).
[6]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7]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党耀国、刘思峰、李炳军、缪瑞林: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0(1).
[9]张圣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1(1).
[10]朱要武、朱玉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
[11]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理论探索,2004(2).
[12]王莉: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之探讨[J].煤炭技术,2004(8).
[13]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4]关爱萍、王渝: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
[15]林素娇、江兵: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08(4).
[16]王稼琼、李卫东: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再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5).
[17]张大松、赵英才: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4).
[18]张魁伟: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8).
[19]潘晗: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D].郑州大学,2004.
[20]阿如旱、李百岁:内蒙古工业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1).
[21]罗月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产业,2005(6).
[22]赵成柏:江苏新型工业化下工业主导产业选择[J].参考与决策,2005(11).
[23]刘颍琦、李学伟: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理论与方法,2006(1).
[24]王秋红、唐燕玲、裴广群: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12(5).
[25]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