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习的关键——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2013-08-12孙丽艳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4期
关键词:造纸术匈奴体系

孙丽艳

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教师要用创新思维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的评价方式,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什么是历史知识体系呢?历史知识之间形成了总分、主次、内外和因果等结构关系。这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结构关系即为历史知识系统。就像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一个个分立的“点”之间的关系,连成一条历史知识线索,再把一条条的“线”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就形成了历史知识面。这一个个的“面”最终通过学科整合建立起宏观联系,就形成了历史知识系统。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呢?

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并进行串联

历史基础知识是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元素。就如同一幢大楼,没有地基,高楼将无从建立!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出历史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述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时,众所周知,汉朝根据不同阶段的国情对匈奴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表述为:和亲——战争——和亲,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各时期不同情况说一说汉对匈奴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学生经过分析可以得出:汉朝初年由于国力不强,面对强大的匈奴只能用卑微的和亲政策来换取短暂的和平。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达到鼎盛时期,军事实力增强,一举反击匈奴的进攻,收复失地,匈奴被迫逃回漠北,自此之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汉元帝统治时期,匈奴的一部分与汉朝关系和谐,民族融合加强。为了维护统治,稳定社稷,促进匈奴与汉朝的融合,汉元帝统治时期与匈奴和亲,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传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脑海中的“点”无形中就连成了“线”。

二、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时代特征

同一个时代的历史不可能超越本时代的特征。把握各阶段历史的时代特征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该时代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所以,学生要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历史。从整体上把握某个时代的特征,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历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例如,讲到秦汉和隋唐的历史时,可以引导学生:统一王朝的历史具有相似性。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几个方面对比来讲,使学生在对比中梳理头脑里已有的知识线索,并建立起纵向的联系。再如,讲到中国汉朝的造纸术,可以联系到当时欧洲用羊皮、埃及用纸草、印度则用树皮和树叶等作为书写材料。这样与中国的造纸术相结合来讲解,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造纸术的领先水平,理解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通过对比和分析,学生可以跳出这个时代,以旁观者的视角从整体上把握这个时代的特征。与此同时,学生的历史经纬网也建立起来了。

三、充分运用各学科资源,学科之间互联互动

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的社会科学,包罗万象。现代的教学手段为我们各学科之间的互联互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历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历史与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的融合渗透,当把这些内容充分调用好时,对历史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交叉,学生把知识进行综合迁移,各学科融会贯通,相互促进。比如,在讲到日本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时,可以联系地理学科当中的日本国人文地理部分;讲到唐诗宋词等古代文化的时候,可以联系语文诗句分析时代背景。不同学科之间互为补充,互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博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对历史也有了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沿着历史的脚本,顺应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晰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从每个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上可以看出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这个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渐渐地学生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当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初步掌握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对历史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时,就会在头脑中自觉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这不仅解决了当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现状问题,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进一步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造纸术匈奴体系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我学会了造纸
义退匈奴兵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
飞将军抗匈奴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创意时代的新奇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