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兰州大学为例

2013-08-11

图书与情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兰州大学检索本科生

郭 玮

(兰州大学图书馆 甘肃兰州 730000)

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是其中之一。“本科生要在这个信息环境下生存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就必须把信息素养作为个人素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生存和学习技能。”信息素养的培育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研究以及探讨的重要课题。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以应对当今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在研究中对兰州大学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兰州大学本科生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本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而且可以为图书馆如何加强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这一问题提供数据以及相关对策分析。

1 信息素养概述及研究进展

1.1 信息素养的兴起与发展

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在1989年发表的信息素养进展年度报告中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199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制定的关于学生信息素养的九大标准,涵盖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内容。2001年美国大学及研究型图书馆协会 (Association of 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 ACRL)在德克萨斯州召开了全美图书馆协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包括5大标准和22项性能指标。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ike Eisenberg博士和Bob Berkowitz博士共同创立了一个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了信息问题六个主要技能领域,即任务定义 (task definition)、信息检索策略 (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定位和获取(location and access)、信息利用(use of information)、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该系统方案又称为Big6技能。20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借鉴美国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情况,全面修订了2001年《信息素养标准》,推出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原则、标准和实践》(第二版)其中包括6大标准、19项指标和87项具体观测点,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类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在日本,信息技术教育也受到高度重视,他们将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解为信息素养的核心,于2002年6月由日本文部科学省编写了《信息教育的实践与学校信息化》新的信息教育手册,其第一版的信息教育手册于1990年7月出版。

1.2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

笔者以“university student”和“information literacy”为主题关键词,在ISI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234个检索结果。研究的内容与主题主要有:

一是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如Johnston,Nicole讨论了在线学习模式是否是提高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方式;DeVoe,Kristina M研究了数字时代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项目;Bell,Judy Carol研究了以图书馆和网络为基础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课程;Heinze,Nina、Schnurr,Jan-Mathis探讨了如何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发展高校学生信息素养。

二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如Conway,Kate比较了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情况;Nyamboga,CM探讨了印度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Carr,Sandra、Iredell,Helena、Newton-Smith,Carol、Clark,Catherine 针对医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信息素养技术发展的价值所在进行了研究;O'Dwyer,Linda、Kerns,Stephanie C针对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的改革进行了研究;Baro,E.Emmanuel;Fyneman,Biokuromoye研究了尼日尔三角洲大学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三是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概况介绍。如Mittermeyer.D分析了大学生入学时应该具备什么信息素养。

四是研究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如Li,Tingting、Peng,Hui基于信息素养教育来研究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Chen,Kuan-nien、Lin,Pei-chun阐述了信息素养在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中的重要性;Wang Aiyun、Wu Heping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

1.3 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本科生信息素养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分析;二是对于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概述;三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四是理工科或者医学学生的信息素养调查。

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向兰州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本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期了解兰州大学本科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现状。

本文选取信息需求、信息源选取和信息查找、信息获取能力及技巧、信息评价和处理、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信息素养认知和信息教育状况这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其选择依据是借鉴了马费成教授调查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时所选择的六个标准。这六个方面作为问卷题目设计的依据,通过分析兰州大学在校本科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发现学校对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不足之处,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对于高校本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学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2.2 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对象为兰州大学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不同专业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其中,男生的问卷为51份,女生的问卷为43份。从专业分布来看,本次调查涉及了兰州大学下属20个学院的30多个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比例为1:1.5。

3 兰州大学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现状与分析

3.1 信息需求状况

调查发现,兰州大学72.3%的学生的信息需求主要是查阅资料和网上娱乐,56.4%的学生主要运用网络浏览新闻,53.2%的学生则主要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除此以外,网购、网上读书、网游也是学生上网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得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已经主要依靠网络媒体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并且通过它来进行社会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3.2 信息源的选取和信息查找

88.3%的学生在众多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来源中,首先选择互联网资源,但纸质媒体(图书、报纸、期刊等)、卫星电视、数据库检索等其他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见表1)。

表1 大学生信息资源的获取来源途径

从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可以看出,本科生很少选择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来搜索信息,大部分都通过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来获取所需信息。其原因有二:一是本科学生没有强烈的科研需求,而是在学习最基础的学科知识,对于学科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接触很少;二是大部分同学对于学校图书馆网站上的数据库检索路径与方法都不甚了解,也很少参加图书馆关于使用数据库的培训讲座。调查显示对于数据库检索的路径和方式不太清楚的学生占61.7%,完全不知道的占13.8%。也就是说,大约75%的本科学生不会使用数据库检索自己所需信息。对于图书馆举办的数据库的培训讲座,43.6%的学生知道但从未参加过,41.5%的学生不知道讲座信息,也就是说8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图书馆数据库培训讲座。

3.3 信息获取能力和技巧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除了互联网以及纸质媒体之外,有44.7%的学生是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的,75%的本科生不会使用数据库检索自己所需信息,另外,只有14.9%的学生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或数据库检索中的高级检索功能,51%的学生偶尔使用高级检索功能,33%的学生则根本没有使用过高级检索功能。高级搜索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应该作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训的关键内容。从上述分析可见,本科生运用数据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还有待加强。

3.4 信息评价和处理

信息利用与信息评价能力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评价与信息获取息息相关,从信息的粗选到信息的精确定位始终伴随着信息评价。高校学生评价信息考虑最多的五个指标分别是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经济性、易获取性。 ”

通过调查本科生学习资源的主要渠道,发现88%的学生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互联网上的信息虽然更新最快、时效性最强,也容易获取,但是其权威性和准确性却不高。从数据上显示,大部分学生就是通过使用这种权威性和准确性都不高的媒体来获取学习资源的,而真正准确、权威的信息来源例如纸本书资源和数据库,却是鲜少问津。

这一方面显示出学生对于权威、专业信息的检索水平和检索工具使用很不熟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校针对学生的检索能力培训力量不足。

3.5 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

“大学生作为最大的上网群体与大学生本身具有的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信息安全素养的反差,使得大学生难以辨认信息优劣和真伪,容易上当受骗甚至犯罪。”所以,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问题是信息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分主要从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两个部分进行探讨。在这两个部分中,我们主要讨论学生的意识和态度、行为和政策了解(见表2)。

表2 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

在信息安全意识方面,据调查,所有的同学都从不或很少通过网络恶意攻击他人,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或态度;在信息伦理方面,有44%的同学经常使用盗版软件,38%的同学很少使用盗版软件,30%的同学从不使用盗版软件。可以看出,大约70%左右的学生都很少或者从不使用盗版软件,具有抵制、反对盗版活动的伦理行为,版权意识强烈。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考虑不用盗版软件。可见,经济问题是学生选择使用盗版软件的首要问题。同学们也总是主动抵制不良信息,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行为。但是绝大多数同学的信息伦理意识不高,在查找、搜集信息时,对是否触犯他人的隐私权问题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引用他人文章时是否会注明出处这个问题时,只有50%的同学表示在引用他人文章时会注明出处,42%的学生则表示在引用他人文章时偶尔会标明出处,还有8%的学生在引用他人文章时从未标明过出处。这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调查者是偶尔或者从未在引用他人文章时标明出处的,显示出本科生的信息伦理行为水平不高,学术态度不严谨。

3.6 信息素养的认知和信息素养教育状况

对于兰州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情况,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获得:在回收的94份有效问卷中,只有22个学生表示,其所在的院系开设过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占总调查人数的23.4%;只有10个学院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院系开设过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占调查过的22个学院的45%。兰州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心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信息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包括 《信息伦理》、《信息检索》(分理工类、医学类、社科类开设)、《实用信息技术》、《信息利用与论文写作》等课程被列入到了学校通识选修课程计划。但由于开设的这些相关课程没有进入到学校的必修课程计划,所以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甚至有超过50%的学院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些课程,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本科教育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本科这个重要阶段对于信息素养的养成。

4 结论和对策

4.1 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

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88.3%的学生在众多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来源中,首先选取了互联网资源。高校学生已经主要依靠网络媒体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并且通过它来进行社会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所以,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将网络媒介作为主要的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与同学进行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的教育与互动交流,由单一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素养教育。

4.2 学院与图书馆互相协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从调查数据可知,大约75%的本科生不会使用数据库检索自己所需信息,8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图书馆数据库培训讲座。学校图书馆在一学年内大概会安排30场左右的数据库培训讲座,但上座率普遍偏低。原因有二:一是讲座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二是学院不能积极组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尝试让讲座“走进学院”,在学院安排该专业经常使用的数据库讲座,这种办法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上座率和讲座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使得讲座更具针对性,也更加专业化,还可以真正解决师生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

4.3 形成“讲座+专业老师影响力+通识必修课”的模式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以举办讲座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占到34%,认为以专业老师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占到40%,认为开展相关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的占到55%。从这一组数据首先可以看出,学生希望各学院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纳入到本专业基础课程之中,作为必修课加以学习;其次,专业老师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专业老师可以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多涉及一些本专业信息源的介绍以及获取途径、获取能力和技巧、信息评价和处理、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关于本专业相关数据库的内容,并且强调在引用他人文章时要标明出处,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数据库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如果学校能做到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设置为各学科学生必修课程,专业老师也能将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穿插于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之中,再辅之以各类信息素养相关讲座、专题大赛等,这样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1]张长亮.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高连歌.普通高校理工类本科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提升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1):26-31.

[4]屠昂燕.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培养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2,(16):38-39.

猜你喜欢

兰州大学检索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浅谈兰州大学MOOC局限性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Parodies in Death and the Com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