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持式DGPS/AHR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2013-08-10孙良义段建红

舰船电子工程 2013年8期
关键词:海图电平航向

孙良义 段建红

(91388部队94分队 湛江 524022)

1 引言

船体航向、姿态、位置和速度不但是船舶导航的重要参数,还是以船舶为测量平台进行各项湖上、海上试验的重要数据。AHRS(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如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姿态测量系统均可提供连续性好、稳定性高的航向、姿态信息,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 System)可提供连续、高精度、实时的时间基准、位置、速度等数据,两种系统都被广泛应用于各项试验中[1~3]。嵌入式系统以其低功耗、小体积、高稳定性、便携和软硬件易裁剪等优势[4~5],在GPS领域的应用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研究基于ARM920T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40A和WindowsCE6.0的DGPSAHRS组合导航系统,以解决上述常规系统在空间狭小、条件简陋的平台环境中存在的架设、供电困难,使用维护不便的问题。

2 硬件设计

2.1 系统组成

系统硬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ARM主控模块,DGPS模块,AHRS模块,供电模块。ARM主控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DGPS模块负责输出GPS定位信息,AHRS模块负责输出姿态和航向信息,供电模块负责为其它三个模块供电,硬件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硬件设计结构图

2.2 ARM主控模块

核心板由Samsung公司推出的32位400MHz微处理器S3C2440A[6]、64MB的SDRAM 和64MB的 Nand Flash存储芯片组成,外围扩展1个RS232串口、1个UART接口、1块7寸LCD触摸屏、电源接口、RTC电路、复位电路、网络接口、JTAG接口、SD卡接口、USB口等接口资源。SDRAM存储器用于运行系统主程序,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的Nand 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内核、Bootloader的启动代码和开发程序,扩展的RS232串口COM1用于接收AHRS模块输出的姿态和航向信息,扩展的UART有3个串口,串口COM2用于采集DGPS模块输出的数据信息,7寸TFT电阻式触摸屏用于人机交互和显示导航软件信息,USB口用于下载WINCE内核文件及与软件开发主机进行数据交互,JTAG调试接口用于硬件调试和烧载Bootloader。

2.3 DGPS模块

由Crescent GPS OEM板HC12、电平转换板和差分天线组成。HC12[7]是一款高性能单频12通道接收机,定位精度可达亚米级,数据输出采用NMEA-0183标准,速率可高达20Hz。HC12有3个全双工3.3VCMOS电平串口(A,B,C),COM A直接与 ARM 主控模块COM2相连,用于进行HC12参数设置或输出定位数据信息,COM B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后可接入PC机,同样可用于HC12参数设置或输出定位数据信息,COM C串口备用。HC12输入电压为3.3V,而供电模块输出电压为5V,需要进行电平转换。采用AMS1117-3.3芯片转换电源电压,MAX3232芯片转换串口电平,通过1个34Pin的转接头实现HC12电源供电和外部通信,电平转换电路见图2。

图2 电平转换电路原理图

差分天线选用Hemisphere公司的A30天线,它可接收GPS、SBAS和Beacon信号,具有多波段接收能力,能在高电气噪声和其它干扰条件下保持高精度的信号接收。

2.4 AHRS模块

选用荷兰XSENS公司的 MTi[8],它是一个基于微电子陀螺技术的微型姿态、航向测量系统,内部处理器功耗低,可360°全方位输出姿态和航向,输出的航向角无漂移,具有长时间稳定性和快速动态响应的特点,其纵倾横滚精度小于0.5°,航向角静态精度小于1°,动态精度小于2°。

2.5 供电模块

由5V充电电路、锂电池组和升降压电路组成,其中锂电池组含有八块Samsung公司18650型2400mAh锂离子电芯。该模块输出参数为电压5V、电流1A,分别为ARM主控模块、AHRS模块和DGPS模块供电,供电时间不少于5小时。

3 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基于WINCE6.0[9]操作系统,在Visual Studio2008开发环境下进行设计。软件采用层次模块化方法进行开发[10],分为三层九个子模块,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数据接入层、信息处理层、功能应用层。接入层:参数设置、串行接口、网络接口;信息处理层:数据解析、数据平滑、数据存储;功能应用层:海图显示、图符标绘、航路规划。

图3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3.1 数据接入层

串口模块主要完成AHRS和DGPS模块的参数初始化设置和导航定位数据的接收。通过串口建立DGPS模块与ARM的连接,设置接收机应用模式为SBAS,并设置串口通信波特率、串口输出的NMEA语句及输出速率、最大差分龄期和卫星仰角等参数。DGPS加电后便自动搜索卫星,并通过串口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向ARM发送GPRMC格式的定位信息,在定位信息有效后ARM便可以提取所需要的定位信息。

程序开辟了两个线程,一个用于读取HC12导航数据,一个用于读取AHRS姿态航向数据。通过多线程方法可有效避免不断调用WaitCommEven()函数导致的阻塞。两个线程将数据读到缓冲区后交给信息处理层进行处理。

网络模块主要实现系统参数的远程配置管理,并将本地导航定位数据分发到其他站点,实现信息交互共享。

3.2 信息处理层

主要完成姿态航向数据和导航定位数据的解析提取,通过平滑滤波去除野值点后保存到本地磁盘文件,并提交给功能应用层。

3.2.1 定位数据解析

DGPS模块通信标准为NMEA-0183格式,输出数据采用的是ASCⅡ码,主要有GGA、GLL、GSA、GSV、RMC、VGT等数据格式,每种格式的数据帧均以“MYM”开头,然后是两个字母的“识别符”和三个字母的“语句名”组成ID信息头,接着就是以逗号分割的数据体,末尾为校验值,以回车换行符结束。本设计只关心日期、时间、经纬度、地面速度等,选用GPRMC数据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GPRMC数据格式

图4 AHRS输出数据格式

AHRS模块通信标准为FLOATS型,数据格式图4所示,串行通讯参数为: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位,停止位=2位,无奇偶校验。

3.2.2 数据平滑

当DGPS天线被遮挡或被其他大功率信号干扰时,将影响其正常接收卫星数据,从而产生不可测的野值点,需要根据最近历史数据将其剔除。设计中采用最小二乘法,样值点可自定义,默认为10个,经过处理,可以有效去除野值点,得到平滑的航迹曲线。

3.3 功能应用层

主要利用下层提交的定位、姿态和航向数据在电子海图上实时绘制本船航迹、标牌等,并在信息显示页面实时刷新显示本船经纬度、航向、航速信息。并提供图符标注和航路规划功能,以更好地支持导航定位应用。

3.4 软件界面

图5所示为系统接收GPS导航数据后处理并显示的软件界面,在左边显示区基于电子海图实时显示本船标牌和航迹,在右边控制区有四个标签页,依次是导航信息、显示控制、系统设置、外部通信。

在“系统设置”页面设置好串口端口号和波特率后,即可打开串口接收数据,选择“保存数据”按钮可将数据以文本格式保存,用于事后处理和分析。选择“航路规划”按钮,可完成航路点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

“导航信息”页面的信息显示区实时显示从DGPS模块输出的NMEA格式导航数据和AHRS的姿态数据,包括时间、经纬度、航向、航速、横摇、纵摇等参数。选择任一航路点,可实时解算出本船与该点的直线距离、横向偏移、纵向距离、相对方位以及到达目标所需时间。选择“航迹清除”按钮可将海图上历史航迹清除;在“海图操作”区可进行海图缩放、局部放大、海图漫游、目标居中等操作,在海图显示区,可直观显示本船与各目标点位置关系、试验态势等。

“显示控制”页面主要设置海图图层、航迹线型和线宽、目标显示隐藏状态、采样点等显示相关的参数设定。

“外部通信”主要通过简单握手的UDP方式与其他站点进行网络报文通信。软件可自动搜索在线用户,通过向对方发送握手帧或响应握手帧方式实现用户列表更新。

图5 软件界面

4 系统实验及精度分析

实验地点选在运动场开阔处,先采用静态内符合法进行精度测试。连接DGPS天线,给系统上电,运行系统软件,设置好串口参数,打开串口COM2,待差分GPS模块进入稳定差分定位后开始保存数据,采集数据约3000组,用MATLAB处理采集数据,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系统圆概率误差分布图

导航定位等功能测试:手持该系统进行直线和圆形运动,观察海图区域航迹向轨迹形状;设定1个目标点,画半径为200m的圆并设置航线,分别按直线和曲线前进,观察距离、偏离、方位等参数变化;对海图进行放大、缩小和平移,分别点选本舰居中和目标居中,观察海图显示变化。

测试表明,终端软件能平稳地运行在嵌入式WINCE6.0系统上,操作界面简洁、直观、实用、功能全面,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定位精度(2DRMS)优于1m,航向精度优于2°。

5 结语

本文基于ARM硬件平台,以WINCE6.0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在Visual Studio2008下开发了串口通信导航数据软件,通过串行接口实现DGPS模块、AHRS模块与ARM之间的通信,构建了一个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全面的手持式DGPS/AHRS组合导航系统,并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11~12]。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显示精度较高、持久有效的导航定位数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一定的参考意义。

[1]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全伟,刘百奇,宫晓琳,等.惯性/天文/卫星组合导航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张海宁,罗继先.GPS/INS组合导航评价系统数据采集装置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9):176179.

[4]黄彬轲,任博,张侃谕.基于ARM9的车载信息收发平台的硬件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9(7):17151718.

[5]李文新,王广龙,陈建辉,等.基于ARM9与 WindowCE的车辆GPS定位信息采集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0,18(6):8083.

[6]沈文斌.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新月HC12使用手册[R].北京合众思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7.

[8]Mti and MTx User Manual and Technical Documentation[R].Xsens Technologies B.V,Revision G,March 2,2006.

[9]张欢,钮文良.Windows CE系统开发基础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10]李景峰,杨丽娜,潘恒,等.Visual C++串口通信技术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1]黄帅.嵌入式车载导航的设计和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01):284286.

[12]戚微苏,赵宇,潘勇.基于ARMLinux的车载监控终端设计及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2,35(2):8588.

猜你喜欢

海图电平航向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知坐标,明航向
二电平和三电平网侧变流器控制及谐波比较*
三电平PWM整流器下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探讨
纸海图AI小改正制作模式探讨
考虑几何限制的航向道模式设计
少林功夫拳(三)
民用海图编绘中数据一致性分析和改进
三电平H桥逆变器差模干扰源研究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船舶系统航向Backstepping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