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栽毛豆秕荚率高的原因及控减措施
2013-08-09马兴华
马兴华
导读:目前棚栽毛豆秕荚率高的主要原因有品种选择不当、播种时期不适、种植密度过高、棚温管理不科学、水分管理不恰当、肥料施用不平衡及病虫为害等,针对这性地加以科学控制即可取得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毛豆系籽粒饱满而尚未老熟的菜用大豆,因其营养丰富、香酥可口、老少皆宜,现已发展成为市场畅销的一种大宗蔬菜,并因其生产成本低、栽培容易、周期短、效益稳,而被本地一些蔬菜基地作为早春大棚规模种植的首选品种之一。但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大棚毛豆秕荚率较高的问题也更显突出,有的竟达30%以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毛豆产量和商品性,而且降低了产值和效益。为此,我们作了专题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出目前大棚毛豆秕荚率高的主要成因,并集成对应控减技术措施加以推广应用,使本地大棚毛豆的秕荚率普遍控减至10%以内,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1 棚栽毛豆秕荚率高的主要成因
正常情况下,棚栽毛豆多为生育期较短的早中熟品种,单株有多个花穗,每个花穗可生花蕾7~13个,但因生理因素总有一部分花蕾开花不结荚而直接脱落,多数花穗能开花授粉结实成荚3~4个,少数结荚5~6个或1~2个,而有的虽然授粉且结荚了,但其内部籽粒鼓不起来或鼓起不足,也就形成了荚而不实的秕荚,亦称空荚。实际生产中棚栽毛豆秕荚除与品种有关外,还与播种期、栽植密度、肥水施用、温湿度调控、病虫防治等栽培管理关系密切。
1.1 品种选择不当
由于设施棚内小气候环境变化较大,春栽早期低温、高湿、光照弱,中后期晴天中午前后又常遇高温,若选用的品种抗逆性不强、适应性较差,在棚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难以正常生长发育,就容易诱发落花落荚和荚而不实现象,导致秕荚率增高。
1.2 播种时期不适
棚栽春毛豆若播种过早,易遭遇低温或倒春寒天气,不仅直接影响毛豆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也使根瘤菌难以正常繁殖,造成植株早期氮素营养不足、生长不良,严重的低温还会直接产生冷害或冻害;若播种过迟,毛豆生长前期易遇到开花适温条件(日温24~28℃),而诱发提早开花,造成植株营养生长不足、养分积累较少,生长中后期又易遭遇32℃以上的高温,影响毛豆的正常开花授粉和结荚,也会导致秕荚率增高。
1.3 种植密度过高
棚栽毛豆常处于通风透光相对较差的条件下,若播种过多、种植密度过高,不仅会因群体郁闭,引起植株徒长,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使植株茎叶与花荚间争夺养分,减少幼荚养分供给,而且植株中下部的叶片易因通风透光不良、光合产物不足、呼吸消耗增多而早衰甚至黄化脱落,由于毛豆花荚发育所需养分主要依靠所在部位的叶片提供,所以有的花荚会因叶片早衰而得不到及时的养分供应或养分供应不足,则不能持续鼓粒膨大而成秕荚。
1.4 棚温管理不科学
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早春寒潮频繁、天气多变,棚栽春毛豆若揭盖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容易引起棚内温度过低(低于15℃)或过高(高于30℃),这都会影响早毛豆的正常生长发育。盖棚保温不及时,短时间低温可造成冷害或冻害,长时间低温易致植株生长停滞,特别是花芽分化后,棚夜温连日低于15℃,毛豆就难以开花受精结实;揭棚通风降温不及时,棚内长时间高温高湿,前期易致植株徒长,后期易致高温为害,尤其是白天30℃和夜间25℃以上高温,不仅会使花粉活力降低甚至丧失,而且会增加植株呼吸损耗,减少营养积累与供应,导致豆粒鼓荚不足、秕荚增多。
1.5 水分管理不恰当
在棚栽毛豆的水分管理上若操控不当,苗期浇水过早,遇适温就易使毛豆植株徒长;遇低温,不仅影响棚内土壤温度的提升和根瘤菌的活动,而且易发生沤根和根腐病,引起植株生长不良。毛豆初花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水分过多、通风不足,极易徒长;水分不足、高温干旱,会阻碍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授粉受精。特别是结荚期缺水干旱或涝渍,都会抑制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植株同化物质运输,使毛豆幼胚得不到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而形成大量秕荚。
1.6 肥料施用不平衡
虽然棚栽毛豆较一般大豆需肥量大,但盲目施肥易使土壤养分供应不平衡。偏施氮肥易引起植株茎叶生长过旺而致徒长,引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偏施氮肥还会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的相对缺乏,特别是钾、磷、硼或锌等营养元素缺乏,都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缺素严重时会引发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畸形、失绿、卷曲或枯死等生理性病害,有时虽然能够开花结实,但往往鼓不起粒,而大大增加秕荚比率,导致严重减产。
1.7 病虫为害
此外,病虫害也是引起棚栽毛豆秕荚率增高的原因之一。棚栽毛豆由于常处于密闭弱光、温暖多湿状态下,较易发生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这些病害多发生在毛豆生长的中后期,易引起功能叶片枯黄早衰,甚至脱落枯死,造成籽粒营养供应不足,产生秕荚;由于棚内温暖又无风雨影响,也易发生豆蚜、白粉虱、斑潜蝇等虫害,豆蚜和白粉虱不仅可直接为害毛豆茎叶、吸食汁液,而且还可传播病毒,导致植株叶片畸变、生长衰弱,豆荚因缺少营养供应而鼓粒乏力,造成秕荚增多、产量受损。
2 控减棚栽毛豆秕荚率高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2.1 选用适栽品种
大棚早春毛豆栽培宜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抗逆性强、株型紧凑、结荚集中且结实率高的早中熟品种。目前我地主要栽培品种有宁蔬60、辽鲜一号、青酥一号、青酥二号、早生白鸟等。
2.2 及时适期播种
影响早春毛豆播种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播种过早毛豆生长前期容易遭受低温影响,播种过迟毛豆生长中后期又易遭受高温为害。一般适宜播种时期掌握棚内5~10 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本地采用大棚+地膜覆盖栽培的育苗适播期为2月中下旬,直播适播期为3月上中旬,秋延迟棚栽毛豆也要防止播种过晚,否则在毛豆灌浆时温度已较低,会严重影响灌浆速度,极易产生秕荚。
2.3 合理密植
因品种、播期和地力水平的不同,棚栽毛豆的适栽密度有一定的差异,长势较强的品种或在高肥力地块上可适当稀植,株型紧凑品种或肥力较低地块宜适当密植。一般667 m2基本保苗量早熟栽培1.8万~2万株、中熟栽培1.5万~1.8万株。栽种时宜采取宽行距、窄株距,并及时补苗、保证苗全,以充分利用光照。毛豆棚栽过程中除要加强通风透光管理外,还要在初花期667 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 g对水30 kg叶面喷雾进行化控,防止徒长,以减少花荚脱落、加速豆粒膨大、提高成荚率。
2.4 加强棚温调控管理
毛豆是喜温作物,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棚栽毛豆各个生育期的特性及时调控棚温,避免高温和低温的不良影响。一般直播出苗前或移栽缓苗前,要闭棚增温保温,促齐苗缓苗。棚温调控管理在生长前期主要是及时盖棚保暖防冻,后期应加强通风防高温、徒长。一般出苗后棚温控制在白天15~25℃、夜间不低于12℃,开花结荚期白天20~28℃、夜间不低于15℃。对于可能遇到高温天气的情况,要在棚温25℃左右时及早通风降温。进入4月气温渐高,若无强冷空气,夜间可不全闭通风口,当夜温达15℃以上时,大棚可昼夜通风,若此时植株已进入开花结荚期,应揭掉棚膜,充分满足通风透光的需要。
2.5 把握科学供水
毛豆也是需水较多的蔬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因生长时期不同而不同。播后苗前不宜浇水,否则容易烂种。苗期过分干旱可适量浇水,促发根,开花结荚期要遵循“干花湿荚”的水分管理原则,即开花初期水分要少些,结荚后要适量勤灌,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茎叶对养分的需求,促荚生长,但也要防止田间积水,恶化根际环境、影响根系活力。
2.6 平衡施肥
由于毛豆需肥量比普通大豆多,且生育期较短,因此要施足基肥,并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但不能偏施氮肥。基肥量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优质三元复合肥30 kg。生长初期温度低,根瘤菌尚未形成或活动较弱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促苗生长;开花前往往不再追肥,以免引起徒长,但进入开花结荚期,植株对肥水需求猛增,应及时追肥,可在初花期667 m2穴施尿素8 kg和三元复合化肥15 kg,并根据植株生长状况,采用叶面喷肥解决缺素问题,以促进豆荚充实饱满。可喷0.1%~0.2%的磷酸二氢钾液,解决缺钾问题;喷0.1%~0.2%的硼砂水溶液,解决缺硼问题,一般每次每667 m2喷施 50 kg溶液,间隔5~7 天,连喷 2~3 次。
2.7 及时防治病虫害
注意及时防治棚栽毛豆病虫害,确保不因病虫为害而致植株生长不良,是减少秕荚、获得稳产高产的基本措施之一。棚栽毛豆病虫害的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方法,①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大棚科学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抗虫性、减少病虫害发生;②要定期监测棚栽毛豆病虫害发生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对症用药防治,减轻病虫为害;③要掌握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以降低病虫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和保证毛豆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