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谱写敬业之歌
——记神华宁煤集团乌兰煤矿生产准备队班长袁付建
2013-08-09
用青春谱写敬业之歌
——记神华宁煤集团乌兰煤矿生产准备队班长袁付建
“像一滴水一样滋润一寸土地,像一缕阳光一样照亮一分黑暗”。这是神华宁煤集团乌兰煤矿生产准备队班长袁付建恪守的人生信条。在远离繁华都市的大山深处,在开采光明的漆黑巷道中,袁付建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青春花朵,奉献汗水与激情。
敢打硬仗
2011年7月,全矿瞩目的5347工作面回撤,支架老化降不到位、操作阀不灵敏、工作面上部坡度大、运输复杂,加之新工人多熟练工种少、采区一氧化碳不正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针对这一实情,袁付建在班前会上详细分析了整个工程流程,带头冲在支架回撤的最前沿。在他的合理组织和严谨分工下,短短20天里安设了三台绞车、调向转盘,并回撤了前部运输机、采煤机、转载机和破碎机。紧接着八月份就开始回撤支架,要求在15天内回撤完毕。支架老化严重,加长杆销子也严重锈蚀,全凭人工用剁子一点点剁掉。尾梁侧护板严重变形,几乎每一架都需整形后才能装车;坡度大,局部地点坡度达到40度,人员站立都困难,更别说干活了;运输系统极为复杂,提升中使用绞车7台,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但是在袁付建的带动下,全班组团结一心,不仅提前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创造了连续4天小班回撤支架4架、圆班回撤12架的历史记录,并且保证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2012年,020501工作面安装是关系着乌兰矿生产接续和全年产量任务的关键一役。袁付建连续35天带班作业,每天都要在井下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提前7天完成了工作面安装,确保了乌兰矿生产的正常接续。
身先士卒
作为班组长,只有自己冲在前、干在前,工友们才会服你。在井下干过的人都知道,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时,活非常难干,往往在这个时候班里的出勤率就上不去。袁付建深深知道,除了想方设法组织大伙出勤,最重要的就是,要带头顶上去,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带头干最累的活。
一次,在020501机巷干活时,由于水大,冲出的浮煤掩埋了通向工作面的轨道,造成前方架棚用的工字钢不能正常运进去,只能靠人扛。这个时候,全班的员工都在看着他。他二话没说,扛起一根100多斤的工字钢,工友们见他这样,也不再说什么,一人扛起一根,跟着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把工字钢全部扛了进去。
善于管理
闲暇之余,袁付建总是喜欢看《班组建设》等书籍。他将白国周的“六个三”班组管理法借鉴应用于工作中。每天上班,他总是第一个到达井下工作面,从风门、绞车、轨道、顶板到支架等等,都依次认真检查一遍,不放过任何一条隐患。发现问题,就马上记下来,等其他人都到以后派专人前去处理。班中巡查时,再进行详细地复查,看问题是否及时处理。
他制定了《班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班组建设的详细制度,提出了班组培训、班组竞赛等具体工作要求,保证了班组建设工作有目标、有方法。并重新制定《班组建设管理考核标准》,明确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业务管理、考核管理、绩效管理考核内容,实行百分制考核,保证了考核有标准、有重点、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