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电视台是怎样普及防灾知识的

2013-08-08尔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3年13期
关键词:防震防灾实验

尔东

就宣传科普知识而言,给人的印象媒体平台一般都是既严肃又庄重,以致被归类到科技报刊或频道方面。而综艺类节目,由于其属性的大相径庭,同科普类节目完全是南辕北撤两码事。可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居哪里,就不一定这样了,不但象NHK这样的国家级公共电视台在做,即便被讥为唯利是图的商业电视台也在做,而且还是在综艺节目中——

五年前512汶川大地震以后日本电视台曾制作专辑探讨龙门山北端地质构造带诱发地震的起因,率先明确指出原因、并以动画呈现。何以日本观众更了解这次灾难事故?笔者不久前在网络电视看到东京某个商业电视台的一个综艺类节目,看完之后才理解为什么包括NHK在内的日本电视台会作出那个专题报导了。

长达四个半小时的这个专题节目,不免让人怀疑,观众是否有耐心愿意看那么长时间、严肃的节目?因为主题是讨论人和物怎样才能防震、抗震、避震,尽管节目是由著名的自由主持人池上彰主持。

节目现场模拟地震

节目实际运行,其实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各样现场实验与灾难资料片的交错,加上八位来宾不时问答而组成。这些来宾涵盖不同性别年龄与背景,有助多样性问题互动拉近与观众共鸣,参与现场实验,还可以投票对主持人临时提出的防震疑问表示看法,参与性很高。为了配合这些互动,光是现场动用进行实验的专业人员和参与讨论的来宾以及摄影制作人员前后不下百人之多。

主持人池上彰原是NHK儿童节目主持人,在制作节目时会针对主题带领观众到现场了解专业背景知识,例如核能、造桥、高速铁路等等。离开NHK之后为自由主持人,在这个探讨防灾的节目中继续发挥其特有的才能。

节目首先以电视墙呈现古代日本与近代日本两种地图,分析日本早年地震记录与近年地震记录显现的变化趋势,结论是频率、区域与形式的改变加上如今的生活形式与建筑新材料的应用,因此未来需要做那些防灾措施来确保伤害的降低。

再就是以过去发生灾害的图片详细分析个中的原委,从不同类型大楼的断裂是怎么个现象来说明,防灾并不是有做就有效,要看生活设施本身的造型设计与材质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从大楼社区到家庭用品甚至再到一个螺丝钉,各样实体模型与动画很有立体感,做得就像模型玩具店那些飞机、军舰模型一样的惟妙惟肖,里面还有缩小的制震油压钢梁等细部设施来供摇晃实验。

除小比例模型外,电视台大型家庭的完整布景也都搬到摄像棚内,供作敲打实验。有的家具看起来已经加上各种锁钉,但未必都安全。大到新干线的支架,小至家庭书柜,节目都会用来穿插对比,同时向观众说明现在日本各类城市主要采用的防灾措施有哪几种类型。再附以立体动画详加说明,一个人待在有这些常见家具的空间中、在不同级别的地震时是如何被周边高高低低和不同滑动力量的家具所打伤。为了增加视觉效果与真实感,制作单位还在棚内铺设轨道,将房屋背景图片架在轨道上以模拟地震。

除轨道实验外,还请来各种熟练的专业人员在现场固定高大的书架,然后用不同粗细的绳子拉扯制造模拟水平与垂直地震,让观众看到真材实料的不同木结构对防震性能差别,甚至现场将书架以打钉子固定在墙壁上,但在实验中书架也轰然倒下。之后解释支撑方式与墙壁材质等细处与施工方式的影响,不但知其然、更使人知其所以然。此时导播截取多机位所拍实况很重要,因为随着实验让观众看到几个关键部位该如何加强固定,以及摇晃以后那些结构点会有什么变化等。由于其中穿插有动画说明,可让观众更了解等一下要看哪个角落以及不同支点之间的互动关系怎么发生,以及从墙的正面和墙的背面看安插支点对防震效果有什么不同等启迪。

接着,更有高楼防震的历年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胶质防震材料实验、对照性能测试。三块外表像嫩豆腐一样的胶质材料,微绿透明。当震动一开始,三块不同的材质就摇晃不止,先后在不同时间内碎裂。

节目将防震设计以形象化方式呈现,因为实验结果事先不确定,而且又是新的防震知识,能够满足电视观众的好奇心,加上不同来宾参与和提出疑问,让节目始终流畅有趣。来宾提问也表达自己所知,这种轻松兼具理性的探索,能够吸引大批观众。

精心策划打造优质节目

在这个节目播出前后,日本下大雪曾发生老人因铲雪滑倒被冲入下水道的意外。直播当中也请来救灾人员,以不同重量的雪,从屋顶落下做实验,可以发现足够份量的雪甚至连大木箱都会被压垮,同时在铲雪时,从屋顶到院子各种着地面材质的滑度等分别实验,能让观众了解各种居家清理工作的风险。

看来务实细致的探索是这些节目的共同特色。媒体重视,而且精心策划让节目很有看头。看来媒体决策者并不担心这样的节目没有收视率,亦或认为节目制作成本太高。由池上彰主持的这个节目片尾的工作人员名单,人数不下百个,而且还有多个地震研究部门参与,可见早在策划阶段就动用相当可观的时间与消息来源。这又不禁让人想到,相关部门的学者、专家与媒体平台合作,将科学知识普及的意愿和提高公众对知识素质的需求,也许未来多制作这类节目,能够鼓励学者发展更好的科普能力。

正如山口县德山大学教授纸矢健治在节目末尾总结中提到过的,其实日本媒体并非完全仰赖学术界传授知识、照本宣科而不敢质疑,日本媒体本身就有不少专业知识丰富的记者,这些人当久了甚至还被请到一些大学任教,不过不是教新闻传播学,而是教地质气候生物等专业学科。

纸矢健治还以早先年间在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发生的空难为例说,当岛内记者努力找哪位人士愿意接受采访或者能分析空难又还在等民航局给个说法时,远在日本的NHK电视台不但当天夜间迅即报导此次事故,而且在第二天中午已经能详细解释造成空难的原因。曾在富士电视台工作的纸矢健治说,就他所知,在日本,商业电视台报导仅能掌握事故大约的伤亡人数,可是NHK电视台则会对于数字和资料有更高的要求,提供的往往是更精确的数字。

为什么NHK电视台可以这么快解释空难始末?其实刚刚发生意外,NHK电视台就已经通过驻台湾的记者和平时与岛内民航单位建立的关系掌握到第一手的即时信息。另一个例子是早年日本民航飞机在北海道被劫持,媒体率先报导被劫民航机将要飞往朝鲜。因为熟悉日语又精通韩语的记者在涵馆机场附近截听到塔台和机长的对话。这些例子显示,平时与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和记者本身的专业知识过硬同样重要。

尽管现在包括手机在内的网络工具等相当发达,以致一再让传播学术与实务界对传统媒体存在的价值感到怀疑。但从以上的事例似乎可见,真正有内容又深具内涵的知识性节目制作还是需要时间、需要人才的。

只有许多制作环节都到位,才可能成就高水平的节目。因此传统媒体还是有发挥空间。日本的例子至少让人们看到,通过收视媒体让民众面对灾害有更多了解,有利国民知识水准的提高,不但可一起防患于末然,碰到灾难也就不会老是埋怨:“怎么会这样?”

猜你喜欢

防震防灾实验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安全”开会
湖南认定2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