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感染血清学调查
2013-08-08黄招玲潘书磊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119
黄招玲 潘书磊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 350119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又称鸡败血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属。G-,无细胞壁,是目前对家禽生产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1],主要引起鸡、火鸡慢性呼吸道疾病[2],感染鸡出现咳嗽、气喘、流鼻液和呼吸道啰音为临床特征;病理特征[3]为气囊增厚、混浊,鼻道、气囊及支气管的黏膜发生卡他或黏液性炎症。该病病程长,发展缓慢,流行广泛,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感染后鸡群出现免疫抑制问题[1],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4]。资料统计,鸡毒支原体感染会导致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 %左右,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的体重减少38%[5]。
实验室诊断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方法有血清平板凝集试验、HI、ELISA、PCR和病原分离培养等[6],临床中以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和ELISA 方法较为常用。ELISA 检测方法的快速、灵敏,是临床诊断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本试验利用ELISA 方法对来自福建3个地区(福州、福清、晋江)4个规模场952 份鸡血清(4个规模鸡场未免鸡毒支原体鸡场)进行鸡毒支原体感染抗体检测,测得血清中鸡毒支原体感染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7.22%,最高为60.16%,最低为39.13%,鸡群处于较严重的感染状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鸡败血支原体(MG)感染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JG781)。
1.1.2 待检血清 2012年7月至12月,分别采自福建3个地区4个规模未免鸡毒支原体场的不同品种、年龄的鸡群,共采集能用血清952 份。
1.2 方法 设阳性、阴性对照,将待检血清用样品稀释液作500倍稀释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验,测定样本在650 nm 波长下的吸光值。计算样品S/P,若S/P≤0.5,判为阴性,即未感染MG,S/P>0.5,判为阳性,即感染MG。
2 结果与分析
2.1 4个规模鸡场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情况从表1 中可得出,所调查的4个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9.13%~60.16%,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7.22%,且调查发现饲养管理水平高,应激小的鸡场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表明所调查的4个规模鸡场均不同程度感染MG,但感染强度受饲养管理水平、鸡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表1 4个规模鸡场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情况表
2.2 不同品种鸡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情况从表2 中可以看出,海兰褐、罗曼、艾维茵、京白904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7.36%~62.15%,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5.56%。表明不同品种的鸡群均可发生鸡毒支原体感染,但本试验调查所得不同品种血清抗体阳性率不同结果,无法证明鸡毒支原体的感染与品种的相关性。
表2 不同品种鸡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情况
2.3 不同年龄鸡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情况从表3 发现6 周龄以内的鸡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高达57.69%,说明6 周龄以内鸡发生鸡毒支原体的感染性最高;7~8 周龄鸡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0.96%,9~18 周龄,鸡群阳性率为32.52%,19 周龄及19 周龄以上鸡群阳性率为27.52%,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鸡群感染鸡毒支原体的机率不断减小。
表3 不同年龄鸡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1)机体一旦感染鸡毒支原体后,难以清除病原,将终生处于持续性感染,并且随时向外界排毒,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好、机体健康情况下即使体内存在鸡毒支原体,也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当生长环境恶劣、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如寒冷刺激、疫苗免疫时,病原菌在气囊、气管黏膜内迅速繁殖,表现出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本试验调查的福建省3个地区4个规模化鸡场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结果表明,不分品种、年龄大小均可发生感染,但感染的程度主要与饲养管理水平、应激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鸡毒支原体在鸡群长期存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机体体质,减少鸡群应激水平是防止该病暴发的重要手段。
2)通过调查发现,规模化鸡场MG 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9.13%~60.16%,说明该病在鸡群中感染较严重,该病呈现慢性经过,病原体通过黏附蛋白吸附于气管黏膜相应受体,并在黏膜上繁殖,产生炎症,管腔内蓄积大量炎症产物,呼吸道的屏障作用受损,容易诱发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感染的鸡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率低,胴体品质下降,死淘率增加。
3)疫苗防控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是减少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措施。目前主要有鸡毒支原体培养物浓缩灭活油乳剂苗,免疫接种可使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免疫期可达半年以上,但是产生抗体需要较长时间、接种的剂量较大、接种次数较多,不能通过点眼滴鼻的方式刺激黏膜免疫;另一种是弱毒苗,少量接种就可以快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可以通过点眼滴鼻刺激黏膜免疫,但是受母源抗体水平的干扰,同时存在散毒的风险。据报道由中国兽药监察所研制的鸡毒支原体弱毒F-36 活苗免疫鸡群,不影响鸡体增重,不引起气囊损伤,免疫保护率可达80.00%,免疫期达9个月,且可进行滴眼、喷雾、饮水免疫[5]。但鸡毒支原体的免疫主要是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免疫力与抗体水平的相关性不大,因此,任何一种疫苗都无法提供完全的保护作用,故在临床中为了更好地控制鸡毒支原体带来的危害,不同养殖场可进行不同的免疫计划,将灭活苗与弱毒苗结合起来使用并且配合药物防治或许是防控疫病暴发的重要举措,但是疫苗的具体使用方法,灭活苗先用还是弱毒苗先用、什么时候使用疫苗免疫接种、用药的时间等都需要试验验证,不可盲目参考。
幼龄鸡感染MG 后危害较严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淘汰率增加,在引种时务必严格把关,严禁从疫区引种,从源头上杜绝疫病的进入。
[1]卡尔尼克B W.禽病学[M].10 版.高福,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240-250.
[2]Saif Y M.禽病学[M].11 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31-146.
[3]甘孟侯.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57-163.
[4]冼琼珍,卢玉葵,廖秋华,等.某集约化鸡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2):70-73.
[5]冯元璋.鸡毒支原体感染和危害[J].中国家禽,2008,30(12):45-47.
[6]Brown M B,Bradbury J,Davis J K.Molecular and diagnostic procedures in mycoplasmology[M]..Academic Press Inc.,1996: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