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泰煤矿主井和工业广场优化设计

2013-08-08吴成兵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井口井筒标高

吴成兵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分公司,重庆 400060

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煤矿企业当前和今后永恒的主题[1,2]。我市大多数煤炭企业均属小煤矿,地质构造较复杂,煤层赋存条件较差,也因此包含了一定的技术含量,所需采取的技术与安全对策相对应更加细致、周密。

针对小煤矿各种开采难点,合理选择开拓方式尤为重要,相比较而言,平硐开拓具有建井快,初期投入少等特点,为众多小型煤炭企业所接受。其中,平硐开拓的主井选址和工业广场的布置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云泰煤矿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形下,突破传统方式合理选择了主井井口位置,并分散布置生产区、煤仓和生活区,解决了原主井掘进和通风问题。

1 地质特征

(1)地质构造

云泰煤矿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农坝镇,矿区位于岩水背斜中段南翼,构造形态简单,为单斜构造。

区内石灰岩广布,地层南倾,产状较平缓,微有波状起伏,受溶蚀破坏作用影响,分离切割岩层,沟谷纵横,呈现深沟及陡峭的单面山形地貌,矿区外围南东侧洼地局部可见小型落水洞,如图1。

同时,矿区范围地形标高一般在1500米左右,最高点为桥顶包,标高+1819.00米,最低点在羊圈沟,标高+1030.40米(该处为陡崖状),相对高差788.60米,地形坡角一般10°~35°。

(2)含煤地层

矿区含矿(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平均厚426.24米,为东吴运动后期浅海相碳酸盐台地上的滨海~浅海碳酸盐型含煤建造沉积体系。与下伏地层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长兴组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分层标志不甚明显。

(3)地震

根据国家震发办(1992)160号文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中国地震烈度划分图(1990)使用规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5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2 开拓方式的选择

(1)井筒形式比较

平硐开拓与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具有以下优势[3]:①井下出煤不需提升转载直接由平硐外运,其运输环节和运输设备少、系统简单、费用低;②平硐的地面工业建筑较简单,不需要结构复杂的井架和绞车房和硐口车场;③硐内不设水仓、水泵房和排水设备,大大节省平硐水平以上煤炭开采时的排水费用,有利于水灾防治;④平硐施工技术要求不高,掘进速度快,周期短,可加快矿井建设;⑤硐口位置选择灵活,可不留和少留地面工业广场、平硐的保护煤柱,煤炭资源损失少。

(2)井筒形式选择原则

矿井主要井筒形式选择依据的一般性原则[3]是先选择平硐,后选择斜井,最后考虑立井。在确定矿井开拓方式时,应该针对井田地质地形条件、煤层赋存条件、井型大小,外部材料和设备供应等条件,先提出几个可行的主要井筒布置方案,经过技术经济论证,最后确定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3)云泰煤矿开采技术条件

地形地貌前文已叙述。本矿井开采标高+1350m~+1250m,煤层赋存较高的丘陵地区。

综上所述,矿井开拓方式选择平硐开拓。

3 主井的选择

图1 区域构造纲要图

平硐开拓中主井选址原则:(1)与某一开采水平标高平齐;(2)地形较平缓,有足够的空间布置工业广场;(3)有足够的水源。

根据传统选择原则,结合矿区情况,单从地形等特点,井筒主井选择在与开采最低标高+1250m平齐,地势平坦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传统选择井口位置示意图

图3 考察后选择井口位置示意图

从整个地形图看,并结合现场考察,知该位置为主井井口布置的最佳位置,且运输、工业广场设施布置都很简单。但该井口距煤层约2050m,即主平硐需掘长2050m,那么对小煤矿(生产能力60kt/a)而言,后期1000m巷道的掘进、通风困难,掘进效率极低,所耗工期长,乃至需投入大量资金才能掘出主平硐,与初期建设应尽量减少投入,经济见效快相悖,在经济上不合理。

针对以上问题,现场调研,主井井口选择在+1250m标高冲沟附近,如图3所示。该处拟建井口距煤层1200m,相比前面所述井口位置近800多m,对现有技术掘进1200m的巷道难度小很多,大大节省了建井工期和初期投入。

4 工业广场的布置

如图3所示,该方案虽然缩短了工期,提升了后期掘进速度,解决了通风困难的问题。但是,拟建井口附近地势较陡,不适合建设工业广场。

针对这一问题,见图4,采取生产区、生活区和煤仓分散布置,对2个小山包进行爆破沉降开辟出工业广场所需的场地。其中生产区距井口约30m,生活区距井口120m左右,煤仓位于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这种布置方式,在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下,合理运用了地形,解决了主井井口附近无足够面积布置工业广场设施问题。

图4 工业广场示意图

5 结语

针对小型煤矿,掘进技术相对落后,主井井口应尽量选择离井田范围开采煤层较近的位置,对不能集中建设工业广场所需设施,可以考虑在符合相关规程下依地形分散布置生产区、煤仓和生活区,从而安全可靠合理地解决技术、经济问题。

[1]曹树刚,张立强,刘延保等.小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及预防保障体系分析[J].煤炭学报,2008,33(6):629-634

[2]白燕杰.极近距离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优化及开采顺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3]曹树刚,勾攀峰等.采煤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井口井筒标高
再谈满井放矿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车间工艺钢构中标高调节方式的选择
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钻井液侵入煤岩实验研究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水探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风险评估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锦州25-1井隔水导管承载力及井口稳定性分析
一体化井口地面安全控制系统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地面工程中的应用
井口之蛙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