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圈流磨矿渣微粉质量的技术措施

2013-08-07解少红贾保栓张日华

河南建材 2013年1期
关键词:微粉磨机矿渣

解少红 贾保栓 张日华

1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450002) 2济源国泰微粉科技有限公司(459000)3洛阳理工学院(471023)

0 引言

济源国泰微粉科技有限公司是济源钢铁公司的下属企业,是我省目前从事矿渣微粉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现有3条φ3.2 m×13 m圈流生产线,其中一条配有辊压机预粉磨系统,年产S95、S75矿渣微粉70余万吨,产品主要销往郑州、洛阳等城市的混凝土搅拌站和水泥厂,为提高当地混凝土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其中2号线与1号线比较,产量低1.0 t/h 左右,产品细度(45 μm)相差不大,但比表面积却偏低。

1 现状

2号线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主要设备性能见表1,磨机内部结构及相关参数见表2,磨内筛余曲线见图2。主要工艺参数∶矿渣入磨粒度≤5 mm,水分≤1.5%,物料磨内停留时间25 min,出磨混合料45 μm 筛余 12.0%±1.5%,比表面积(225±15) kg/m2,成品 45 μm 筛余 0.8%~1.5%,比表面积 370~390 kg/m2,回粉(粗粉)料 45 μm 筛余 17.0%±1.5%,比表面积(188±15) kg/m2,产量(26±0.5) t/h。主要表现的问题∶生产线上,系统的循环负荷偏大且不稳定,一般达到150%以上,经常出现堵塞回粉输送设备的现象;在产品上与1号磨比较∶45 μm筛余相差不大,有时甚至更小,但比表面积总是低30~50 kg/m2,而且难以达到400 kg/m2以上,通过检测机构颗粒级配分析显示,产品中3~10 μm的颗粒比例偏低,严重制约了矿渣微粉的等级。

2 存在问题分析

表1 矿渣微粉粉磨系统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2 φ3.2 m×13 m磨机内部有关技术参数

矿渣与水泥相比,入磨粒度小,易磨性差(约为熟料的0.7左右),而产品的比表面积一般比水泥高50 kg/m2以上,因此在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以及工艺参数的确定等方面与粉磨水泥有所区别。从矿渣微粉的活性分析,要求矿渣微粉5 μm以下的颗粒含量较高,这就要求在粉磨过程中微粉量要达到一定比例。同时从生产角度分析,采用圈流生产,对系统的选粉设备要求较高。

通过图1及表1、2可以看出,该系统粉磨矿渣微粉是合理与先进的,主要设备选型(特别是选粉机)及磨机内部结构(衬板、隔仓板等)都比较合理,适合矿渣微粉粉磨。但其他技术参数就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磨机本身的各仓长度、研磨体级配以及填充率等;系统则表现为出磨比表面积、循环负荷等方面。从图2可以看出,从进料口到出料口,45 μm的筛余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但比表面积的变化却不大,特别是第三仓。由此不难分析,该系统比表面积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磨内(三仓)研磨能力不够,出磨物料中粒径5 μm以下的颗粒含量不高,大多数粒径可能集中在20~30 μm之间。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该系统本身分析,主要表现在∶1)磨内钢球级配不合理,虽然平均球径不大,但大直径的球偏多,产生进入二仓物料粒径偏大现象。2)三个仓的长度分配不合理,影响破碎与研磨能力的平衡,特别是三仓磨的过渡仓。3)作为圈流磨,粉磨比表面积较高的料,出磨比表面积应控制合理范围,循环负荷如果偏大,磨内物料流速高,产生比表面积偏低现象。

表3 φ3.2 m×13 m磨机内部(改造后)有关技术参数

3 技术措施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为机械与工艺两个方面,其中机械方面有磨机的内部结构,系统设备的选型与配置;工艺方面有研磨体级配、磨内球料比、出磨物料的细度(比表面积)的控制、系统的循环负荷等。

要解决矿渣微粉筛余(45 μm)不大,但比表面积偏小的问题,必须解决磨机的研磨能力和相应的循环负荷,也就是要保证出磨的混合料保持一定的比表面积和相应的粒径5 μm以下的颗粒含量。为此要解决磨机内部结构(仓长、研磨体级配),提高研磨能力,保证出磨混合料的比表面积,使循环负荷降到100%以下。采取主要技术措施∶

1)调整磨机各仓长度。针对粉磨矿渣微粉,现在磨机各仓长度不是很合理,主要表现在二、三仓长度比例上,现在的二仓长度偏大。在圈流系统中,二仓为过渡仓,相应的研磨体较大,对粉磨微粉,特别是对增加粒径5 μm左右的颗粒不利。因此需要调整二、三仓长度,将现二仓长度缩短,具体长度为1.5块衬板,即850 mm,长度由现在的3.25 m缩短到2.4 m,三仓长度由5.75 m增加到6.6 m。

2)调整一、二仓研磨体级配。由于矿渣的入磨粒度较小(85%小于3 mm),且粉磨矿渣微粉时要求系统的循环负荷较小(一般要求小于100%),如果一仓的球径(特别是最大球)太大时,会产生一仓物料流速快,影响微粉的产生量,对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不利;同时在平均球径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配比对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影响也不同。针对2号线,采用平均球径控制在35~40 mm之间,去掉60 mm大球,提高50 mm、40 mm钢球量。并通过小磨模拟试验,确定大磨的钢球级配。

改造后φ3.2 m×13 m圈流生产线磨内具体数据见表3。

3)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在圈流粉磨矿渣微粉中,控制出磨物料的细度(比表面积)对系统生产和成品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当出磨比表面积偏低,而要求产品比表面积高时,会产生成品比表面积达不到要求,同时系统的循环负荷加大,随着生产进行会产生恶性循环,回料量急剧增加,磨机饱磨等现象,影响磨机的正常生产。结合系统配置的选粉机,参考1号线及国内同类厂情况,确定出磨及回料比表面积分别为260~270 kg/m2、小于200 kg/m2,微粉比表面积大于400 kg/m2。

4 改造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对系统进行改造,正常运行后基本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近3个月生产,产量与原来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26 t/h,回料未出现堵塞现象。其它(出磨、回粉等)技术参数见表4,表4是3个月中不同时间连续检测的数据。

表4 φ3.2 m×13 m磨机圈流系统改造后出磨、回粉等技术参数

改造后,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虽然产品的比表面积提高了,但产量没有提高,甚至有时比原来略低;选粉系统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系统的风料配合不好,选粉效果没有达到设计值。作者认为,粉磨矿渣微粉时,计算选粉效率和循环负荷时采用原有的计算公式存在问题,因为公式中三个值(出磨、回粉、成品)分别采用80 μm筛通过量,而在粉磨矿渣微粉时,这三个值可能会相同(出磨、成品为100),计算的结果可能会一样。而实际生产中采用45 μm筛或比表面积控制,这样就产生不同结果,因此只能通过回料量的情况加以判断。

5 结论

该厂采用球磨机圈流工艺粉磨矿渣微粉是合理的。要提高产品的比表面积,必须保证粉磨过程中产生的微粉量,也就是要保证出磨的比表面积。为此,磨机的仓长、钢球级配等必须合理,同时保证合适的工艺参数。

猜你喜欢

微粉磨机矿渣
立磨机刮板结构的改进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S75级矿渣微粉工程应用的试验研究
磨机端盖铸造缺陷研究与工艺研发
水泥厂风扫煤磨机的永磁直驱改造
超细矿渣粉在预制箱梁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钢渣和高炉渣微粉技术研究
矿渣粉、改性矿渣粉对发泡EVA充填改性效果的研究
SAC-粉煤灰-再生微粉发泡体系的性能
高炉渣制矿渣棉工艺及其产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