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实施评价研究

2013-08-07马爱进赵海珍贾春凤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23期
关键词:宣贯层数过度

马爱进,赵海珍,贾春凤

(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088;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3.河北保定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在各种食品、化妆品琳琅满目的年代,包装的作用日渐突出。包装不仅具有保护商品、便于储运、利于计算等基本功能,而且还可以美化商品、引导消费、提高商品附加值[1-2]。但一些食品生产厂家违背经济实惠、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的包装规则,为追求促销和高额利润而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既浪费了国家资源,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另外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低碳”成为热门,也让“过度包装”再次成为关注的对象。为进一步发挥标准在支撑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监管中的作用,推动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规范化,实现资源节约目标,本研究从食品或化妆品包装情况、标准宣贯情况、标准实施情况、标准条款内容合理性和标准制修订建议等方面,对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等相关方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调查研究,洞悉标准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对标准实施和标准完善的建议,为该标准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进而有效地促进标准在市场和产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研究针对标准实施相关方开展,调查对象包括食品、化妆品行业的科研、教学、监督管理和生产人员以及广大消费者。行业部门主要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括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1 个。消费者来自全国,并重点选择了北京社区、商场和地铁口附近的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19~30 岁消费者311 人,31~50 岁消费者104 人,51~60 岁消费者39 人,61 岁以上消费者29 人。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面向全社会范围,并且为了尽可能广泛全面地收集标准实施后相关方的意见,采用全面和重点相结合的原则,了解糕点、茶叶、酒类等行业的相关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调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问卷题目设置主要考虑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现状、标准在限制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中起到的作用、标准的宣贯效果、标准内容的合理性和标准的完善等五个方面。同时针对不同人群了解和关注点的不同,调查问卷分为三套,分别面向不同的调查人群——消费者、食品化妆品加工企业人员、食品化妆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人员。适用于食品、化妆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人员的调查问卷有37 个问题,适用于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人员的调查问卷有36 个问题,适用于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共有14 个问题,问卷内容包括标准实施情况,过度包装状况、标准技术内容合理性以及限制过度包装建议等方面。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可以表明所调查对象对于标准实施以来的评价,也就是使用后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受到食品和化妆品生产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获得有效问卷752 份。其中,消费者调查问卷483 份,包括现场问卷360 份和网络问卷123份;食品、化妆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人员网络问卷198 份;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人员网络问卷71 份。

2.1 过度包装状况分析

2.1.1 食品和化妆品领域依然存在过度包装现象从调查的过度包装状况来看,认为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现象很普遍的人员为45.8%,认为还存在少数过度包装现象的占45.4%。这表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仍然存在过度包装现象,并且有接近一半的人员认为过度包装现象很普遍。

从调查的质量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和消费者来看,43.5%消费者购买过豪华(过度)包装的食品或化妆品,55.1%的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过过度包装现象。结果表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

2.1.2 保健食品、饮料酒、化妆品、糕点过度包装现象较普遍 关于存在过度包装现象的产品调查中,调查者对存在过度包装现象的产品按照严重程度进行了选择和排序。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的人数分别取权重为1、0.9、0.8、0.7、0.6 和0.5,其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存在过度包装现象的产品中,保健食品排在第一位,化妆品排在第二位,饮料酒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糕点。

2.1.3 对过度包装变化认识存在差异 通过标准实施两年以来,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问题与前几年相比有何变化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过度包装没有变化的比例为45.5%,认为明显改善的人员占39%,认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由于消费者样本多于质量监督或检测人员样本、消费者与监督或检测人员认识有差异或对《标准》实施前后的关注度不同等因素引起的。

2.1.4 包装成本问题是过度包装的首要体现 对于食品和化妆品存在的过度包装体现方面,监督和检测人员中39.2%人员选择了包装成本,34.9%认为是包装空隙率。在消费者当中,35.6% 选择了包装成本,25.7%认为是包装过于豪华,21.3%选择了包装体积,16.6%选择了包装层数。结果显示,消费者和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均认为过度包装问题主要体现在包装成本上面。

表1 过度包装产品的严重程度排序Table1 Excessive packaging commodity

2.1.5 加重消费者经济负担和浪费资源是过度包装的主要危害 关于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加重了消费者经济负担、资源浪费和误导消费者排在前三位。30.8%的消费者认为过度包装危害加重了消费者经济负担,29.1%的消费者认为是资源浪费,18.9%选择误导消费者。结果表明,对于消费者而言,过度包装的危害主要加重消费者经济负担、浪费资源和误导消费者。

2.1.6 企业牟利和市场竞争是过度包装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于过度包装原因的调查结果中,34.1%的消费者和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认为企业牟利,29.9%选择市场竞争,18.8%认为是法规不完善。调查结果说明,过度包装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牟利等内部因素导致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等外部因素则加剧了食品和化妆品的过度包装。

2.1.7 安全实用和简约大方是包装的主要需求 关于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调查,消费者当中选择简约大方的有233 人,选择安全实用的有310 人,13 人选择豪华气派,7 人选择其他;生产企业人员当中选择简约大方的有34 人,选择安全实用的有56 人,3 人选择豪华气派,5 人选择其他。说明消费者和生产者希望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是安全实用和简约大方的,从生产角度和消费角度都不需要过度包装的食品和化妆品。

2.2 标准实施情况分析

2.2.1 标准熟知度低,实施主体间差异大 关于是否知道我国已制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标准情况调查中,有80.3%的监督或检测人员知道该标准,4%不知道,15.7%不清楚;97.2% 生产企业人员知道,2.8% 不知道;35% 消费者知道,65%不知道。标准熟知调查表明,多数调查者对标准熟知情况不好,仅标准使用多的单位或个人对标准的内容或条款具有较好的熟知情况。另外,不同人群对标准熟知情况也不同,生产企业人员、监督管理和检测人员、消费者等标准熟知程度较差,且依次降低。

表2 包装孔隙率和包装层数调查结果Table 2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packaging porosity and layer

2.2.2 大众传媒是标准获悉的主要途径 从标准获悉途径来看,消费者、生产企业人员和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调查结果为,消费者的获悉渠道是电视(40%)、网络(38.6%)、报刊杂志(12.4%)、广播(4.5%)和其他渠道(4.5%)。生产企业人员获悉途径是信息网络(52.4%)、标准宣贯(36.6%)和其他渠道(11%)。质量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获悉途径是信息网络(55.7%)、标准宣贯(30.4%)、其他渠道(7.4%)和渠道不清楚(6.5%)。结果表明,网络是消费者、生产企业人员和质量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获悉标准的主要途径,另外标准宣贯也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量监督管理或检测人员获悉标准有效途径,但需要加强。

2.2.3 标准技术性宣贯有待加强 关于标准的宣贯调查中,结果显示,有22.3%的质量监督和检测人员向企业宣贯过标准,33.8%必要时告知企业,12.6%没有宣贯过,31.3%不清楚。54.9%的企业生产人员参加过标准宣贯,40.9%没有参加过,4.2%不清楚。结果表明,监督或检测人员对标准宣贯力度较小,有待加强。

2.2.4 标准对限制过度包装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于标准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来,生产企业人员中78.9%按《标准》规定检测过产品,8.5%没有检测过,12.6%的人员不清楚。可见,标准起到了规范多数企业的产品包装,并指导生产的作用。

针对更换包装问题,近两年来,57.8%的生产人员按《标准》更换过包装,38%没有更换过,4.2%不清楚。结果说明,标准的实施,为企业的产品包装提供了技术依据,并且限制了部分产品的过度包装。

关于企业采取何种措施防止过度包装,调查结果为:26.1% 的生产者认为需要简化包装结构,20.2%认为减少包装体积,17.2%为减少包装层数,16.4%为降低包装成本,13.4%改变包装材料,6.7%选择其它。结果表明,企业为了防止产品过度包装,企业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尽相同。

据调查,《标准》实施两年来,77.5%的生产人员认为《标准》提高了资源节约意识,12.7%认为没有变化,9.8%认为不清楚。结果显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节约。

2.3 标准合理性分析

2.3.1 标准整体在合理性或准确性或可操作性等方面有待提高 关于标准整体性评价,从269 份质量监督或检测和生产企业人员调查问卷来看,标准整体在合理性或准确性或可操作性方面较好,但除初始包装和过度包装定义条款外,其他通用性条款的合理性或准确性或可操作性平均低于80%,说明其标准整体在合理性或准确性或可操作性等方面有待提高。

2.3.2 标准条款基本合理,部分条款有待完善 调查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其他食品和化妆品包装空隙率和层数的合理性时,只统计负责监管或检测、生产该类产品的调查问卷。

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其他食品的包装孔隙率和包装层数调查结果如表2 所示。结果表明,饮料酒包装空隙率的限量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饮料酒包装层数的限量基本合理,但应针对过松的反应,开展调研。糕点包装空隙率限量要求存在问题较严重,应进行调整;糕点包装层数限量基本合理。粮食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限量基本合理。保健食品的包装空隙率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保健食品包装层数限量基本合理。化妆品包装空隙率限量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化妆品包装层数限量基本合理,但也需要针对过松问题进一步开展调研。其他食品包装空隙率限量、食品包装层数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过松问题。此外,可能对受调查者对其它产品未接触影响,造成“不清楚”选项过高,这也反映了加大其他产品监督检查力度的重要性。

关于包装成本,调查结果显示,63.5%的调查人员认为包装成本限量要求是合理的,21%的人认为过松。此调查结果表明,包装成本限量要求的合理性有待完善,应当提高其限量要求。另外,52.4%的调查人员认为包装空隙率的计算方法操作简单,65.4%的人员认为包装层数的计算方法明确,57.3%的人员认为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比率的计算方法操作简单。但关于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比率的计算方法调查中选择“不清楚”选项比例较高,充分说明了开展标准宣贯的重要性。

2.3.3 标准可操作性方面和包装成本指标需要完善 关于现行《标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的调查结果如图1 所示。由图示可看出,标准需在相关内容操作性方面进一步完善。

图1 标准存在问题的认识Fig.1 Recognition of standard shortcoming

在关于标准是否应该修订调查中,51.7%认为应该修订,17.5%认为不修订,30.8%为不清楚,说明对于监督管理和生产人员来讲标准需要修订。

关于《标准》中是否应该增加指标调查中,27.2%选择单位产品包装质量,32%认为包装材料选择,23.1%选择包装功能。结果显示,包装材料和单位产品包装质量可以考虑为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的指标。

关于《标准》中应该调整哪些指标,31.8%选择了包装成本,19.7%选择包装层数,22.9%认为包装空隙率。结果表明,标准进行修订,应在包装成本和包装空隙率方面重点考虑。

关于哪些方面可以达到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的调查中,13.2%消费者认为包装重量,14.6%为包装层数,15%为包装体积,21.7%为包装材料选择,34.2%为包装成本。结果说明,包装成本和包装材料可以达到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目的,这也正反映了过度包装的体现。

3 建议

3.1 适时开展标准修订

《标准》对限制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调查中显示《标准》在指标设定、类别分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包括,开展限定指标研究,如调整包装成本指标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包装成本评价方法,可以利用控制内装产品的成本和包装成本的比例进行限定。在包装空隙率计算方法上,应考虑不规则包装产品的空隙率计算。产品限定方面,将食品及化妆品按类别进一步细化,根据细化后的包装功能重新设定限量指标等。因此,建议开展《标准》条款修订研究有关工作,适时对标准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改善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现象。

3.2 加强标准宣贯

根据调查,需要针对标准实施主体开展全方位的标准宣贯,形成全社会参与标准实施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标准信息查询系统、标准咨询电话、标准免费获取平台、网络或媒体宣传等方式使标准实施主体获取和了解标准。管理部门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起草等单位应加大标准宣贯力度,通过集中培训、逐级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国家、行业、地方等多层次的标准培训,推动监督管理检测部门或单位、生产企业贯彻执行标准。另外,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或检测和企业生产人员应积极地参加相关标准宣贯活动,使标准得到很好地实施。同时,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加大对食品和化妆品企业产品包装监督、检查的频次,确保其产品包装合理,禁止过度包装现象,促进资源节约型食品和化妆品产业发展。

3.3 加大宣传教育

应用各种途径,开展灵活多样的过度包装宣传和标准普及,让消费者认识到过度包装的危害,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自觉抵制过度包装的食品和化妆品[3-4]。畅通投诉渠道,可设定专门的过度包装网站或热线接受社会各界的投诉、曝光,并且能够及时公告处理结果,让社会达成共识。同时,提高消费者标准意识,鼓励其应用过度包装标准维护自己的权益。

[1]毕素梅.控制过度包装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消费导刊,2008,8:30-31.

[2]杨辉.食品过度包装及其有效治理[J].包装天地,2008,11:50-51.

[3]吴学安,王如松.遏制过度包装现象关键是转变消费观念[N].中国经济时报,2012-3-19(15).

[4]李曼妮.限制过度包装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宣贯层数过度
填筑层数对土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研究
上海发布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山东宣贯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MoS2薄膜电子性质随层数变化的理论研究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住在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