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组织在太仓的建立
2013-08-07王敏红太仓市档案局江苏太仓215400
王敏红(太仓市档案局,江苏太仓,215400)
1939年,上海是侵华日军军事、政治、经济的重要战略据点。日军为巩固上海这一重要据点,在周围建立了许多严密控制地带,作为保护上海的屏障。太仓地处上海的外围,南与上海嘉定接壤,北与常熟毗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在太仓加强守备,建立伪政权、伪警察队,还在地方上强化保甲制度,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加强其殖民统治,使其成为日伪的“模范县”。这使得太仓的抗日力量较为薄弱。
常熟是中共领导的东路军政委员会及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的根据地,是江抗主力的活动地区,而太仓则是江抗东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阵地。江抗在太仓开辟工作,既可使苏(州)常(熟)太(仓)、昆(山)嘉(定)青(浦)连成一片,进而挺进沪东,控制京沪线,又可分散敌人兵力,粉碎日军大“扫荡”的计划,保存有生力量。
1939年江抗东进经过太仓时播下了革命火种,与郭曦晨、浦太福等爱国进步人士和省保四团建立了联系。
1939年7月,江抗派中共党员朱慕陶到太仓的省保四团开展工作。10月上旬,中共江南特委又派唐汉良、马超融前往太仓加强对省保四团工作。朱慕陶、唐汉良、马超融3人建立的秘密党小组,是太仓地区最早的中共组织。1939年10月,中共江南特委派中共党员杨志明到太仓开展秘密工作。11月,又派中共党员吕品生、孙学明到岳王市及附近农村开展工作。
太仓第一个党小组组长朱慕陶
1940年4月谭震林到东路后,为加强党对太仓工作的领导,东路特委派出大批党员干部到太仓开辟工作,并决定建立中共太仓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由杨志明任书记。
县工委成立后,不仅在民运干部中培养和发展党员,还特别注重在太仓当地的抗日积极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上半年,县工委首先在工作基础较好的杨漕乡发展了第一批党员,有徐明德、徐念慈、徐祖兴、徐大宝、钱家兴等,建立了太仓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杨漕乡支部。接着,又先后在王秀桥、鹿河、时思、冯家桥、三家市等地,从抗日积极分子中吸收了一批贫苦农民、市镇店员、小学教师入党。
1940年7月,东路特委决定,县工委改建为太仓县委,刘景兴任县委书记,县委委员有杨志明、吕品生、李田文、万忠信、林斯(潘世清),杨志明任组织部长,吕品生任宣传部长,万忠信任军事部长,林斯任妇女部长,李田文任青年部长。从太仓县委成立到1941年7月下旬太仓党政军人员撤离期间,先后担任县委书记的有朱海叶(陈静)、周斌、杨子清、翁曦等,任县委委员的还有徐念初、严启明、汤钧、郭曦晨等。
期间,中共在太仓还建立了四区、三五区2个区委。四区区委书记先后为杨志明、徐念初、杜琍,委员先后有周伟民、顾家珏、钱家兴。三五区区委书记先后为施光华、吕品生、虞杰、张梅,委员先后有于鹤格、林斯、朱文斌、曹炎、端木瑞。1941年3月,根据当时斗争形势,上级决定把常熟的何市区划入太仓县,改名为何项区,同时建立中共何项区区委。区委书记先后为何伟群、施均、严启明,委员先后有石年荣、彭醒怀、端木瑞。
太仓党组织建立后,注重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县委对新党员举办党训班,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县委还抽调区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及地方骨干到常熟参加苏常太工委举办的党训班学习。同时做好地方干部的教育、培养与任用工作。1941年5月,县委为开辟市镇工作,成立了市镇工作队,以县政府部分工作人员为骨干,吸引进步知识青年参加,共20多人,徐念初任队长。市镇工作队成立后举办了培训班,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宣传部长等亲自上课、辅导。原定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因日军开始“清乡”,于6月提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