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铝冶炼的工业固废——赤泥的组成分析及其特性表征

2013-08-07陈瑞文ChenRuiwen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4期
关键词:赤泥铝土矿氧化铝

陈瑞文 Chen Ruiwen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德化 362500

前 言

氧化铝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原料之一,赤泥是氧化铝冶炼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粉状废弃物,因其外观颜色与红色泥土相似而得名。目前,氧化铝冶炼方法有三种[1-3],即:拜耳法、烧结法和混联法,三种不同的生产方法分别适用于处理不同品位的铝矿石,处理后产生的赤泥其成分、性质和物相各异。拜尔法适用于处理高铝低硅铝矿石,主要是利用苛性碱溶液在高温下溶解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溶液与赤泥分离后,加入氢氧化铝晶种,进行分解,得到氢氧化铝,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得到氧化铝。烧结法适用于处理中低品位铝矿石[4-6]。烧结法将磨好的铝土矿、石灰或石灰石、纯碱、循环母液的混合物在烧成窑中焙烧而提取氧化铝。混联法为了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铝土矿中铝资源,将拜耳法和烧结法联合使用,采用拜耳法排出的赤泥作为原料,经烧结法处理再制取氧化铝,最后排出的赤泥为混联法赤泥[7-9]。

大量的赤泥排放后不加利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和农田,耗费较多的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而且存在于赤泥中的剩余碱液向地下渗透,易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晒干的赤泥形成的粉尘到处飞扬,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0-11]。因此,为使赤泥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对其组成和特性的详细表征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针对拜耳法和混联法,这2种不同工艺产生的赤泥,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其组成和特性,可为有针对性的回收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1、实验内容

1.1 赤泥来源:中国长城铝业河南分公司,拜耳法(A),混联法(B)。

1.2 表征手段:用X-射线荧光光谱(PW2424)分析赤泥的成分;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RigakuD/max-3c, Cu靶(Kα),管电压35kV,管电流20 mA,Ni滤波(λ=1.5418Å),扫描角度10~90°,扫描速率为5°/min)测试赤泥的晶相组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icolet-360)分析赤泥的官能团;用热分析仪(德国NETZSCH公司,STA409PG)表征赤泥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用比表面积分析仪(SSA-4200)测试样品的比表面积;用场发射扫描电镜(JSM-7500F)观察赤泥的表面形貌。

2、结果与讨论

2.1 XRF分析

赤泥A与赤泥B的XRF表征结果见表1和表2。分析发现,两种生产方法得到的赤泥均主要含有Al2O3、CaO、Fe2O3、SiO2、Na2O、TiO2等。拜耳法产生的赤泥A中Al含量较高,以金属氧化物计达到22.25%,而混联法产生的赤泥B中Al含量则较低,只有9.53%,但CaO含量高达42.13%,远远高于赤泥A中CaO的含量。这主要是因为拜耳法生产所用的矿石主要为高铝低硅矿石,系利用苛性碱溶液在高温下溶解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并从中分离产生赤泥;而混联法是将拜耳法和烧结法联合,主要处理低品位铝矿石,将磨好的铝土矿、石灰或石灰石、纯碱、循环母液的混合物在烧成窑中焙烧而提取氧化铝,因此导致混联法赤泥中钙含量特别高。

2.2 SEM分析

赤泥A与赤泥B的微观形貌分别如图1与图2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赤泥A表面的糙化程度高,孔隙不规则,多为规则和不规则的四边形多层片状堆积构。从图2可以看出赤泥B中存在大量规则簇状结构,放大至20000倍发现簇状结构之间由许多不规则的细小微粒组成,没有确定的形状。两种赤泥的表面特征可以说明:不规则的大量空隙结构使得赤泥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图1 赤泥A SEM图Fig.1 SEM image of red mud A

图2 赤泥B SEM图Fig.2 SEM image of red mud B

2.3 赤泥的XRD分析

图3和图4分别为赤泥A和赤泥B的XRD图。由图可知,赤泥的组成非常复杂,对比标准谱图卡发现赤泥A中可能的矿物组成为Ca3AlFe(SiO4)(OH)8、Ca3Al2(SiO4)(OH)8、Ca3Fe0.87Al0.13、CaAl2(CO3)2(OH)4·3H2O。赤泥B中则含有碳酸镁、氯化铵、(Fe, Mg, Ca)SiO3、Ca2SiO4、Ca4Fe2Ti2O11、Ca3Al2O6等。这样复杂的矿物组成使得赤泥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纯很困难,最好能够整体加以处理和利用。

图3 赤泥A的XRD图谱Fig.3 XRD patterns of red mud A

图4 赤泥B的XRD图谱Fig.4 XRD patterns of red mud B

2.4 赤泥的FTIR分析

傅里叶红外分析可以分析赤泥所包含的官能团。图5和图6分别为赤泥A和赤泥B的红外光谱图谱。赤泥的红外光谱谱图主要包括Si-O、OH及其他无机物振动,赤泥的结构和成分特征分别在高频区和中低频区有所反应。在高频区,图5中赤泥A在3660.74cm-1出现尖锐峰形,图6中赤泥B在3402.2cm-1出现特征吸收峰,表明两种赤泥均具有表面-OH。中低频区为赤泥的晶格振动区。在1100-900cm-1区间内为Si-O键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赤泥A在1001cm-1出现Si-O-Si骨架振动峰,赤泥B在979.7cm-1出现Si-O键特征吸收峰,峰形宽。800-400cm-1为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的内部振动。

图5 赤泥A的FTIR分析图谱Fig.5 FTIR patterns of red mud A

图6 赤泥B的FTIR分析图谱Fig.6 FTIR patterns of red mud B

2.5 赤泥的TG-DTA分析

图7和图8分别为赤泥A,B的TG-DTA图。由图7可知,赤泥A在225℃、300℃及665℃处共有三个吸热谷,225℃和300℃左右应该是赤泥A脱水导致,依次逐渐脱去表面水、水化水和结构骨架中的结合水,而665℃处可能是CaCO3受热分解导致失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赤泥A逐渐失重,但到700℃后失重速率大幅降低,到900℃左右只是微弱失重。赤泥B在110℃和650℃处出现吸热谷。110℃处应该是赤泥B表面水的脱除导致,650℃处则同样为CaCO3受热分解所致。赤泥B在650℃之后失重速率大幅降低,在800℃之后只是微弱失重。

图7 赤泥A的TG图Fig.7 TG patterns of red mud A

图8 赤泥B的TG图Fig.8 TG patterns of red mud B

2.6 赤泥的BET分析

对两种赤泥进行比表面积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赤泥A与赤泥B比表面积差别不大,孔径也非常接近,但赤泥B孔容远远大于赤泥A。这主要是因为赤泥B的产生过程中经过高温烧结过程,其中的部分有机质、表面水、水化水、结构骨架中的结合水等可能在此过程中被除去,从而导致赤泥B孔容大大增大。在对两种赤泥的粒度测定中发现,任取100g赤泥A,100%都能过30目筛,73.58%过200目筛;任取100g赤泥B,91.3%能过30目筛,而只有13.39%能过200目筛。这也说明赤泥A相对赤泥B颗粒更细小,从而导致两者比表面积相差不大。

3、结论

采用多种手段对两种赤泥的组成和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都很复杂,表面都存在OH官能团,扫描电镜下呈不规则排列。其中赤泥A主要含有CaO、Al2O3、SiO2、Fe2O3、Na2O、TiO2等成分。矿物成为Ca3AlFe(SiO4)(OH)8,Ca3Al2(SiO4)(OH)8,Ca3Fe0.87Al0.13,CaAl2(CO3)2(OH)4·3H2O,比表面积10.1054 m2/g;赤泥B主要含有CaO、SiO2、Fe2O3、Al2O3、Na2O、TiO2成分,矿物组成为Ca2SiO4,Ca4Fe2Ti2O11,Ca3Al2O6,比表面积9.7647m2/g。综合上述特性可知,赤泥中特定成分的分离是很困难的,回收利用应以整体处理应用为主。

表1 赤泥A的XRF表征结果(wt%)Table 1 XRF test results of red mud A

表2 赤泥B的XRF表征结果(wt%)Table 2 XRF test results of red mud B

表3 赤泥A、B的BET数据Table.3 BET data of red mud A and B

[1] 景英仁, 景英勤, 杨奇. 赤泥的基本性质及其工程特性[J]. 轻金属, 2001, (4):20-23.

[2] Kalkan E. Utilization of red mud as a stabilization materi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lay liner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06, 87: 220-229.

[3] 南相莉, 张廷安, 刘燕, 等. 我国赤泥综合利用分析[J], 过程工程学报. 2010, 10 (z1):264-270.

[4] 李军旗, 张志刚, 徐本军, 等. 赤泥综合回收利用工艺[J], 轻金属. 2009, (2):23-26.

[5] 徐进修, 罗修连. 赤泥的综合利用和有价金属的回收工艺综述[J], 广西冶金. 1994, (4) : 19-29.

[6] 刘万超, 杨家宽, 肖波. 拜耳法赤泥中铁的提取及残渣制备建材[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 (1): 187-192.

[7] McConchie D, Clark M, Davies-McConchie F. New strate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auxite refinery residues (red mud)[C].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alumina quality workshop. 2002,327-332.

[8] 胡慧萍, 张琨瑜, 张丽娟, 等. 中国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拜耳法赤泥的表面电性研究[J]. 中国稀土学报, 2008, 8: 192-196.

[9] Chvedov D, Ostap S, Le T. Surface Properties of Red Mud Particles from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J]. Colloids Surf. A, 2001, 2: 131-141.

[10] Kalkan E. Utilization of red mud as a stabilization materi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lay liner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06, 87: 220-229.

[11] 张彦娜. 赤泥用作高性能水泥性能调节组分的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5.

猜你喜欢

赤泥铝土矿氧化铝
氧化铝生产中降低絮凝剂消耗的措施
氧化铝焙烧炉采用SNCR技术脱硝改造实践
国内外铝土矿拜耳法氧化铝溶出对比分析
Cr(Ⅵ)还原菌Microbacterium sp.QH-2对铝氧化物吸附铬影响的研究
当前赤泥综合利用简况
拜耳法赤泥精分细选工艺流程简析
W2018011 EGA签署协议从越南购买氧化铝
W2018078 马来西亚延长铝土矿出口禁令至2018年底
河南省铝土矿的勘查现状及找矿前景
拜耳法赤泥“三维排渗筑坝”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