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配筋识图的方法步骤
2013-08-06乐琳
乐琳
【摘要】总结了梁配筋识图的方法步骤。探讨了钢筋的重要性,介绍了梁钢筋的几种种类,说明了梁标注中各种信息的含义,同时对梁某些特殊情况举例说明。
【关键词】梁钢筋;识图;方法;步骤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102-01
建筑行业的人都知道钢筋的重要性,至于钢筋哪里重要,有多重要?也许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大学并没有开设平法规范的相关课程,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习过平法,也不太懂结构的钢筋构造。毕业之后,相当多的人会去做施工或设计工作。到那时,不懂钢筋构造的人去施工,没有学过平法的人去设计,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建筑行业时而出问题,也与一些行业人员不够专业有关系!所以,不论是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了的建筑行业人员,都应该好好的、系统的学习钢筋构造。
我在大学时学了那么多门专业课,也没有哪门课程系统的讲过钢筋是如何识图的。直到我们做毕业设计时,因为要算钢筋的工程量,只能去自学钢筋算量这门课程。这真是一项大工程!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复杂繁琐程度不下于土建、装饰总工程量的计算!钢筋算量分为了柱、梁、板、墙和基础这几大块。普遍认为最复杂的就是梁钢筋了,不只是因为梁里面的钢筋种类多:上部筋、下部筋、腰筋和箍筋等,而且梁钢筋的直径规格在梁的每跨也是不一定的。这就涉及到梁的配筋识图了。如果连配筋图都不能看懂,我们还怎么施工,怎么计算钢筋工程量?所以我们要先学好结构配筋图的识读,这样后面的工作才好开展!下面就是我总结的关于学习梁配筋识图的方法步骤。
首先是梁的注写方式,分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施工图一般都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指在梁的平面结构图中,分别选不同编号的一个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的平面结构施工图。注写内容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梁的集中标注分为必注项和选注项两类。必注项包括梁编号、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筋及架立筋、侧面构造钢筋或侧面受扭钢筋。选注项包括下部通长筋、梁顶面标高高差。
一、梁编号标注
梁编号标注的一般格式:BHm(n) 或BHm(nA) 或BHm(nB)
m:梁序号; n:梁跨数; A:一端悬挑; B:两端悬挑
编号BH:框架梁KL、屋面框架梁WKL、框支梁KZL、非框架梁L、纯悬挑梁XL、井字梁JZL
如:KL 1(2A)表示框架梁1号,2跨,一端有悬挑
二、梁截面尺寸标注
梁截面尺寸标注的一般格式:b×h或b×hYc1×c2或b×h1/h2
b:梁宽;h:梁高;c1:腋长;c2:腋高;
h1:悬挑梁根部高;h2:悬挑梁端部高
注:一般施工图纸的平面尺寸数据采用毫米(mm)为单位。
三、梁箍筋的标注
梁箍筋的标注格式:φd—m(z) 或φd—m/n(z) 或φd—m (z1)/n(z2)
或 sφd—m(z) 或sφd—m(z1)/n(z2)
d:钢筋直径;m、n:箍筋间距;z、z1、z2:箍筋肢数;s:梁两端的箍筋根数
如:14φ10@100(4)/200(2) 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10,梁两端各有14根间距为100的四肢箍,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
四、梁上部通长筋的标注
梁上部通长筋的标注格式:sφd 或s1φd1+s2φd2
或s1φd1+(s2φd2) 或s1φd1;(s2φd2)
d、d1、d2:钢筋直径s、s1、s2:钢筋根数
根据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框架梁至少应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4mm的上部通长筋,并绑扎在箍筋角部。上部通长筋为抗震而设,与梁的跨度及竖向荷载无关。
如:222+220梁上部通长筋(两种规格,“+”前面的钢筋放在箍筋的角部)。
722 5/2 梁上部通长筋(两排钢筋,第一排5根,第二排2根)。
五、梁的架立筋标注
抗震框架梁的架立筋标注格式:s1φd1+(s2φd2)
——“+”号后面括号里面的是架立筋
非抗震框架梁或非框架梁的架立筋标注格式:s1φd1+(s2φd2) 或(s2φd2)
后面的格式表示这根梁上部纵筋集中标注全部采用架立筋。
如: 220+216梁上部钢筋:220为通长筋,416为架立筋。
六、梁下部通长筋标注
梁下部通长筋标注格式:s1φd1;s2φd2——后面的s2φd2是下部通长筋。
如:225;222梁上部通长筋225,梁下部通长筋222。
下部纵筋抵抗正弯矩,与梁的跨度及竖向荷载有直接关系。只有在各跨梁的下部纵筋有相同部分时,才在集中标注中标注下部通长筋 ,当各跨梁不相同时,就不存在下部通长筋了。
七、梁侧面构造钢筋标注
梁侧面构造钢筋标注格式:Gsφd (G表示“侧面构造钢筋”)
八、梁侧面受扭钢筋标注
梁侧面抗扭钢筋标注格式:Nsφd (N表示“侧面抗扭钢筋“)
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侧面纵向钢筋,在梁中的位置是相同的,统称为“腰筋”。都在梁的侧面进行“等距离”布置。
施工图中不会标注拉筋,施工人员应根据图集规定来布置拉筋的直径规格和间距: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是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有多排拉筋时,应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布置。拉筋间距与箍筋的加密区或非加密区没有关系,是一定不变的。 “拉筋的间距在箍筋加密区按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箍筋非加密区按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是错误的理解。
九、梁顶面标高高差标注
一般楼层中,梁顶与板顶相同标高。当梁顶与板顶不在同一平面时,就要在梁标注中注写梁顶面标高高差:在括号内注写梁顶面与板顶面的标高高差。
当梁顶比板顶低时,注写“负标高高差”
当梁顶比板顶高时,注写“正标高高差”
注:施工图纸中的标高一律采用米(m)为单位。
参考文献:
[1]陈达飞,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8),441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