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识图方法
2013-08-06乐琳
乐琳
【摘要】分步说明梁上部纵筋原位标注识图的方法。介绍了梁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种类,说明了梁上部纵筋原位标注中各种信息的含义,同时对梁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某些特殊情况进行说明。
【关键词】梁上部纵筋;原位标注;支座;跨中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95-01
梁的注写方式,分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施工图一般都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注写内容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原位标注是对集中标注在梁的具体某跨配筋进行修改的数值,在实际施工当中,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梁的原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标注位置在梁上部的左支座、右支座或跨中)和梁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标注位置在梁下部的跨中部分)。
一、梁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就是对梁的上部纵筋进行标注,分别设置有:左支座标注、右支座标注。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格式有sφd或sφdm/n或s1φd1+s2φd2
d、d1、d2:钢筋直径s、s1、s2:钢筋根数m、n:上下排纵筋根数
如:225+220梁只有一排纵筋,但有两种规格,225放在箍筋的角部,220放在中间。
6224/2梁上排纵筋为422,下排纵筋为222。
为讲述方便,通常把上排上部纵筋(即紧贴箍筋水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第一排上部纵筋”,把下排上部纵筋(即远离箍筋水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第二排上部纵筋”。当梁的上部纵筋或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多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但该表示方式只适用于同一规格直径的钢筋“分排”,对于两种以上规格的钢筋分排,则要在斜线“/”的前后标清楚具体钢筋的规格和根数。如225+220/225:梁上排纵筋为225+220,下排纵筋为225。
在实际工程中,还可能出现“第三排上部纵筋”。如9224/3/2:梁第一排上部纵筋为422,第二排上部纵筋为322,第三排上部纵筋为222。
(一)支座原位标注值包含“上部通长筋”的配筋值。
如某框架梁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是222,而梁某跨左支座的原位标注是6224/2,则左支座第一排上部纵筋422中的222就是梁集中标注中的上部通长筋,这两根上部通长筋位于梁箍筋的角部。
(二)对设计人员: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原位,另一边可以不标注。对施工人员来说:当支座的一边原位标注了梁的上部纵筋,但支座的另一边没有标注的情况下,可认为支座的左右两边配置了相同的上部纵筋。这性质很重要,称为“缺省对称”原则!
(三)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必须在支座的两边分别标注。
设计时要注意:对于支座两边不同配筋值的上部纵筋,应尽可能选用相同直径的钢筋(根数就会不同),使钢筋能够贯穿支座,避免支座两边不同直径的上部纵筋均在支座内锚固。
(四)对设计人员: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相同时,不需要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标注。对施工人员来说:当某跨梁的上部没有进行任何原位标注,就表示该跨梁执行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包括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
二、梁跨中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梁跨中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的格式与左右支座上部纵筋原位标注是一样的。
(一)对设计人员:当梁某跨左右支座与跨中上部纵筋相同,且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不同时,仅在该跨上部跨中标注,左右支座可以省去不标注。对施工人员来说:当梁某跨的跨中上部进行了原位标注时,表示该跨梁的上部纵筋按原位标注的配筋值,从左支座到右支座贯通布置。
原位标注在梁的上部跨中,与同时标注在梁左右支座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在梁上部跨中的原位标注,表示钢筋全跨贯通。而原位标注在梁的左、右支座,则表示该跨梁的左、右支座附近有上部纵筋布置,而该跨梁“跨中”没有钢筋配置。
(二)框架梁或非框架梁悬挑端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应该注写在悬挑端跨中上部。之所以要进行“跨中上部的原位标注”,是因为梁悬挑端上部纵筋不在悬挑端的1/3跨度处截断,而是在梁悬挑端上部贯通。
(三)当多跨框架梁的中间跨是短跨时(如办公楼的走廊),这个跨度较短的中间跨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应该注写在跨中上部。
如果梁中间短跨的上部没有进行原位标注,但中间短跨两边的长跨的左右支座都进行了原位标注,则根据“缺省对称”原则,中间短跨的左右支座都应布置相同的钢筋。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短跨的实际配筋效果可能会出现:无论第一排上部纵筋,还是第二排上部纵筋,都可能在短跨的跨中发生交叉重叠现象。这在实际施工当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所以应该在中间短跨的跨中上部进行原位标注,则中间短跨的上部纵筋在本跨贯通,就不存在交叉重叠的问题,而且与左右两跨的上部纵筋连通。
当中间短跨和左右两跨的上部纵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把靠近中间短跨的左右支座的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缺省,根据原位标注的“缺省对称”原则,缺省的支座仍然可以获得相同的配筋值。
参考文献:
[1]陈达飞,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8),441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