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长海休闲渔业的发展

2013-08-06齐日利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渔业资源渔业渔船

齐日利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3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逐渐开始从物质生活的满足向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回归自然及追求健康的方面发展,休闲渔业作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一种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快、效益好、潜力大,所以应把发展休闲渔业纳入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认真研究制定休闲渔业发展的新措施,以休闲渔业发展促进和谐渔区建设。

一、长海县发展休闲渔业的条件及意义

我国近岸渔业资源不断枯竭的现状和经济发展迅猛的势头,迫切需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个牵动力较强的朝阳产业。长海县是一个海岛县, 又是重要的渔业产业基地,具有独特的环境优势和现代旅游氛围,理所应当利用好自己独特的海洋景观和资源优势,来大力发展休闲渔业。长海县由142个大大小小的岛、坨、礁连成一片,陆域面积虽然仅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却达7720平方公里,这里有丰富的水面及鱼类资源,适合海上休闲娱乐渔钓时间也比较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近几年,祖祖辈辈以渔为生的长海人,背负着沉重的渔业资源枯竭的负担,生活在爷爷吃孙子资源饭的恶境中,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县委政府在致力于拉长渔业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开始发掘宝贵的旅游资源,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发展方向,突出海岛生态和休闲渔业两大特色,全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使海岛旅游业正在逐步成为极具潜力的海岛经济增长点,仅2007年,全县就接待上岛游客82万人次,办理转产从事休闲的渔业船舶近200条,旅游综合收入达2.9亿元,休闲渔业市场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二、长海目前适用的几种休闲渔业类型

1、生产经营型:是指以渔业生产为中心产业,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模式。这是休闲渔业出现的最早模式之一,也是较为单一的一种类型。

2、休闲垂钓型:是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为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场所。

3、观光疗养型:是指以一些海边、别墅、渔家风情旅店,结合周围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可以“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避暑、度假。

4、举办钓鱼节:长海每年都要举办国际性钓鱼节,加大宣传面,为广大钓鱼爱好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垂钓环境,进一步展示长海的旅游资源。

三、长海发展休闲渔业的必要性

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前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退,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发展休闲渔业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举措。休闲渔业起步容易、见效快,它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渔民收入、改善渔村环境、促进乡村文明。休闲渔业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自然风光、生动的人文景观、良好的环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亦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休闲渔业发展要创新思维加快发展,要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渔民的家居和渔船进行改造,让游客真正贴近渔民生活,享受一种自然古朴的渔家风俗,给宾客一种全新的体验。游客通过与渔民合作,体验下海撒网拖鱼、停船垂钓、收网拣鱼、品尝海鲜等乐趣。选择有条件的沿海渔区、海岛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消化吸收渔业转产劳动力、繁荣渔区经济等。

四、休闲渔业在运行中还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

首先,休闲渔业船舶经营超前与管理工作滞后的矛盾突出。有些从事休闲渔业的船舶未经检验发证,安全救生、消防、通信导航等设备尚未核验、乘员数未经核准,作业方式及渔具尚未限定,存在无证开航、安全设备不规范、搭载人数随意、活动区域不定等问题。

其次,休闲渔业船舶活动方式单一,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从事休闲渔业船舶的作业方式基本上都是单船底拖网,这种作业对渔业资源有一定的破坏性,如果盲目发展,势必造成休闲活动水域的渔业资源衰竭,从而限制了休闲渔业船舶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作业方式背离了发展渔业休闲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部分休闲渔业船舶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休闲渔业船舶基本上都是擅自改装的,其结构、布置及装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较大的船舶,在主甲板以下设置包厢卧室,其通风、消防通道、逃生口设计不合理,给营运安全带来隐患。

第四,经营单位多,规模小,容易引起恶性竞争。我县现有经营休闲渔业船舶的有数十家,每家拥有的休闲渔业船舶多则三、四艘,少则一、两艘,各自揽客,无序竞争。在客源充足的情况下,矛盾不易显现,但在客源不足时,则很容易出现相互压价现象,影响经营效益,严重时甚至可能偏离正常的服务内容,成为违法活动的场所。

第五,人们保护渔业资源的意识及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休闲渔业虽然是以体验渔家生活、健康娱乐为出发点,但不少人仍然是以多捕鱼为乐,缺乏幼鱼放生意识和水生动物保护知识,在参加渔业休闲活动时随意向海里排放污水和生活废弃物,加剧了沿海水域的污染,破坏了鱼类的正常生存环境,将导致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

五、合理配置资源,全面完善休闲渔业

1、转变思想观念,制订活动规则。明确休闲渔业与传统海洋捕捞业的根本区别。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作业方式有些可能与现有渔业法规有抵触之处,但作为体验渔家生活和健康娱乐的一类活动,应当针对休闲渔业的特点,制定恰当的活动规则,只要是有利环保,有利安全健康,有利经济发展而不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就行。

2、规范作业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既然休闲渔业是以运动、体验、娱乐为目的,就不能有通过捕捞渔获物直接获利的行为。因此,对休闲渔业船舶的作业方式、渔具数量与规格应当进行限制,推广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的作业方式,将垂钓作为今后休闲渔业的主流来经营。现有休闲渔业船舶的主要作业渔具为单拖网,应当限制网口宽度及档水板尺寸,提高人们对渔业休闲的兴趣和资源保护的意识,促进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安全监督,严格船舶管理。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或无法通过船舶检验的船舶应当坚决取缔,以杜绝后患。对批准后的船舶,在船舶检验的要求上,应当充分考虑到,渔船上的作业人员都是青壮劳动力,而搭载休闲渔业船舶的多半是老人、儿童、妇女和不识水性的游客,自救能力相对较差,加强救生设备检查,杜绝安全隐患成为重中之重。我们要严把船、机、电检验质量关,强化通讯设备的配备,重把救生筏、救生浮、救生圈、救生衣、灭火器、烟火信号等按规定有效配备到位,并处于日常核查之中,并做好船舶、船员和旅客的保险工作。每艘船舶应当配齐配全职务船员和安全员。从事休闲渔业活动时,应当在指定的码头上下游客。加强休闲渔业船舶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大连市海洋休闲垂钓渔业船舶管理办法》,使休闲渔业船舶的活动切实做到限风、限时、限员、限区域。

4、具体出台相关规定,推动船舶管理的规范化进程。休闲渔业经营单位要为休闲渔业船舶办理船舶检验、登记、捕捞许可证书,船舶的类型、构造、性能及安全设施配置,要符合国家渔业船舶技术规则要求,船龄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捕捞渔船,不得改作休闲渔船。休闲渔业船舶的制造、更新改造和购置,要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要求办理审批手续。休闲渔船的船员,应参加海上救生等专门培训,经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考试合格,领取渔业船员专业训练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有挂靠船舶的休闲渔业经营单位,要为挂靠的休闲渔船统一办理有关证件,并与渔船所有权人签订书面合同,明确风险承担和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等。休闲渔船应在划定的休闲渔业航行区域和作业区域航行,不得从事与渔业活动无关的旅游观光和轮渡运输业务。

5、整合经营模式,加强宏观调控。现有的休闲渔业船舶单位小而分散,各自经营,知名度差,经营单位与游客市场业务接洽联系困难,且容易引起经营单位之间的无序竞争,影响了经营效益。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应当对全县所有休闲渔业船舶单位进行必要的整合,建立休闲渔业协会,扩大影响,打开知名度。与旅游部门联合经营、统一调度,整合经营模式。对休闲渔业船舶实行总量控制,防止盲目发展,确保休闲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渔业资源渔业渔船
2020—2021年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小黄鱼繁殖力现状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渔业资源基层治理的多元协调
河北沿海焦氏舌鳎资源现状分析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广东海洋渔业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
渔船上的谋杀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