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律模式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策略及应用研究
2013-08-06陈丹
陈 丹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6)
从人类基本的感知角度出发,就英语语音而言,英语语流呈现出轻重音交替出现的规律性特征。在当代非线性音系学的研究上,把英语语流的上述特征定义为轻重音结构。众所周知,英语的基本单位是单词,而单词的语音形式正是由重音来确定和控制单词的基本韵律。从单词到词组,从词组到句子,英语语流按一定的规则形成展现的轻重音结构就是英语的节律结构,也称节律模式。
由于读音的轻重有一定的弹性,也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我们还是可以很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讲的英语和英语本民族人士讲的英语在语音效果上存在巨大差异。部分差异甚至成为英语听力理解和话语表达的障碍。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学员而言,由于师资短缺、基础薄弱、自身认识偏差等因素的限制,高职学员讲的英语往往成为英汉两种语言语音的混合体。这在学术上被称为“中介语音”,既没有达到英语语音本身的基本节律要求,又无法摆脱汉语语音负迁移的干扰。
2007年西方学者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研究中发现,英语节律模式掌握得越好,听力理解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越高。通过CNKI学术趋势的搜索显示,相当多的中国学者、教师近五年来也持续关注与英语节律模式相关的研究工作。譬如,罗立胜、何安平、查爱霞等分别从英语语音语调、拼写错误分析、汉语语音负迁移等角度论述了英语节律对听说能力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通过进一步的梳理和挖掘,搞清英汉节律模式的联系和区别将有利于探索英语听说教学的新方法,寻找确实提高高职学员听说能力的新途径。
一、英汉节律模式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节律模式。从感知的角度,以是否用重音和音节来计时分类,英语是重音计时性语言,其特征就是两重音间的时长大致相等;汉语是音节计时性语言,其特征就是每个音节所用的时长趋于相同。两者节律在重音和音节归属上的差异是英汉两种语言最本质的特征。表现在读音上:汉语是整体认读直呼,英语是不间断音直呼。汉语的整体认读是基于声母、韵母的发音模式;英语的不间断音是基于辅音、元音的发音模式。
因此,在汉语语流中,其基本的韵律单位是一个个有意义的“单音节”(汉字),语言流由确定的声调控制,不讲究固定的轻重特征;而在英语语流中,其基本的韵律单位是重音,通过重音形成一个个有意义的“单音节和多音节”(单词),有固定的轻重特征。
通过上述认知,我们再去关注英汉节律模式的发音要求就会有更多的启示。汉语发音要求“字正腔圆,一字一腔。”于是在实际的英语听说训练中,多数的高职学员正是有意无意地将汉语的发音要求照搬到英语上,无视英语的多音节性,经常混淆英语单词的重音,或者重读英语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他们应用的英语节律模式实质上更偏向于汉语节律模式,是用讲汉语的方法讲英语,如此的恶性替换最后导致部分的高职学员对英语彻底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即使能够勉强记住英语单词,在英语听说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举步维艰,不时放弃。另一方面,英语的“辅音元音”结构组合要求不间断发音。为了适应这种规律,高职学员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重读、连读、省音和弱读等技巧,略去不必要的停顿,不断练习,不断接近地道的英语节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高职英语听说过程中诸如学员听力语速跟不上,说话常卡不流利,听得懂中国味英语但听不懂地道英语等老问题。
二、基于英语节律模式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1.回归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本质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高职学员的英语听说的实际运用能力。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这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高职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两者具有一致性。同时,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言,高职层次的英语教学应该更偏重于职业应用性、岗位适应性,而不是仅仅拘泥于课本知识和考试考查的分数。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教育体制设置的局限性,现实中部分高职英语教学已经蜕变成本科英语教学的压缩饼干,特别是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在“短、平、快”等教学思想干扰下,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和变异化的危险。部分老师还是更偏重于精读性的讲解和背诵式的速成,放弃了英语语言在听说方面多听、多积累的精耕细作。
英语节律模式的理论讲解其实无法代替学员的实际体验。对于高职学员而言,英语节律模式的讲法更多的是多了一种理论解释,而他们更需要的是每天坚持预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带上耳机,亲身接触英语的语流。在日复一日的感受中,体会熟悉英语的节律模式。在这一个阶段,是否听懂其实不是评判的标准,而是否听才是教师应该坚定灌输的理念。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学员有很多心理的困惑和能否坚持的迷茫,教师一定要正确地引导,不断给予关心和鼓励。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在听说课堂上沿用放录音、测试题、对答案的方式已然不适用于基于英语节律模式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策略。如果要改变,最先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说,高职教师认识听说教学的深度决定了高职学员听说能力发展的潜力。高职教师不仅要为学生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还要把这些材料结合教材的单元主题系统地阶梯化地分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在“基础英语+职业英语”的模式下,多层次、分步骤地培养高职学员的英语听说实际应用能力。
2.创新语音语调教学
多年来,我国英语语音语调教学还停留在辨识音标及死记硬背音标系统的僵化教学思路上,出现了学员单个音标读得准、单词读不准、英语句子读不了的尴尬场面。高职英语教学也不能例外,高职学员作为一个庞大的学习群体,有其鲜明的英语学习短板特征。一般而言,通行的国际音标系统对于高职学员来讲是一种额外的记忆负担。部分高职学员由于汉语方言的影响,对于国际音标系统畏难情绪极大,如果强行要求压迫式的学习,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国际音标系统有其自身的缺陷,高职学员学习之后知其然,硬生生地知道如何读,但不知其所以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读。虽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部分学员的问题让人啼笑皆非,但也深刻地反映出也许我们一贯的教学在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
结合英美国家语音语调教学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语音语调的知识其实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因为其基本而不重要。恰恰相反,创新的语音语调教学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学习上单词的认读问题,为非母语环境下任何想学习英语的高职学员扫清第一障碍,而且将对高职学员的听、说、读、写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创新的核心在于基于英语节律模式特征,放弃国际音标系统,借鉴美国自然拼读法的研究成果,重新梳理英语的拼读规则。在语音上不走认读的老路,而是从口腔唇、齿、舌以及声带的运动出发,重新认识和模仿英语发音部位和口型要求,用相对精确的位置定位代替相对模糊的模拟发音。在此基础上,改变对英语语调疑问句向上语调、肯定句向下语调的机械认识,转变为以意群为单位、语调为句意服务的新认识,建立音形对应、单词拼读的习惯,实现听说英语语句不被英语文字束缚的应用效果。
3.重视听说之间的衔接环节——朗读
纵观多年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2012年高职高专英语教改专家李春萍在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毕业生的英语文化知识普遍较高,但英语听说能力在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中表现最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差?值得我们高职英语听说教师深入思考。笔者在困惑之余,梳理理论文献,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认为传统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环节缺失。如果说听说教学一体化是广为认可的教学实践,那么在听说过程中听的输入是否一定会得到说的输出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笔者结合众多学者教师的研究发现,在听到说的转变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朗读引入听说教学的中间环节,是反馈听的效果、铺垫说的技能的重要一环。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给予学员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比较好的方式是将学员的朗读过程利用AUDITION等电脑软件录下来。教师依据英语节律模式特征,抓住重读、连读、省音和弱读等重点,通过对实际的录音样本分析、判断、示范,一一纠正学员在此过程可能犯的错误。如有必要,可以要求学员以文本形式记录老师的指导过程和自己的训练过程,扎扎实实地形成训练阶梯日记,直至达到实际改善效果。
重视朗读训练作为听说之间的衔接环节,还要加深认识教学规律,避免误区。语言技能的表现是听说读写,但四项技能好比一辆汽车的四个轮子,只有一个轮子转动,而其他三个轮子不动,汽车就能跑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听说读写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实际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认识高度要着眼于整体技能,而不局限于单一的技能。教听说时也要兼顾读写,训练听说技能也可从读写着手。
三、应用新教学策略后的效度对比
依据该课题的研究设计,笔者选择两个纺织专业班确定为A班和B班,其中A班是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他们的英语听说基础相当,学生人数一样,均为45人左右。为了有效地量化追踪和比较,笔者收集了两个班级一个学期,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听说考试成绩的分值。试题全部选自该系在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过程中建立的英语听说试题题库,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形式,满分100分。通过SPASS软件进行数据样本的横向纵向的分析对比,形成下表:
表1 A班与B班期初、期中及期末听说成绩的均值对照
表1的数据对比表明,听说教学新策略是有效的。实验班最终在测试中以7.6的分差表现突出。在单个班级纵向的比较中,实验班进步了9.9分;而控制班的进步有限,只有3.5分。
[1]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吴洁敏,朱达宏.汉语节律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吴为善.平仄律、轻重音和汉语节律结构中“弱重位”的确认[J].语言研究,2005,(3).
[4]李春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职业能力调查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