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康指数亮相生态文明贵阳论坛
2013-08-06小康谭畅贵阳报道
文|《小康》记者 谭畅 贵阳报道
责编 张凡 zhangfan@chxk.com.cn
CFP
绿得流油,绿得有生气的贵阳,在七月份迎来了一场盛会。
2100多位来处世界各地的政商领袖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式的绿色变革与转型。7月20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召开。在这个全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上,《小康》杂志成为战略合作媒体之一,《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会中与众嘉宾共同探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中国生态小康指数甫一亮相便倍受关注。
生态文明是“全球梦”
“绿色经济确实是全面发展不可忽缺的一部分,中国和世界都有同样的梦想,就是要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所以,中国梦和世界梦是完全兼容的。”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的话引发全场共鸣。
瑞士在1876年就在法律里规定,国土的五分之一必须要由森林覆盖。“我们感到非常幸运的是,我们的前辈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着手在解决这个问题。”瑞士联邦委员会主席于利·毛雷尔希望,能把100多年前的这个经验传递给生态文明贵阳论坛的创建者。而贵阳,正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东方瑞士”。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论坛发来的贺信中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两天半时间里,前后举行了50余场分论坛与各类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联合国主要机构、各相关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等汇聚一堂,探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焦点、难点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论坛发表讲话时说:“各方首脑、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充分交换意见,取得了宝贵的共识。”
此次论坛通过了“贵阳共识”,把建设生态文明凝聚在四大支柱上:绿色经济、公平包容性社会、生态安全和环境治理、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价值体系。
“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中不仅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转型。”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说。
“生态小康指数”倍受关注
在7月20日晚举行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讨会上,欧洲环境署生态-经济统计方面的前特别顾问杰·路易斯·韦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城市中国计划研究总监张耕田、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蔡剑以及《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等就如何构建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次研讨会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领导委员会联合主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主持,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可持续发展情况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用量化的方式探索改善人民生活但不危害环境和耗尽资源的经济增长、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环境信息”。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演讲中分享了中国生态小康指数的评价方法,他介绍说,中国小康指数是中国唯一一份由媒体发布的关于全面小康指数的调查报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发布了9年。从2005年起,《小康》杂志每年推出一期当年度的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迄今已连续第九年推出,数据逐年提升。“2005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仅为56,甚至没有达到“及格”的分数,而“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已经上升至69.1,比2005年提高了13.1。
摄影/杨皓钧
中国生态小康指数是从公众的真实感受出发,包括公众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评价,环境保护的政府投入、执行和效率认同度,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与参与度的自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景预期等五个方面建立中国生态小康指数。
在过去九年的数据监测中,各项测评量数值稳步提升,大众对于“美丽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对于公众的威胁与影响依旧,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九年来,中国生态小康指数已成为衡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风向标。
与会中外专家对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表示赞赏,同时也认为生态文明指标建设有必要达成国际统一标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王子林在发言中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建立起一个评价体系,要把改善生态的意识和愿望落到实处,一个适当的可操作的生态指标评价体系必不可少。欧盟环境署环境经济核算前特别顾问Weber Jean-Louis对王子林的观点表示认同,他指出,建立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不仅能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些有效信息,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目前,世界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如欧盟广泛实施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ECA)、中国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以及中国部分省(市、区)建立的地方标准等。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看来,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不是一个选择,而是历史的必由之路。”在2013年7月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闭幕会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章新胜代表大会发布的《贵阳共识》如此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