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丘壑
2013-08-0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用来形容居建新的新疆峡谷风光摄影极为贴切。面对大自然的经久洗礼,相信再愚钝的摄影师若有“纳百川”的胸怀与精神,拍得了“立千仞”的风景,定能出非一般的作品。而摄影师居新建的作品不但“形”“神”兼备,更有着深刻的哲思意味……
新疆的摄影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草原、雄伟的雪峰、壮丽的森林、神奇的雅丹、壮观的大漠、川流的江河。这里的风光神奇而独特,以摄影师居建新的理解:“它是一种大美和壮丽,经大自然的塑造和提炼,从而造就了新疆独有的魅力。”
峡谷风光是居建新在雅丹系列拍摄后的又一个拍摄题材,这组作品拍摄于新疆天山,包括天山中部的独山子峡谷、巴音沟峡谷、安集海峡谷、天山南面的库车峡谷和温宿大峡谷。“拍摄峡谷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壮观雄厚、磅礴气势,在这里你会看到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你会感受到大自然和人类的反差——看到自我的极其渺小。”所以居建新说人类要崇尚、敬畏、呵护自然,而不应自居于自然之上,更不应随意支配、改造自然。
缘起性空
说起与摄影结缘,生活于新疆的居建新让我首先想到了地缘关系。风光摄影总脱不了地域的制约,而生活在新疆,让居建新有了得天独厚从事风光、人文拍摄的优势,但居建新说自己最初学的却是新闻摄影,这让我对他的认知又有了新的转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居建新受单位委派去工农兵大学学习新闻写作,在此期间他接受了一星期的摄影课程教育。在当时,相机还是很高档的奢侈品,当得知同学家中有一部相机时,要好的几个同学便开始了摄影活动。当时或许只是对摄影和暗房冲印的好奇和好玩,而居建新毕业后,很快就厌烦了新闻报道的乏味和空洞,于是专攻起了摄影。
居建新开始也只是在基层单位拍拍单位的重要事件,后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进军开发火烧山油田,单位领导让他去一线跟踪拍摄,这成了他摄影生涯的一个转机。居建新被一路的神奇地貌所吸引,拍了不少戈壁风光。再后来,被单位派去魔鬼城拍摄第一口井出油,他便对魔鬼城的奇特地貌发生了强烈兴趣。其中,一幅魔鬼城探宝的作品当时还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了金奖,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展播,这大大激发了居建新对风光摄影的信心和兴趣,从而也将他引向了风光摄影之路。
网络曾流行过这样一句签名:“有缘是一种缘,无缘也是一种缘”。对于摄影之缘,有人抓住了,因“缘”而如获重生,居建新如是;也有人更愿意随缘,缘起缘灭,摄影就如梦想中的流星,相机买回来便封存到了箱底,这也是很多器材发烧友烧钱购器材的恶梦开始。因所以能成“果”,一定有“缘”顾,缘起之前大家都一样,但之后便各有不同了。这正所谓佛家的“缘起性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即是“空”。所以,哪怕50岁才开始接触摄影的人,都无需在意自己的摄影是从哪个层次起步,起步了,便是与摄影有缘;也不用去讨论是“缘”还是“非缘”,成功与否,更重要的还是看之后我们对待摄影的态度和方法。
其实居建新的委派学习是很多老一代摄影家的共同经历,但他们之后都由新闻摄影转向或纪实或风光或人像,并找到了各自所擅长的摄影语言及表达方式。当然也有在新闻摄影上一路高歌的猛士,大家都是在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摄影之路。
有容乃大
老一代摄影人在摄影上取得的成功,其实是用经历堆积出的人生财富在摄影上得到的最大体现,从这一点上来说,摄影是人生阅历的合集,是加法。而更多人则认同摄影是减法——他们说的是图片的内容与形式。这组峡谷系列包含的信息元素就非常多,问及原因,摄影师居建新说:“摄影是减法这一点是肯定的,我们要从杂乱无章的景物中,提炼出拍摄所需要的,让画面简洁而突出主题。但若想在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画面中烘托一个博大的主题也是未尝不可,而且更具有挑战性,只要画面的主基调控制好了,画面上的元素再多也会显得很有条理。”“减法”容易出彩,但不小心就容易流于单薄和空洞,减到最后,便只留下了形式。
如果人生是加法,摄影是减法,摄影作品便是加减混合运算,所以内涵丰富的摄影作品里总会有各种逻辑交叠。即使简单的构图,其美学原理亦遵循着严谨的数学逻辑如黄金分割点、三等分,九宫格、对称线等,而看居建新的峡谷风光作品则有种由肌理和线条所形成的逻辑美感,这种感觉层层叠加渲染,让美感愈发明显。
摄影讲境界,作为摄影师知识越丰富越好,“有容乃大”,但却不能因此教条。原理我们要了解,但并非是让我们去死守,打破、重组,是摄影人挑战自我审美惯性的不二法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的摄影人却可以在艺术上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抱着老观念是一种不识时务的表现,也是摄影不敢标新立异的表现,不跟时代、不跟时尚、不跟潮流就会落伍时代。”居建新不只是说说,我是见识了居建新拍“马屁”的功夫,简单的一幅关于马“屁股”的小品,蕴含着意味深长的生活哲思,即是对传统文化的影像物化,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影像诠释,而作品既有油画的调性,又有着水墨的韵味——当然,从本体语言来说还是摄影的。
无欲则刚
居建新的峡谷风光摄影作品很具美学感染力,褶皱的岩石肌理所形成的立体效果和厚重感让作品更具油画意味。对于摄影与绘画的异同,居建新则有着自己的理解:“都说绘画与摄影是姊妹艺术,其实这种说法只是道出了它的表面性,绘画与摄影既有共同性,也有不同性。共同性都是视觉艺术,都是用色彩和物体造型去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不同性上绘画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想观点去塑造画面中的景和物,摄影则是在固有的景物和色彩中,寻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或许作品油画般的调性并非居建新刻意而为,摄影与绘画在此的表现只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相信去新疆拍摄过的摄影师也都深有感触,新疆,就是一块大的调色板,而摄影师做的只不过是用摄影呈现了出来。但风光摄影原本并不简单,认为简单只是因为被想得简单了。诚然,作品技术之外的内涵外延,有的甚至作者自己都不曾注意到,而只是作者无意识的流露,但“无欲则刚”,好的作品就是由真实与真诚成就的!真诚地面对自然,自然,就是表现被摄对像的最好状态——无论纪实还是风光。
但“无欲则刚”的境界,是凡人无法达到的,即便面对无利可图的摄影,摄影人依然有这样那样的期望,不过,我们说的这种期望更多是无关利益的,而是指向心灵。作品是摄影师心灵的映射,是思想在现实上的投射。当然,要想“投射”精准,还需要相当的摄影表达技巧。
易难之辨
关于摄影与绘画的效果互置,在艺术界和摄影圈已屡见不鲜,很多超写实派的绘画艺术家如今都会刻意模仿摄影作品的真实、复杂的光影效果,甚至把这变成一种风格流变。或许摄影里真有值得绘画拿去升华的潜质——镜头记录的细节在绘画里可体现出画家细腻的心思和精神指向。如此,可以同样来反观摄影,摄影模仿绘画,早已不稀奇,但摄影从绘画艺术里又获得了什么?摄影从绘画那获得了营养、滋生出灵魂了吗?
在我看来,居建新的峡谷摄影是最贴近的探索与呈现。摄影与绘画孰易孰难,其实二者难分仲伯,居建新的总结也很直接:“绘画是先难后易,摄影是先易后难。”都说万事开头难,摄影在这里似乎成了反例。“但是,在后面的创作过程中,摄影很难做到用相机的技术来控制自然中的色彩、影调、虚实关系,以作者的社会阅历、生活磨炼、文化修养到大自然中探寻题材,借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去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当一个摄影师掌握简单的相机操作技术后,发现后面无从下手越发艰难时,这个摄影师才真正意义地开始了摄影的创作。”
所谓功夫在诗外,用在风光摄影中更恰当不过,居建新深有体会。风光摄影除了光影、构图等审美趣味的难度,还存在的困难就是要选好时机去到拍摄的地点。对于拍摄峡谷这可有些难度,居建新说拍摄峡谷要非常熟悉和了解目的地形特点和地理位置。“因为有些峡谷是不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像安集海大峡谷,近在十几米处都无法看到峡谷,到面前峡谷的每段地貌都会不一样,你不但要记清自己要拍的位置,还要记住它所处的地段,这个位置的周围地形都是一马平川,没有什么参照物,所以记路就是很大的难题。峡谷的边缘都让雨水冲刷得土质松软,拍摄时太近十分危险,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经常可听到峡谷崖壁倒塌的声响。但太远又无法拍摄到谷底的景观。峡谷的受光时间也十分短暂,日出日落谷底无法受光,谷底受光时,阳光也已过高。所以,峡谷拍摄选择地点、刻记地点、选择时间、刻记时间,都需要花一定时间去摸索经验。”
居建新关于峡谷拍摄难度的介绍,解释了我看到题图照片时的疑惑——为什么摄影师不走得更近些,让画面多交待一点谷底的风光?风光摄影总有些许遗憾,而面对遗憾,我们又总会不断地产生超越自我的冲动。
形神意合
居建新说拍摄峡谷有一种“与心灵相碰撞、与精神相交融”的神往之感。面对大自然的经久洗礼,相信再愚钝的摄影师若有“纳百川”的胸怀与精神,拍得了“立千仞”的风景,定能出非一般的作品。而居新建的作品不但“形”、“神”兼备,更有着深刻的哲思意味……
壁立千仞,摄影师更能设身处地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海纳百川,摄影人才能永葆“胸中丘壑”波澜壮阔。
所谓“胸中有丘壑”是指人们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对事物的判断自有高下,但不知当摄影师居建新面对眼前“壁立千仞”时,呈现出的是现实之景还是心中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