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咱农民种田的“守护天使”记安徽省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福军

2013-08-02张文娟通讯员宣金祥陈开云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天长市稻麦试验田

文 | 本刊记者 张文娟 通讯员 宣金祥 陈开云

秋收时节,在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乌龙村一片即将收获的稻田边,村民王云楼随手拽下一株稻穗数了数,一株穗子有近300个稻粒,比往年多百余粒。估计亩产650公斤,比往年多收近50公斤。他高兴地说:“种了好种子,才产出好稻子。而这,多亏了咱们李专家的指导啊!”

他口里的“李专家”叫做李福军,现任安徽省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自2006年进驻天长市永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安徽省“天长”稻麦丰产专家大院),负责日常工作以来,他以500亩试验田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抱负的主战场,7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农技推广事业,辛勤耕耘,播散希望,奉献着智慧和汗水,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称赞,大伙儿都说:“他是咱农民种田的‘守护天使’。”

李福军。

“专家大院”的常驻大使

李福军是天长农业种植技术试验推广战线上的轻骑兵,他除了配合省农科院专家定期来“专家大院”进行课题试验,完成省稻麦品系监定等日常工作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稻麦高产品种试验、示范项目攻关上,被当地农民称之为:“专家大院”的常驻大使。

近年来,李福军重点把握春秋两季农时特点,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从生产服务、结构调整、技术指导等方面,把“科技套餐”送到农户家中,他采取发放明白纸、举办农技培训班、组织科技服务队到田头指导等多种方式,推广科学种田。

为了把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他把水稻丰产试验攻关重点放在推广水稻新型栽培技术——机插秧上。

李福军在田间指导工作。

2010年6月,李福军以试验基地:永丰镇三元村东风村民组、桥湾社区湾头村民组为机插秧试验点,采取统一下种、统一插秧、统一管理的方式,他每天10多个小时在秧田里摸爬滚打,攻克机插秧容易烧苗、秧苗不齐等关键性技术难题,他把摸索出的技术要点一一记载下来。2012年8月12日,天长市科技中心组织全市种粮大户及农民代表1030人,在三元村东风组举办机插秧现场培训,李福军现场演示,把摸索积累的机插秧新技术介绍给农民代表。

像这样的现场培训每年都要办上三、四次。2011年春、夏之交,李福军在永丰农业技术示范基地,举办化学除草、防止新一代稻飞虱病虫害等两期培训班,2800个农民代表收益,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引路和传帮带的孵化作用。

在2011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12年秋种,李福军重点示范推广麦肥宽幅同播新技术,采用先进的播种耧,将种子和专用肥同时播进地里,免去传统种植模式中撒化肥的环节,减少了劳动量。同时,宽幅播种耧可以精确地调整种子和肥料的播量,均匀分布种子,提高肥料利用率。经试验测算,使用这种播种技术,每亩可增产10%左右。

在李福军积极争取下,近年来,天长市不断加大对农技试验示范基地的投入力度,自2011年以来,天长市政府投入千余万元,对试验基地的沟、渠、站头等基础设施配套一新,光路就建了11条,使试验基地真正成了安徽省一流的稻麦丰产“专家大院”。

要找,就找专家大院的“李院长”

“要找,就找专家大院的‘李院长’。”采访中,农机示范基地的农民李强风趣地说。

李福军根据农时变化,把试验测报任务下达到基地的每个工作人员头上,每人负责10个农技示范户。李福军要求大家哪怕再忙再累,必须定时上门指导示范户生产,跟踪服务指导到位。他说试验基地是稻麦丰产试验攻关的前沿阵地,必须坚守。

病虫害测报是稻麦丰产试验基地的主要任务之一。李福军有事没事就往试验田里跑,许多病虫害,农户自己并不知道,他发现“情况”就立即上门指导,手把手帮助群众分辨病虫害种类、现象。2011年初夏,李福军发现试验基地部分田地秧苗卷曲发黄,经仔细观察发现,秧苗得了稻曲病,且呈蔓延之势,他一边在第一时间里向市农业科技中心汇报虫害监测情况,一边抓住时机,调配农药试剂首先在试验田里进行喷施试验,取得效果后,立即指导全市152个村、26个涉农社区适时施药治病,在关键时间段内杀灭稻曲病病菌,确保了2011年水稻大丰收。

2011年夏天,试验基地农户朱凤文家农田,大约有20多平方米秧苗突然发生枯萎卷曲病状,朱风文以为秧苗得了啥重症,急忙向李福军求援。李福军上门仔细观测、查验后,发现是因雷击引发的病变。李福军倒是在朱家其他田块里发现秧苗受到细菌性条斑病传染,他及时指导朱家施药治病,保住了秧苗不受侵害。

2011年午季双抢期间,李福军在东风村民组王长松家的8亩农田里搞机插秧试验,老王自己则开着收割机到江苏高邮市、宝应县割麦子挣大钱去了,妻子怀孕又不能下地,为了不误农时,李福军亲自开着拖拉机,帮助王家耕田耙地,组织试验基地的农技人员协助王家机插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待王长松忙完收割回家,他家8亩秧苗已经返青,长势喜人。待到秋收,别人家的稻谷不同程度地受到赤霉病菌的侵害,而王长松家的稻谷金灿灿的一片,“还是咱李专家有本领,科学种田就是好啊!”王长松紧紧握着李福军的手,感动得不知说啥好。

在天长市农技示范基地,李福军采取“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的试验方法,为500亩试验基地里的农户提供无偿的施肥、植保等服务。在李福军示范指导下的试验田,施肥比一般农田更有效,农药喷施更具针对性,水稻单产达到1600斤/亩以上。

实行“白十黑”、“5十2”工作法

“李福军实行的是‘5十2’、‘白十黑’工作法。”天长市农委副主任周永寿说,在李福军的作息时间表里没有“双休日”三个字,他的工作岗位就在试验田里。“小李跟咱庄稼人一样,从早到晚泡在大田里,他下地比咱还要多呢。”东风村民组农民张荣权感受最深。李福军却平静地说:“搞农技试验,不下田还怎么搞试验,作物品种苗情的随机性监测,考种、测产等参数指标必须全天候监测,哪一样也离不开田地,可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

每年夏季7、8月间,气温高,秧苗变化快,李福军每天4点钟就准时下田观测苗情,仅观测秧苗分蘖情况每天就要3至4次,他一点一滴将参数记录下来,晚上加以整理、研究,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全靠大碗面充饥,关键时刻,他一刻也不能离开试验基地,除搞好观测外,还专门等候试验基地的农户前来领取化肥、农药等农资。

多年来,李福军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事没日没夜操心劳神,奉献了青春和力量,而对家庭和家人却付出得少之又少。

他家住距离市区10来里外的永丰镇,他成天泡在试验田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庄稼汉”,而妻子在镇上某私企上班,三班倒很是辛苦。孩子在市区读小学,时常回家吃不上饭,尤其是风雨雪天,别人家的孩子被家长纷纷接走,只有他的孩子孤零零地在校门前守望。

2011年8月,正值试验田水稻抽穗扬花之际,父亲患重病在市医院做手术,哥哥、弟弟、妹妹陪在老人身旁,而他却从早到晚在试验田忙监测试验,无法抽身到父亲病床前贴身陪伴。“老二,你又不是造原子弹的,看把你忙乎的。”看着二弟整天忙忙碌碌的样子,大哥压根儿没法理解。可不是吗,试验基地最忙的时候,李福军不仅自己全天候地泡在试验田里,还时常动员妻子请假来基地施肥、打农药,给他打帮手。

不经风雨哪得彩虹。多年来,李福军一心扑在农技试验和示范推广上,他一边试验,一边进行理性思考,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先后撰写了《小麦高产攻关路径》、《推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应注意把握的要点》、《关于江淮地区稻麦连作超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与要点》等10多篇论文,在省、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他连续3年获得天长市农业科技特别贡献奖;2011年,他被天长市评为优秀党员;2012年,他被滁州市委评为劳动模范。

在李福军的心底,他总记住这样的话:“理想如果给你带来了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已。”而他的全部事业,就在那厚重的土地上。

猜你喜欢

天长市稻麦试验田
农民生存策略的选择逻辑——基于稻麦村庄农户样本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安徽省书画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耕好外汇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赴湖北农业考察及苏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浅谈当前城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株系循环法在常规稻麦良种生产中的应用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