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影响机制*

2013-08-02高正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意念心理压力暴力

陈 斌 高正亮

自杀是一种蓄意或自愿进行自我伤害或自我毁灭的行为,其结果可能是死亡、致残或被救治。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等是自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1-3]。暴力则是一种意图导致他人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攻击性行为[4]。国内不少学者进行了暴力风险评估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暴力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暴力风险受到人格、自尊及家庭教养等因素的影响[5-8]。

自杀和暴力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两种主要极端表现形式,而综合以往的研究发现,自杀和暴力存在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并且,自杀和暴力本身也存在较强关联[9-10]。因此,本研究假设自杀和暴力风险在发生机制上存在着共性,并试图从家庭教养方式、人格、心理压力等变量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自杀和暴力的联合影响机制,从而为未来提出能够进行联合预防的有效措施提供基础。另外,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兴起,积极的心理素质对于个体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保健因素,如Fredrickson等认为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的纠正、修复和取消效应,并设计了实验对其进行验证[11]。本研究亦拟探索积极的心理素质对个体的自杀意念和暴力心理的影响,以为未来提出相应的联合干预措施提供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苏和安徽10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均由各院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职老师主持施测,由大学生被试现场独立认真完成。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842份(94.08%)。其中男生315人(37.3%),女生527人(62.7%)。独生子女477 人(56.65%),非独生子女365 人(43.35%);城市225 人(26.72%),乡镇 262 人(31.12%),农村 355 人(42.16%);本一139人(16.51%),本二 299人(35.51%),本三 144 人(16.75%),大专 263 人(31.24%);大一 297 人(35.27%),大二184人(21.85%),大三 246人(29.22%),大四 115 人(13.66%)。

1.2 方法 ①暴力风险测量采用攻击问卷(BPAQ):该问卷在对攻击性的测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4个维度。该问卷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9,信度为0.80。该问卷在对攻击性的测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12]。自杀意念测量采用由夏朝云编制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包含26个条目,绝望、睡眠、乐观和掩饰4个因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6,重测信度0.79,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较好。该问卷的临界分为12分[13];②人格的测量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该量表由大五人格问卷(NEO-PI)中在各因子上负荷最大的12个题项构成,共有60个项目,其神经质、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和开放性5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6,0.81,0.77,0.68,0.73。家庭环境测量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PBI)中文修订版,研究采用楚艳民和周世杰等人修订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PBI),该量表共包括50题,父亲和母亲部分各25题,且题目相同、维度一致,问卷包含关爱、控制和鼓励自主3个维度[14]。心理压力的测量采用田澜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将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分为人际交往压力、地位与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5个维度,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为0.934和0.889,各分问卷的信度均在0.765以上,各全问卷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32~0.840之间,各分问卷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50~0.662之间[15]。积极心理以心理韧性为指标,测量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由胡月琴、甘怡群编制。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5个因子,总量表Cronbachα为0.85;重测信度为 0.83[16]。

1.3 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3.0和Amos 7.0进行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见表1),除乐观和言语攻击、敌意及愤怒相关不显著外,自杀意念和攻击的总分及各维度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1 自杀意念、攻击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r)

2.2 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整合模型的构建 为探讨自杀和暴力在发生机制上的共性,在模型建构中,以自杀意念和攻击为同一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并将它们共同的潜变量命名为心理危机。以家庭功能、人格特征、心理压力、心理韧性等为自变量。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设想人格、家庭、心理压力直接对心理危机产生影响,心理韧性通过心理压力的中介,间接地影响危机心理。用测量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发现模型的拟合结果可以接受,相关指标如下:χ2=355.99、χ2/df=4.877、GFI=0.947、NFI=0.936、IFI=0.948、RFI=0.907、TLI=0.925、RMSEA=0.068,各项拟合指数较好,危机心理整合模型可以接受。模型见图1(人格中的外倾性及家庭教养中的鼓励自主两因子因相关分析中与自杀和攻击的相关太低或不显著,故未进入模型)。

图1 大学生极端危机心理模型

拟合结果显示,潜变量危机心理对观测变量自杀和攻击的负载检验为显著,同时,自杀和攻击的多元平方系数(R2)分别为0.356和0.349,说明模型设定其为潜变量心理危机的观察变量,其信度是可以接受的。说明研究提出的整合变量危机心理也是合理的。

效应值分析的结果显示,家庭教养对心理危机影响为0.316,人格的影响为 0.272,心理压力的影响为 0.553,心理韧性通过心理压力的中介,对心理危机的影响为0.347。

3 讨论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表明,自杀和暴力攻击心理存在关联。以往不少研究者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则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则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对自杀和攻击的发生机制的解释也存在共同点,在攻击的产生过程中,挫折和疼痛被人认为有重要的激发和唤醒作用,挫折-攻击假说是解释攻击发生的重要理论,而Joiner在解释自杀发生时,也认为有一种重要的因素为需求受挫,即归属受挫(thwarted belongingness)[17]。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自杀和攻击密切相关,Weyrauch等认为攻击性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18]。Aldis等的研究表明,自杀未遂的青少年罪犯有着较明显的攻击性[19]。Brent等研究表明,冲动、攻击等人格特点与自杀密切相关[20]。艾明等的研究表明,与自杀未遂最为关系密切的独立因素中,攻击性排在首位[1]。李献云等的研究表明,曾有过主动自杀意念者在各个方面的攻击性均高于从无主动自杀意念者[9]。综合以往研究发现,自杀和暴力心理在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共性,这为我们建立整合模型提供了基础。通过结构方程建模,自杀和攻击的影响因素整合模型成立,证明了我们先前的假设,即自杀和暴力的发生机制存在共性。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索暴力和自杀的影响机制,以及提出联合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基础。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效应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养和人格都对危机心理产生了影响,它们是自杀和暴力产生的长期影响因素。控制型的家庭教养模式及人格中的神经质是危机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压力对危机心理的效应值最高,它是自杀和暴力发生的重要近期因素。樊富珉等的研究结果表明,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21]。大学生活的多元化丰富了学生的日常活动,并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能力的舞台,但人际交往、就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也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重的负担。学校如何适当地给大学生减压,学生本人如何更好地进行压力应对,这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整合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韧性通过心理压力的中介影响危机心理,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22]。研究表明,面对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压力,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韧性降低了个体走向自杀或暴力的可能性。Fredrickson等认为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具有取消功能,她们对9.11恐怖袭击前后进行了一项追踪研究[23],结果表明,积极情绪促进了个体从负性情绪中的恢复和个体的成长,为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心理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自杀和暴力心理的重要的保护性因素,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预防极端心理危机发生非常重要。

家庭教养、人格及心理压力对危机心理有直接影响,其中心理压力的影响最大。危机心理(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整合模型成立,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存在着共性的发生机制,未来可以采取综合的措施共同预防。心理韧性通过心理压力对危机心理产生影响,是自杀和暴力心理的保护性因素。通过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综合预防和干预,是未来可选择的一个方向。

[1]艾明,况利,王敏建,等.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0):594-597

[2]徐慧兰,肖水源,冯珊珊,等.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4):288-291

[3]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65-768

[4]Englander E K.Understanding violence[M].Second edition.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3:2-10

[5]姚玉华,陈道湧,周峰,等.父母教养方式与社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89-290

[6]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53-955

[7]郭梅英,魏广东,张玉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家庭特质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89-290

[8]王俊,余毅震.攻击行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配对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22-223

[9]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等.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0):607-613

[10]艾明,陈建梅,王敏建.冲动性和攻击性对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1):650-655

[11]Fredrickson Barbara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 and -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8-226

[12]Buss A H,Perry M.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3):452-459

[13]夏朝云,王东波.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0-102

[14]楚艳民,周世杰,杨红君,等.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3)544-546

[15]田澜,沈国成.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9-21

[16]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902-912

[17]Joiner T E.Why people die by suicid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8]Weyrauch K F,Roy - Byme P,Katon W,et al.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impulsivenes in failed suicide[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2001,31(3):311-319

[19]Aldis L,Putnins.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self- reporte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incarcerated youths[J].Int J Offender Ther Comp Criminol,2005,49(4):143-157

[20]Brent D A,Oquendo M,Bimaher B,et al.Pefipubertal suicide attempts in offspring of suicide attempters with siblings concordant for suicidal behavior[J].Am J Psychiatry,2003,160(8):1486-1493

[21]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20(6):40-45

[22]Connor K M,Davidson J R 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2R ISC)[J].Depression& Anxiety,2003,18(2):76-83

[23]Fredrickson Barbara L,Tugade Michele M,Waugh Christian E.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rises?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11th,2001[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3,84(2):365-376

猜你喜欢

意念心理压力暴力
反性别暴力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第二章 暴力原则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暴力”女
LIVING the DREAM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涓滴意念汇成河
通过图片看内心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