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
2013-08-01熊晓武张恒立陈清华黄晓敏
熊晓武 张恒立 陈清华 黄晓敏
(1.南昌市政协,江西 南昌 330038;2.南昌市旅游局,江西 南昌 330038)
南昌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兼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优秀旅游城市。为贯彻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 如何深层次开发南昌旅游资源, 如何以南昌的名胜景观来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从而推动南昌核心增长极的打造,这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南昌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南昌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都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南昌旅游资源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一)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南昌市的旅游资源有如下特点:一是旅游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体系划分,在全国六大类74 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南昌市六大类全部具备,74 个基本类型中南昌占有63 种。 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建筑等应有尽有。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南昌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古迹及建筑类资源单体283 处, 其基本类型十分广泛,包括古人类遗迹61 处,军事遗址10 处,古城遗址6 处,宗教与礼制建筑16 处,阁楼殿(厅)堂11处,塔11 处,古牌坊11 处,碑碣7 处,陵园5 处,古墓与名人墓50 处。[1]三是区位优势明显。 南昌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是京九线、浙赣线沿线风光带的中心城市。东有沪苏浙客源,西接中西部地区客源,南迎闽粤及港澳台以至新马泰客源,北接京津辽吉客源,有广阔的市场。
(二)景点分布较为广泛。 南昌市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是:东有国际海洋公园、京东水上娱乐区;南有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文化游览区;西有梅岭、梦山度假宗教旅游区;北有鄱阳湖、南矶山、象山候鸟观赏区; 中有耸立在赣江之滨的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旅游资源的分布在总体上呈“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三)特色鲜明互补性强。 南昌“八一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广泛传播和影响。 全市以八一起义纪念馆及军乐节、滕王阁、小平小道、万寿宫、汪山土库、城市侯鸟等为旅游特色,拥有红色、生态、文化、乡村、宗教、水系、休闲度假等各种旅游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同时以购物、娱乐、餐饮、自驾、探险、宗教等都市休闲业,乡村旅游和工业遗址旅游等旅游资源互相补充。 所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风貌组合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展示了南昌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风貌。 2012 年南昌旅游业收入占全市GDP 的6.73%,已被列为南昌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南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制约南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瓶颈问题
在调查中了解到, 南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旅游业收入, 与旅游业发展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资源过于分散,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整体优势难以形成。南昌的旅游景区过于分散,又隶属于不同的管理单位, 导致资源的开发缺乏整体观念和统筹规划,从而降低了资源的整体优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业“聚集效应”,导致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差,从而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旅游开发利用和景区管理上存在问题。 南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目前开发利用的还非常不够。主要表现在:(1)资源的转化率低。南昌市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开发率偏低,很多旅游资源尚未被开发。 (2)开发方式以单项资源开发为主,综合开发较少,因其开发利用程度低,设施不配套,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化。[2]
三是旅游资源整合困难。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要素”。旅游业发展会涉及到很多跨行业、 跨系统的相关产业,如铁路、航空、电信等等。 同时,南昌大部分旅游资源管理归口于文化、林业、园林、宗教、水务、农业、国资委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旅游主管部门工作职责受限, 旅游资源难以实现有效优化与最佳整合,旅游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旅游业综合带动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直接影响景区的旅游投资和开发利用。
四是旅游形象模糊,知名品牌少,处于尴尬的旅游中转站地位。南昌旅游开发的模式是资源主导型,旅游业基本上停留在观光阶段, 缺乏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南昌旅游还没有形成旅游版块和集聚效应;缺乏吸引人气的国家级、 世界级旅游产品,“来了必看”的旅游商业演出和“来了必购”的特色旅游商品还比较匮乏。 尽管南昌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希望成为旅游目的地,但尴尬的现实是:南昌目前基本上是作为一个省内旅游的中转站, 只发挥旅客集散中心功能。
五是旅游地体系不完善,硬件和服务跟不上。南昌旅游项目建设和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旅游景区外部的道路交通和环境等方面尚需进一步规范整治;有的景区通达条件差,旅游环线未形成,主要道路上没有交通指引标志牌; 有的景区内部停车场、卫生安全设施、旅游标识还不完善。 一些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尚显粗放, 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能力和水平跟不上,与旅游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这导致南昌的一些旅游景区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探索南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拥有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优势, 南昌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赋予了城市发展新的内涵。 这种战略定位,吹响了振兴南昌发展的集结号, 也为南昌旅游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出台,旅游将是人们越来越普及的消费产品。盘活南昌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开发和利用南昌的旅游资源, 应综合考虑南昌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地理位置、开发程度等因素,建议从南昌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线路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开发。[2]
(一)统筹规划旅游资源,分区有序进行开发
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种类、性质、现状、特色及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做出南昌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旅游设施和服务、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对若干年内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做出合理安排, 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景点的有序开发、市场潜力的充分挖掘、旅游产业的品质提升。建议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 进行统筹规划, 研究调度,整合资源,促进南昌旅游产业大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考虑和利用南昌的旅游资源优势,明确全市及各县(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方向、重点和特色,分区开发,形成特色,与综合规划上下衔接一体发展,切勿一哄而上盲目雷同。要把旅游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今后,南昌城市建设应进一步考虑旅游功能, 城市发展要为旅游留有余地,城市国际化要与旅游紧密跟进;要坚持把城市建设、城市绿化、城市美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旅游审美眼光进行城市规划,将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融合,有机整合资源,科学分类指导。 同时,在城市建设布局中,还要十分注意妥善保护古建筑物、古树等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实施“山水文化历史南昌”旅游品牌战略,打造拳头产品
南昌的旅游要想跟上世界旅游的步伐, 必须实施名牌战略, 建设精品景点。 南昌应该借鉴他人经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打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总体思路为“三大主题”:一是山水南昌;二是文化南昌;三是历史南昌。 南昌旅游资源山水是表现,文化是内涵,历史是根基,具体表现为一体两翼:
图1 南昌旅游资源一体两翼支撑图
1.山水南昌:南昌素有“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园林都市之称,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加上外四湖及两河一江,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 “鄱湖明珠·中国水都”是南昌城市旅游的宣传口号,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制定长期规划。 要注入文化底蕴,深层次打造风光秀美的梅岭, 把梅岭打造成一个具有南方典型秀、奇、险、幽的画廊,形成梅岭一体化景区。还要根据各自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打造好南昌城中四湖。同时,做活山水文章,利用好南昌30 公里江河航道的优势, 开发南昌水上一日游等综合旅游项目。
图2 山水南昌序列图
2.历史南昌:南昌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楼台相望,应以唐宋历史、近代历史为主体打造精品景区。改扩建滕王阁景区,“东通”和“南扩”,打通子固路,与胜利路步行街连接, 整合场馆。 以八一起义纪念馆整个景区为资源,整合打造“英雄城”景区。以八大山人纪念馆、徐孺子亭等为资源,融姓氏、拜谒寻根为一体,整合打造八大山人、汪山土库、徐孺子、汪大渊景区,彰显南昌历史。
图3 历史南昌序列图
3.文化南昌:南昌文化积淀深厚,要大力建设地标性文化设施,加大重点文化设施的推进力度,积极规划一批着眼未来的文化设施。 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建设,项目规划含大型儿童游乐园、电影城、海洋乐园、主题公园、商业中心、酒店群等世界级业态。
图4 文化南昌序列图
(三)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南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南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市场并不火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旅游宣传工作无疑是个很重要的方面。
首先,南昌要做好特色旅游宣传。南昌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资源特点和优势,特别是要以滕王阁文化和“八一”精神,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响自己的旅游特色。
其次,加强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形象宣传。用南昌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在旅游者心目中构建出一道文化的长廊。 同时,从滕王阁、八大山人、八一起义,还有绳金塔、万寿宫等,勾画出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画卷,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要加强对外联系,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注意区际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扩大南昌文化旅游资源的对外影响力。
第三,拓宽旅游宣传渠道,做好旅游深度宣传。在旅游宣传渠道上,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宣传队、节日庆典、流动车辆等各种媒体,建立立体式的宣传媒介,扩大宣传效果。[3]建议每年从市旅游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款项, 用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南昌旅游专题宣传片。要注重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进行网上旅游宣传促销,扩大南昌旅游产品在海内外的影响,提高南昌旅游业的知名度。
(四)树立大旅游观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丰富南昌文化旅游的内涵。南昌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姓氏文化和名人文化,再配以具有鲜明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将对南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由于旅游业的关联性比较强,它的发展离不了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从景点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到旅游线路建设,从资金来源到智力支援,无论是文化氛围还是生活气息, 都不是单靠旅游部门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充分协作。[3]所以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树立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南昌要围绕发展大旅游,开发旅游大市场,兴办旅游大产业,建设旅游强市的战略构想,强化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宣传意识、环保意识等,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的原则,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资源大市发展成为旅游经济强市。
再次,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旅游产品过分单一已经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多样化,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消费水平的旅游者的需求已是当务之急。 根据南昌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可以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如南昌在发展文化观光旅游的同时,开发疗养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红色教育旅游、寻根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等。 打造独具特色的绳金塔夜市文化,形成南昌特色饮食一条街。
(五)开发生产南昌特色旅游商品,推出南昌旅游精品线路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购物中的重要一环, 需要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这是旅游购物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开发优质的旅游商品是宣传南昌旅游资源生动的广告牌。要组织专业人士研究、设计和生产具有南昌特色的旅游商品。 可以举办南昌旅游商品创意大赛等形式,设计、开发出南昌特色旅游商品,使旅游商品与南昌景区相协调。同时,注重旅游商品的多样性, 保持南昌地方特色, 生产出独具个性的旅游商品。
优化旅游线路, 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推出南昌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一是以市区滕王阁、八一馆、小平小道等为主的历史南昌旅游线;二是以梅岭、游船漫游赣江观南昌五桥、象湖等为主的山水南昌旅游线; 三是以万达旅游城为主的文化南昌旅游线。 可将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开发南昌二日游。既保证了各景点的经济效益,又发挥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把南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这篇文章做大做好。
(六)加强旅游景区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建设
首先,景区建设方面,要注意重点景区和一般景点建设相结合。 对滕王阁等重点景区要加大投资的力度, 加快滕王阁景区的改扩建, 做大滕王阁古玩城,在滕王阁景区推出新的演艺品牌节目《滕王阁千秋》,留客观看,拍摄滕王阁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在滕王阁展示,使其成为南昌的品牌产品,成为南昌旅游的亮点。开发建设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区,可以充实江西旅游的业态。在建设重点景区的同时,也要建设一般的景区,象万寿宫、秋水广场、傩文化广场等,挖掘出各个景点的特色,让他们成为南昌的旅游亮点,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 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旅游者,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同时重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景区建设方面还要注意开发和保护相结合。 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所以我们在景点建设和规划时要做到开发和保护相结合。[3]
其次, 景区建设还要注意旅游环境和街道的整治。 南昌在旅游环境和街道的整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在景区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与环境整治和管理相结合。在景区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整治旅游市场,强化旅游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推进旅游标准化的进程,健全旅游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升南昌旅游服务功能,努力满足不同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1] 万昱原.南昌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与开发策略[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3,(03).
[2] 赵建宇,郝庆明.承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3] 邓小兰,于正松.安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与战略选择[J].市场论坛,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