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

2013-08-01许从宝王小琴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分配

许从宝 王小琴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2012 年11 月8 日,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1]。

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内涵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具有深刻的内涵, 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提出该目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内涵

我国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十八大报告在提及该目标时,特别提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建立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因而其内涵不仅涵盖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总量的翻番, 还包括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合理布局带来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其次,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应该是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的翻番,实现共同富裕的翻番。一国居民收入有“城市”与“乡村”之别,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非常严重的国家而言, 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别。 因而我国的翻番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使贫困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 最终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最后,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目标应该是在政府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得到翻番。

2.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重要意义

2012 年, 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GDP 总量达到51.9 万亿元, 同比增长7.8%;政府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1.7 万亿元;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2]。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的表现是:收入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城乡和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行业(主要是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过高, 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长期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建立, 国民经济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而且,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现状还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国在十八大期间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是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效扩大内需,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二、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可能性与挑战

在“十二五”前两年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该目标翻番具有较大的可能性。 同时,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也为实现此目标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1.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可能性

(1)我国国民经济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2 年,我国的GDP 同比增长7.8%。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1 年,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7%。 虽然从2010 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缓慢下降,但是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经济经过长时间的腾飞后, 该国经济增速开始减慢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而且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如区域经济差异较大、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等原因,我国在未来十年保持中高速增长(6%-8%)的可能性依然较大(见表1)。 所以到2020 年,我国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比2010 年翻一番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表1 2003-2012年我国GDP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而且,国家统计局于2011 年12 月公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显示:2010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046 元(当年价),如果以2010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每年只需要增长7.2%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可以在2020 年实现翻番,达到20092 元。 2012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 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 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见表1)。 中国有很多省市在十二五规划中, 甚至提出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所以从总体上看,中国要在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番并不困难。

(2)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巨大

2012 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但是由于存在约1.5 亿“半城市化”人口(没有户籍,主要是农村转移人口), 我国的实际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 与主要发达国家实际城市化率普遍达到70%的水平相比,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具有很大的空间。即将出台的 《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确立了“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三个原则,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型城镇化一头牵着工业化,一头牵着农业现代化,它不仅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内需载体,也是带动中国一系列改革的“抓手”。

而且,虽然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1.98%,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数亿中国人民享受到了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福利。 可是无论是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和实质内容看,还是从工业本身的技术特征看,中国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空间巨大。因此,新型工业化不仅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而且也是最大的民生事业,是中国实现国富民强的基本途径。 所以,未来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两大动力, 是我国实现上述翻番目标的基本手段。

2.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所面临的挑战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因素是很多的, 其中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与居民收入分配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国民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众所周知, 一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该国国民经济有效增长的基础上, 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就没有国民收入的持续稳定提高。国家统计局网站2 月22 日发布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截止2012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5404 万人, 由此计算,2012 年中国人均GDP 达3.84 万元,折合约6100 美元,排名世界第84 位。 总体来看,中国依然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面临着国内和国际需求的持续萎靡不振。 2012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明显低于年初商务部制定的10%的目标,比上年低16.3 个百分点。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307 亿元, 比上年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比上年稍快0.5 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 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比上年快3.1 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说明在去年国内外有效需求没有出现明显增长的情况下,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的持续拉动。 目前中国国民经济尚未形成需求、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的良好局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在接下来近十年的时间里,如果中国未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那么到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2)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国家统计局今年首次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2008 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 之后逐步回落,2012 年基尼系数为0.474(见下图),表明当前国内居民贫富差距依然较大(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3 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0.3 到0.4 之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 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行业之间。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 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16648 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由1978 年为2.58 倍逐步上升到2012 年的3.1 倍。 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02:0.85:1,上升到2007 年的1.50:1.03:l,再进一步上升到2011 年的1.58:1.05:1[3],东部和中西部的居民收入差距被快速拉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1 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指出, 部分行业工资上涨过快,2011 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之比为3.03:1。电力、电信、金融、保险、 烟草等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 倍。

三、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基本措施

中国在实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目标时,应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基本措施。

1.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基本路径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关键在于内需驱动,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做大做强国民经济, 我国才有实现该翻番目标的基础条件。

具体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 要把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发展的立足点, 尽快建立内需拉动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形成由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三者协调拉动的良好格局,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发展,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夯实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由于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基础薄弱,所以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虽然我国早已成为世界工厂,但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技术,所以我国要切实培育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仅为44.6%, 而且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 所以我国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层次。

(2)确立社会公平理念,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备受关注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已出台近三个月,而且主要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工资支付条例》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有望年内出台,这些政策措施的内容透露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方式是“先易后难、 逐步推进”。 众所周知,一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是政府、企业、人民三方博弈的结果。 所以我国政府首先需确立社会公平理念,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认识到初次分配改革和再分配改革同等重要,分配条件的改革与分配过程的改革也同等重要。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难点在于如何理顺社会分配关系。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我们必须把提高“两个比重”和实现“两个同步”落到实处,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体的措施是通过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来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具体的措施是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4]。

2.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的配套措施

(1)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 所以我国政府应加快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对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未来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和完善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 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通过多种渠道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最终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应着手加快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适当提高当前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体现公平原则,让城乡居民都能够享有同等待遇的保障;其次,适当增加国家和企业在社会保障金中缴纳的份额, 提高城乡居民的保障水平,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其覆盖到所有劳动者; 最后, 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间的协调机制, 避免因衔接不紧密而造成制度间的漏洞,进而使需要救助的人能够享受全面、及时的帮助[5]。同时,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

农民增收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重中之重。所谓的“三农问题”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也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乡发展一体化, 即通过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创造就业岗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来。 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是土地, 所以在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过程中, 要以保障农民在改革中的财产权益为核心,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 组织化、 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 只有夯实了我国“三农”的发展基础,才能确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的稳步实现,才能使我们的“中国梦”更加踏实。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3] 刘祖春,邓艳芳.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

[4] 王志平.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目标”不能操之过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0.

[5] 顾建平,朱岩.日本国民收入倍增目标对我国分配改革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12,8.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分配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浅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