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馆》舞台灯光时空艺术创造
2013-07-31王建华
王建华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 100006)
作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话剧《茶馆》已历经几十年话剧舞台的辉煌。时至今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已演出《茶馆》600多场。它不仅是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更是北京人艺老一辈艺术家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艺术财富。今天的艺术家肩负着继承与发展的使命,也在不断创新求变,让《茶馆》这部经典话剧依然能与当代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茶馆》的舞台美术设计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形式与内容完全是典型的北京人艺风格。舞台上的一切都力求真实可信,模拟自然,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布景、道具、灯光都要达到现实主义风格的完美统一。
构思《茶馆》的灯光设计时,在确立以上舞美风格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茶馆》这部剧目几个独有特点:(1)三幕戏发生在三个不同年代;(2)三幕戏又有三个角度场景;(3)三个场景中都有“三张桌子”的重点表演区域;(4)“三张桌子”的三个表演区域里又需要三种亮度变化;(5)三幕戏都是发生在晴朗的白天。
根据以上几个时空环境因素以及不同场景需要,确立《茶馆》的灯光设计构思主导意图为:第一幕,色调较暖,台上气氛热烈;第二幕,色调明亮,偏冷的白光;第三幕,色调灰暗,强烈压抑感。三场光的不同艺术处理构成了剧情发展节奏的变化。从茶馆鼎盛时期到最后衰败的年代,灯光在创造舞台空间环境气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笔者从色光运用、白光处理和亮度对比三方面,谈谈在《茶馆》这部剧目演出中多年创作实践的体会。
1 第一幕:色光的运用
第一幕戏非常重要。拉开大幕,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茶馆热闹红火、高朋满座、生意兴隆的鼎盛时期。舞台上布满了茶桌,布景高大、宽敞且有大景深,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平面图和现场布光分别见图1和图2。
剧情时间正值初秋的早晨,为渲染出舞台空间形态的气氛,布光采取了两种深浅不同的橙色光为主色调。幕外浅橙色,幕内橙黄色。目的是区别演区光的人物造型和室外景物时空环境。演区用幕外两侧包厢聚光灯,其亮度保证了两组浅橙色光布满全台,又使暖色光与两侧的白光柔和进去加以饱和,以重点加强在舞台前部表演区的中桌和右桌两处重点人物戏,保证表演区域的色光更强、白光不平,布光更加立体、有层次感。
第一幕的舞台画面,在色光的运用中更多地侧重空间环境和时序流动的自然模拟。比如:利用色光的光影、明暗的对比,使其找到舞台空间形态的视觉可见物体并点缀其中。后区色光的运用除橙黄色柱光灯补充投射在表演区外,选用强光束灯具和使用不同灯位角度来完成环境气氛照明。如:两侧天桥回光灯发出的光束,代表橙色的秋季阳光强烈地照射在门窗及屋内;顶光(造型成像灯具)由高处向窗户投射进来,打在布景墙上形成橙色阳光光影;两侧流动灯具的橙色阳光光束,分别投射在门窗并透过柜台上的大茶壶形成光影。这一切都是模拟室外阳光自然照射在茶馆各个角落构成的不同光影效果,光源方向不但表达出时空环境,色光投射在静态的舞台布景道具上形成的光影,也巧妙地暗示了物的存在,完全服务于《茶馆》舞台实体布景的需要。
在舞台布景的中央进门处,除有流动着的进出人群,还有主要人物的先后出场亮相,所以此处的布光显得尤为重要。在布光用色技巧上,采用台口顶光(造型成像灯具)投射在门口处,以突出人物形象;用窗外流动灯具的强烈阳光直投在活动的人物身上,更显得有空间立体感。门上的竹帘用两束强白光从高处透过帘子投射在流动人群上;而门外的街道上则由灯光渡桥两侧的回光灯交叉投射出橙色的阳光。这样的布光安排,目的是使这一区域的空间形态更“鲜活起来”,在光、色、影构成的局部光区里,黄光与白光对比在前后交替中,每处灯位投射的光均反映出不同光色的层次,从各个角度集中在人物身上显得非常突出。
总之,第一幕色光的运用有极丰富的表现力,与剧情特定的舞台美术实景环境相互依存、相互组合,可谓画龙点睛,给观众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
2 第二幕:白光的处理
这幕戏的布光要亮。因为剧情的时间是在夏季上午,茶馆经过改良后要重新开张。与第一幕不同,景的角度有所变化,布景右侧向前移了许多(取消了第一幕的右侧墙),故表演区显得略小一些,而门口的布景结构没变,只是门窗上的窗纸换成了玻璃,原来“马五爷”坐的桌子处改为了仓库。平面图和现场布光分别见图3和图4。
由于剧情发生在白天,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透过门窗照射在屋里屋外,显得到处通透明亮。根据剧情需要,布光是这样处理的:整场光除窗外街面用暖色阳光点缀门口外,其他全部处理为白光。
首先,对舞台前部表演区的三张桌子,由幕外光及顶侧光、逆光分为三组白光,配合演员表演不停变化、交错布光,起到增强照明和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在白光的布光处理上,主要控制每个光区亮度、色温,尽量减少正面光照明,避免白光太亮造成舞台景物光过于平淡。在白光布光调整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力求达到层次分明,在不同的空间环境里,无论景物与演员身上都有光的立体感。如,三组桌子的布光都采用了三个灯位角度,每组由顶逆光、柱光及包厢光组成,且三处灯位的色温及亮度均有区别。一般掌握布光规律为:强、中、弱,力求达到层次分明的舞台透视关系。但如何调整组合,要看设计构思及剧中需要,这里简略不谈。
其次,第二幕的白光有别于其他两幕之处还在于正面窗户全部改用白光。同样的窗户,同样的光影位置,突然由橙黄色换成白色,显得反差很大,十分突出。这样的布光处理,除要表现舞台空间形态的时空变化,也与三个场景光的处理节奏需要有关,力求创造出寓意、夸张、渲染、强调、突出等出人意料和微妙的视觉效果。当然,窗户白光造成的室外日光反光的光色景象,也是与表演区白光偏冷的基调相互呼应、相互统一的。这样的处理结果,虽然是同一布景,却营造出了不一样的场上气氛,使观众感受到明显的视觉冲击与新鲜感。
在舞台灯光布光中,用好白光是比较难的。在《茶馆》中,对光、排光及演出中处理白光的方法非常重要,演出效果也很成功。
3 第三幕:亮度的对比
随着剧情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变迁,茶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兴旺,呈现一幅衰败没落的景象。过去的房子被改成了仓库,挤占去大部分空间,茶馆变得狭窄逼仄,屋内角落显得暗淡无光,整体气氛死气沉沉。
第三幕的布光有三个重要节奏变化,而且全部采用白光的亮度对比关系来处理,从灯光设计的专业角度看,这一幕是《茶馆》的“重头戏”。平面图见图5。
从开幕至结束,舞台气氛总体是很暗的。舞台前部三张桌子的表演区随着剧情发展不停地变换光的亮度对比,使其有层次感,避免光散不集中。而左侧的小圆桌始终很暗,可忽略不计,目的是烘托中桌及右桌亮度对比。整场演区光的起伏节奏为:从暗到亮,再从亮到暗。在表演过程中,无论灯光如何变化,针对不同角度的白光,光区的局部亮度始终控制在较弱的色温饱和状态,对比流动着的景物和人物等受光体产生的立体感,达到了层次分明,使视觉效果更加丰富饱满。
在第三幕的布光处理上,根据时空环境的真实性与舞台美术的审美要求,不变的唯有室外空间形态中橙色阳光带给老茶馆屋顶及门口处的强烈阳光。它不但与前一幕白色窗户形成极度反差,更与舞台前部表演区昏暗的气氛有着强烈的亮度对比。采用这样的动与静、亮与暗、冷与暖的布光对比处理,为的是创造更能烘托这幕戏的舞台气氛。
表演区布光做如下处理:开幕时,茶馆还未开张,门外还挂着没卸下的门板。屋内很暗,几乎看不到老掌柜坐在舞台左侧的椅子上睡觉。出现在观众眼前的,只有一缕屋外的阳光透过门上挂的珠帘,照射在门口的地上。见图6。表演区布光只使用了大幕内台口顶光及柱光的几只灯具,分别投向从门口一直延伸到桌子后面有限的区域。在这一光区中,要营造出门口明亮并过渡延伸到前区渐暗的光影对比。此处模拟了自然环境光的形成,亮处是外面阳光的反射,而暗处是门板挡住了光。这里强调一点,调控掌握好白光的亮度及色温至关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明与暗的照度对比。当大幕拉开,观众的视觉都集中在这一光区环境中,而这时是没有人注意到“老掌柜”的存在的。
随着剧情发展,“老掌柜”让人摘下门板,场上的光随之亮起,寓意外面的阳光照射进来。见图7。由于整场戏主要集中在中桌和右桌,为烘托出舞台上的昏暗气氛,需要将光有效地集中在人物造型上。布光时主要选用顶逆光、侧柱光,包厢光分为不同亮度的两组(不用面光),交替使用,呈现出亮度对比。而左侧的小圆桌处随着亮起的屋内光,只使用顶光的一只灯具发出的微弱灯光进行点缀, “冷处理”成一个从始至终的暗角。总之,这幕戏的灯光处理是动态的,它不但利用白光中的色温区别不断地转换,还要制造出光与影的暗示作用。综合这样的布光技巧,最终把握好亮度的对比关系,才能使第三幕始终保持着压抑的舞台气氛。
接近尾声时,“三个老头”的戏是重点。揭示剧目的主题思想、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及塑造人物鲜明形象,构成了此时的戏剧空间环境。场上的灯光在有限的空间形态中,全部集中到三个人物、中桌和右桌区域。见图8。屋内光几乎看不到光影,光在原有的亮度对比中,渐渐地在动与静的空间环境中“收”在三人身上。此时,在光区亮度对比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光影也蕴含在光的亮度对比中。这样的布光结果,所表达的是一种光的寓意、光的语言,充分揭示出三个老人充满生死矛盾的复杂心理。
全剧的结尾,王掌柜走投无路,选择上吊结束生命。随着王掌柜下场,屋内光全部转暗,展现给观众的只有贯穿始终的窗外的暖色阳光。最后的布光处理,根据剧情需要,营造出舞台的明显亮度反差,预示着旧时代的灭亡和中国即将迎来的新时代。
《茶馆》在创造鲜明的舞台形象、烘托舞台气氛和营造舞台时空环境过程中,始终体现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审美要求,上演几十年来历久不衰。它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戏剧时空创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艺术规律,在舞台灯光创作领域称得上是一部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