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探究
2013-07-30马军红
马军红
(西安外事学院,710077)
0 引言
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就是教育信息化,其中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具体体现。教育发展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与研究方向。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各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张,先前的管理手段、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落后。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迫切需要尽快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及校务的管理效率,帮助学校打造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竞争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信息数字化平台建设是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从推动教育的整体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于高校教育的特点,研究讨论了建设和实现校园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方法与关键技术。
1 校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当前的主要问题与突破点
通过调查目前国内外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现状,研究了现有教育体系的特点,从中找出开展民办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问题与突破点。
如今国内外院校已经将教育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工程。各个高校包括中小学都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建设机构,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主要有:
(1)信息孤岛:各应用系统自成体系、孤立运行。主要是由于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交换信息、共享数据的问题,各个系统开发时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可能架构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之上;
(2)功能重复:在现有的各应用系统中,许多功能和数据信息有相互交叉,甚至重复的地方。如“员工信息管理”,多个子系统都需要使用到,却必须单独重复管理与维护;
(3)扩展升级困难:由于是独立分开设计,各个应用系统没能合理的规划,系统无法整合和扩充,造成升级困难。
另一方面,各个院校均具有特有的体系和管理方式,需要建设一套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才能更好的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1.2 校园信息化数字服务平台的建设重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各院校的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通常具有一定的基础应用,例如校园网平台,学生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等。因此在目前校园信息化数字服务平台的建设重点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已有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协调。具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的服务平台框架:数字化的办公和管理平台、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环境、数字化的教学科研氛围和数字化的服务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1)基础设施层
(2)信息数字化服务系统基础平台
(3)应用系统层
(4)信息服务层:
(5)信息安全体系
(6)各种标准与管理保障体系
校园信息化数字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整个校园工作与学习的各个方面与细节。实现这个平台,需要建立起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集成解决方案,新建和升级满足各部门管理需要的各类应用系统,在促进数据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的同时应防范各种安全隐患。
2 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2.1 数字校园
校园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一个数字校园。数字校园是指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打造高校师生间的信息互动平台,实现校内信息的及时传递,辅助高校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
教务处:学校通知类、考试安排、课程安排、成绩查询;
学工处:学生会、社团活动及通知类,辅导员通知,公告栏,寻物启示,辅导员通知;
图书馆:图书到期提醒;
一卡通提醒服务:交易提醒、余额提醒、余额不足提醒、转帐提醒;
新手入学:高校新生入学的相关通知,短信、彩信方式告知新生:报到流程、办哪些手续、在哪里办;下发电子示意地图等。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学校的基本要求进行扩充和删减。
2.2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组成与框架结构
校园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网络服务系统建设、网络应用支持系统开发、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等几部分。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网络以及工作在这些网络之上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系统等。基本网络服务包括最常用的Internet 服务和实现上层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服务(如目录服务、域名服务、认证系统等),它是衡量网络系统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应用支持系统是校园信息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网上教学系统等。信息服务系统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获取各种应用系统的服务。
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1 校园信息化基本结构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校园的数字化建设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建立完善的网络平台、支撑平台。
(2)各部门使用的业务流程不同,根据需要来建设(图书馆管理、邮件系统、财务系统、OA 系统、教务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等)
(3)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各个子系统分层进行接口的建立。由于各系统若独立运行,通过拷贝数据、或业务系统直接建立接口,造成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实时性无法保证,另外师生进入不同的系统要记多个用户名与密码,因此可以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使得数据操作简单化,管理更新实时化。
(4)院校建成校园一卡通。可以进一步添加社区服务,电子商务,校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2.3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步骤与核心模块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前期基础建设、中期功能扩充、后期维护完善几个时期,其中的数据管理是关键问题,需要对核心级数据进行业务规范制定,对字典级数据进行数据约束制定。其建设的基本步骤如下:
(1)通过教育主题数据库系统,对数据标准进行描述,形成元数据;
(2)元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加载,通过数据交换引擎进行数据抽取转换,形成实体的主题数据库;
(3)数据也可以通过资源目录系统里自定义表单录入;
(4)主题数据库由教育主题数据库系统创建、管理,并组织成多维度主题数据视图;
(5)分级的目录视图里面存放由实体数据构成的元数据集;
(6)资源目录系统可以发布、管理基于主题数据库的WebServices。
在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院校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是其核心,功能模块应包含:校园的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OA)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化学习系统、招生管理系统等。根据学校具体的需求,每个模块的功能能够进行个性化设计,进行裁剪和组合,即能够定制开发,完成相应流程业务处理功能。另外还可以广泛推广校园一卡通,以一卡通贯穿学校生活,实现学校的信息化发展。
3 信息化数字平台建设的后期工作
信息化数字平台建设的后期工作主要是对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包括硬件设备维护、系统调试、平台维护、日常业务管理、新需求开发等。在整个平台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系统平台能有持久的生命力,需要结合当前的先进性、未来的可扩展性与实现的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后期通常还需要对相关使用人员的进行培训,包括各个子系统的维护人员、教职工等使用人员。这些是平台顺利运行,产生效用的关键,需要合理的安排和进行。总之,实现这个平台,需要建立起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集成解决方案,新建和升级满足各部门管理需要的各类应用系统,在促进数据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的同时应防范各种安全隐患。
2012年3月30 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因此,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与难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能对现有的不足之处做出改进,使得各院校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已有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协调,并对今后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借鉴。
[1] 任凤琴.云计算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应用探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9.
[2] 吴敏.面向数字化校园的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5
[3] 胡维治.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设想及其对学校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