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探究、情景、实验三者不可或缺

2013-07-29李菊善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生活情境

李菊善

摘 要:初中化学要教给学生什么?是知识、方法、观念?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从灌输到探究、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同时打开多种感官之门,学生从中收获到的才是“殷实”的、“饱满”的,才能成为知识库中长久保留的知识。

关键词:探究活动;生活情境;实验操作

近年来,在初中化学中,一些新的有趣的话题渐渐被人们所关注:学生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哪些社会、生活问题是与化学密切相关的?化学要教给学生什么?是知识、方法、观念?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新课标出台之后,教师思维中出现的新的“拐弯”,新的“索引”,以期取得新的突破。理念在静悄悄地变化,自然,落实到行动中,不少化学老师已经在教改的路上渐行渐远。

一、从灌输到探究——学习方式更為灵活

“禁止灌输,保持争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这句话是德国政治教育家博斯巴赫于1976年说的,时隔三十多年仍不过时。的确,学生都不喜欢机械呆板的灌输。特别是初中化学课程操作性强,实践性强,这样的课程一旦禁锢在单一、机械、支配、限制的纯技能灌输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必将消失殆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所谓“有更多的机会”说明教学应当将重心放在“探究”而不是“灌输”上。

比如:在学习金属锈蚀时,不妨设计如下片断:在切过咸菜的菜刀同一面上选相近的3处进行下列实验:一处用湿棉球润湿;另一处用干布擦干;第三处用干布擦干后,涂上一层植物油。放置一昼夜,观察菜刀3处表面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还比如:一教师在教学有关溶液的内容时,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1)问题:冬天,寒风凛冽,街道上的冰会影响车辆行驶。有人在路面上撒盐,你能解释是为什么?

(2)探究:在100mL的烧杯内放进一些碎冰,测量温度;然后加入少量食盐并搅匀,测量温度。

学生经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加入少量盐能使冰点降低,固此,有人在路面上撒盐的原因自然“呼之欲出”。教师应该经常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教师的责任在于鼓励、唤醒,在于经常性地点燃学生的探究之火。而真正的“点燃”不在于课堂上的“千呼万唤”,而在于构建一种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情境。

二、从课堂到课外——生活情景密不可分

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化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对人类解决当今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标准》指出:“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的确,如果学而无用,如果学习与生活没有“深情拥抱”,学生的兴趣怎能如长明之火不灭呢?聪慧的教师不仅仅是待在教室,不仅仅是低头“耕耘”,而是抬头看路,把学生引领到广袤的现实生活之中。因为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更因为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学到的化学知识更加刻骨铭心。“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一个二级主题中列出建议选择的内容,

如“服装干洗”、“制造自来水管材料的变迁”、“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西气东输工程”、“富营养化污染与禁用含磷洗衣粉”等,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增强应用化学的意识。例如:在家中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洗去,正确使用干电池和充电电池,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还可以在不锈钢餐具、食品中的乳化剂、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等方面都大胆一试。这样的活动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了,思维灵活了,眼界开阔了,何乐而不为呢?

三、从理论到实践——实验操作不可或缺

“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化学?首先,需要有趣的化学。不可否认,离开了动手实验的化学,还有趣吗?在这个意义上,初中化学中的实验不可或缺。

一些教师主张应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或研究性实验,这是一条不错的路子。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研究性实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还有一些教师在实验趣味性方面进行改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燃烧条件的探索”、“粉尘爆炸”、“金属熔化温度的比较”、“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等,并通过这些有趣味性的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之所以趣味十足,就在于那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学生亦然。只有全身心的动心、动口、动手,同时打开多种感官之门,学生从中收获到的才是“殷实”的,“饱满的”,才能成为知识库中长久保留的知识。

(作者单位 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生活情境
浅谈如何实现高中化学创新教学
解放幼儿的眼睛、解放幼儿的手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略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