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对初次人工流产患者的影响
2013-07-26高思民梁玲岸韦玉娟黄运清邓英莲卢锦红
高思民 梁玲岸 韦玉娟 黄运清 邓英莲 卢锦红
高思民: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避孕失败的早期妊娠补救措施有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种方法终止妊娠,统称人工流产[1],通常选择手术流产。初次人工流产者由于对手术安全性缺乏正确认知,害怕躯体疼痛等而处在高度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中。治疗性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以沟通为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解决患者现存的主要问题,选择时机,有目的、有原则、分层次地进行针对性的沟通[2],是一般性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治疗性沟通不是孤立存在或应用的,它与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构成治疗性沟通系统三要素[2]。本研究旨在探索治疗性沟通对初次人工流产患者术前的焦虑、生命体征、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人工流产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优化手术应对途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7月来我院门诊要求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初次人工流产者202 例,平均年龄23.7 岁。妊娠5~8 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1 例。全部病例符合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适应证,即无生殖道急性炎症、各种急性传染病,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妊娠剧吐酸中毒尚未纠正、术前相隔4 h 两次体温均在37.5℃以上者等禁忌证[1]。两组患者年龄、文化背景、婚姻状况经同质性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表。(2)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该量表由40 个题目组成,第1~20 题为状态焦虑分量表,其中半数为描述负性情绪的条目,半数为描述正性情绪条目。第21~40 题为特质焦虑分量表,其中11 项为描述负性情绪条目,9 项为描述正性情绪条目。分值范围20~80 分。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3]。STAI 每一项进行1~4 级评分。1 为完全没有,2 为有些,3 为中等程度,4 为非常明显;凡正性情绪项目均为反序计分。(3)型号HEM-6050 OMRON 血压计,测量时做到定血压计、定部位、定体位。(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尺,即采用0~10 cm标尺,分为10 个等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前先向受术者解释使用方法,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的标尺所处的位置。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手术室环境介绍、护理操作时的解释与沟通、患者及家属提问时的答疑等。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进行治疗性沟通,具体如下:
1.2.2.1 治疗性沟通的原则 护患双方以患者为中心,围绕与健康有关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沟通。针对引起人工流产患者焦虑的原因,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社会支持,使其接受事实、做自我调整,稳定情绪,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手术。
1.2.2.2 治疗性沟通的实施 力求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良好护患关系贯穿治疗性沟通系统全过程。在待手术区,研究人员以交际性沟通为主接待患者,主动介绍自己,了解其基本情况,礼貌称呼患者,热情周到地介绍手术区域环境,手术医师及护士,初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彼此间产生信任感,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沟通真实性[3]。然后患者到宣教室在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下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在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后,接着以评估性沟通为主,以患者为中心,鼓励其交谈。研究人员多采用开放式提问,一次只提一个简单明确的问题,向患者了解自发现妊娠之日到术前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对现存的家庭社会关系的看法,对预后的期望,询问患者此刻的感受等,当其表达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时,进一步追问导致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
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后,采用以治疗性沟通为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以沟通引导患者进行身心全面调整,如接受现实、积极应对、情绪调适、症状管理[4]。(1)健康教育。向其讲述女性生殖器官结构-受孕原理,满足患者对生理知识的渴求,介绍人工流产全过程,使患者正确认识怀孕与流产,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指导合理避孕方法,强调避孕的重要性。(2)进行呼吸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平躺于床垫上,两手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嘱其放松肌肉,分别检查双上肢、双下肢肌张力,判断肌肉放松与否。嘱其眼睛注视前方一定点,跟随研究人员口令:呼1-2-3、吸1-2-3 形式进行缓慢呼吸放松训练,并感受到全身肌肉自然放松和适当宁静的感觉。反复指导3~5 次,直到患者能自觉运用为止[5]。(3)呼吸放松训练后,研究人员进行简单的小结,核实问题的准确性,询问患者沟通后感受,预祝其手术顺利。
1.3 资料收集 对符合研究标准患者,征得入组同意后,向其说明研究目的、方法,采用统一指导语讲解填表方法。研究人员对所有入组患者进入待手术区域后10 min 内、术前5 min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干预前、干预后、手术后)三个时点完成3次STAI 评分问卷调查,前两个时点血压的测量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for Windows 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组内不同时点STAI 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STAI 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STAI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STAI 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手术后对照组101 47.37 ±7.64 44.77 ±7.09 36.71 ±5.98干预组101 49.23 ±7.74 42.49 ±5.68 35.69 ±5.69
表1 可见,两组患者干预前STAI 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ST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差值比较(mmHg,)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差值比较(mmHg,)
注:血压差值计算(差值=干预后-干预前)
组别 例数 收缩压差值 舒张压差值干预组101 9.36 ±4.94 6.92 ±2.98对照组 101 13.22 ±5.37 7.08 ±3.01 t 值5.3165 0.3769 P 值<0.001 0.7042
由表2 可知,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的收缩压变化幅度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舒张压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对照组101 4.86 ±2.04干预组 101 3.29 ±1.48 t′值6.2604 P 值<0.05
3 讨 论
初次人工流产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而产生消极评价,导致紧张、焦虑的应激心理反应。过度心理应激会引起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表1 显示,干预组术前5 min 时点的STAI 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2 可见,干预组收缩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研究人员通过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身心健康干预能缓解患者对手术这个应激源引起的焦虑、恐惧心理,能帮助患者正确应对手术。
术中对宫颈扩张、牵拉和子宫强烈收缩引起患者疼痛,这种疼痛不仅与患者生理上的变化有关,而且与经验、情绪、认识等心理因素有关。由于干预组患者术前从医务人员处得到更多的信息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了患者自身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控制力,积极应对,降低焦虑评分。表3 显示,在接受手术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术前焦虑情绪可引起患者的痛阈下降,加重术后疼痛感受。
通过对初次人工流产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手段,使她们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手术过程,配合手术,也获取相关人流术后饮食、注意事项、合理避孕等健康教育知识,作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关爱人流术后人群,与目前国际倡导的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示范医院建设接轨,符合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切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综上所述,治疗性沟通比一般性沟通更能缓解和降低初次人工流产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在手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沟通交流以及应对指导,满足患者获取信息需求,可以提高患者应对疾病及治疗后康复的认识程度,优化应对手术途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5-316.
[2]王维利主编.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5-316.
[3]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05-209.
[4]Fallowfield LJ.Treatment decision- making in breast cancer:the patient-doctor relationship[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8,112(1):5-13.
[5]Loprinzi CL,Wolf SL,Barton DL,et al.Symptom management in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Lancet Oncol,2008,9(10):99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