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脚跑、用心量”——一名80后“三农”记者的采写理念

2013-07-25文/王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河北花生玉米

□ 文/王 昆

2008年7月,我从农业院校毕业,进入新华社河北分社从事农村和农业报道。搞“三农”报道已近五年,因长期深入农村调研,与农民同吃同住,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用自己的心体会农村的变化、农民的心声,可以说,这几年的成长,对于我个人而言弥足珍贵。

农民的疾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写在稿中

作为农业大省,河北拥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花生、苹果等丰富的农作物。2009年9月,河北持续阴雨天气,部分农作物受天气影响,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当我前往河北衡水、邯郸等地采访时发现,花生在这场阴雨中损失惨重,在邯郸大名县的乡间马路上,随处可见烂掉的花生秧。

一场大雨就能让花生出现这样的损失,有点蹊跷。结合农学的背景知识,我找到当地熟识的农民。

据他们介绍,由于花生良种价格高,他们为规避经济风险一直沿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老化种子,是花生减产、降质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采写了稿件《河北:多种因素致花生质、量双降》,受到国务院领导重视,要求农业部将花生纳入良种补贴,鼓励农民采用良种,避免再次出现花生品种落后产生的伤农现象。

2010年春节前夕,河北遭遇了一场罕见大雪,一些蔬菜大棚被压垮,农民血本无归,无法及时组织生产。

我踏着皑皑白雪,冒着凛冽寒风,赶赴受灾较重的河北鹿泉县。在当地菜农的指引下,我钻进已经压塌的大棚,看到一些即将上市的黄瓜苗都被冻死了。

村民们反映:“当时雪下的实在太大,根本来不及清理。大棚里的菜原本想赶在春节前上市,能够卖个好价钱,这下可全完了。保险公司只针对小麦、玉米设立险种,没有涉及蔬菜的保险业务,真不知以后生活该怎么过。”

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我专门走访一些县市的保险公司、农业技术部门,详细了解给蔬菜上保险的困难和解决办法,采写稿件《恢复生产缺资金 保险防灾需完善》,为政府保障菜农利益、稳定“菜篮子”提供参考,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各地的保险公司纷纷因地制宜设立了蔬菜保险。

朴实的现场呈现出真实农村

现在的农民和过去不同,经过农业大发展的磨砺,逐步转变了传统思想,能够积极主动去寻求市场需求,并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但在市场化浪潮中地位仍处于弱势。

2011年9月,一些淀粉、饲料等玉米深加工企业原料吃紧,开始提前收购新玉米。不少粮食中间商趁玉米大量上市准备囤积待价而沽,在田间地头展开粮食争夺战。

我驱车沿308国道驶入赵县境内时看到,田间地头正在上演这场“争夺战”。

赵县西章乡百户庄村村民赵双玉种了16亩玉米,一亩地粗略估算能达到1000多斤。我见到他时,他正把收获的玉米搬上三轮车,准备拉回家晾晒。

赵双玉告诉我,他一般会把玉米卖给入村的小贩,如果单独交给粮站,不但得自己去送玉米,还会被压价,不如交给小贩方便、划算。

正在交谈时,一辆满载湿玉米的农用三轮车从身边驶过,村民刘彬清指着远去的三轮车说:“玉米比较抢手,村民们没打算囤积,价格合适就卖了。现在有很多来地里抢收的小贩,直接收湿着没脱粒的玉米棒子,好多村民急等着用钱就先卖了,每斤湿玉米棒子0.44元,粮贩自己晒两个来月,干了再高价卖给加工企业。”

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使农民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分得一杯羹。他们因无法掌握市场信息,致使一些利润流入了中间商腰包,辛勤劳动并未获得相应的回报。

然而,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农民售粮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由新粮上市集中销售向常年均衡销售转变,由送往粮站销售向田间地头销售、农户家中销售转变,由一次性销售向分期、分批销售转变。

▲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补贴农民购置农机具。但记者在河北保定采访时发现,部分农机管理部门官员利用国家惠农政策干起了坑农害农的勾当。图为王昆(右)就此到河北省定州市检察院采访。

我曾在河北永年县中储粮直属库看到,该库的小麦收购量已由2010年的日均千吨下降到日均百吨。负责人尚云平表示,“农民惜售情况较重,粮食购销市场收购主体较多,农民选择空间较多,基本上属于择机择价销售。”

不同规模的农户售粮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规模户对粮价的心理预期比较高。一些种粮大户纷纷认为粮食后市价格会有上涨趋势,他们存粮待涨、择机而售,期望从中获得更高收益。

看到这些,《河北小麦玉米“价格倒挂”部分农民弃种小麦》《河北粮贩看涨玉米行情局部出现抢购现象》《河北部分主产区农民售粮行为生变可能加剧粮食市场波动》等一系列稿件出炉,用鲜活事实,反映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摸爬滚打。

成为农民声音的“传话筒”

与农民交朋友,和他们谈心,尽心尽力帮农民解忧。当农民遇到不公正时,用手中的笔为农民伸张正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五年来我跑农村口的经历与感受。

在采访中,部分农民朋友向我反映,购买农机拿不到相应补贴,不得不找关系“走后门”,否则很难买到。这正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此后,我便对这一话题时时留心关注。

2010年7月以来,保定市检察院开展了打击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活动,保定先后有10多个县市的农机主管负责人,因牵扯贪污私分补贴款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在进一步采访中得知,涉嫌行贿的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农机企业,其负责人是人大代表,曾面对检察人员的询问置之不理,采访阻力非常大。

我通过日常采访积累的社会关系资源寻找突破口,最终采访到企业负责人,掌握了农机补贴政策中存在的漏洞,以及企业不得不向政府官员行贿的苦衷,搞清了农机补贴过程中的真实内幕,采写了“新华视点:《谁在干坑农害农的勾当》”。

稿件立刻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要求财政部加强对地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最高检察院与农业部、财政部召开会议共同打击涉农领域职务犯罪。

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记者责无旁贷,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方针,直奔第一现场,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河北花生玉米
掏花生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最饱满的玉米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