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笨功夫,用真感情”——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潜伏”局长》一文的采写谈起

2013-07-25文/胡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陈家好人

□ 文/胡 俭

走基层,跨省招工行程2500公里,偶然发现“潜伏局长”典型

2011年初,“节后用工荒”席卷全国,扬州许多企业面临开工不足的难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民生热点和新闻焦点。作为跑口记者,我得知扬州市人社局组织用人单位春节后开展跨省大招工,便主动联系,随同前行。

跨省大招工的路线,主要向北行进,分别是安徽、山西、河南、山东等几个劳务输出大省。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艰险:汽车爆胎,差点翻到山沟里;正月初饭店不开门,一路上受冻挨饿。跨省招工行程5000里,最终带回了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缓解了扬州用工荒。我采用行进式报道,发回了大量动态稿件,用许多生动的小故事,记录了用人单位与务工人员所急所盼。

春节刚过,记者带头脱年气,主动走基层,关注大民生话题,受到了报社表扬,应当说,报道任务可以画个句号了,但我仍然心有不甘,就因为没有抓到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好新闻。于是做了一个有心人,回访一家家企业,采访外来民工的生活工作情况。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2011年3月7日中午,一批来自云南曲靖的农民工来扬州宝亿制鞋厂报到,陪同他们来的,是当地负责劳务输出的陈家顺副局长。陈家顺在欢迎仪式上透露:前一年的春天,他曾经在宝亿制鞋厂隐去官职打工一个月,发现扬州的用工环境不错,才决定带大家来这里打工。

就业局长“潜伏”打工,为的啥呢?这个社会新闻故事多么吸引人啊!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随即展开采访,揭开局长“潜伏”打工背后的悬疑。原来,当地农民很少走出大山,生活环境的改变、民风民俗的差异,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很难适应企业试用期。企业对员工离职颇有怨言,认为劳务输出干部没有尽到安抚员工的责任;老家的员工则认为干部把企业待遇宣传过了头,没尽心帮他们找工作。为此,陈家顺承受着双重压力,一个老乡离职回家,会给老家劳务输出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陈家顺看来,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亲身体验务工环境,他和乡亲们都放心。

回头一想,发现“潜伏局长”线索,看似偶然,实际上酝有必然。

这是因为,云南省曲靖市2007年在浙江义乌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陈家顺出任站长。陈家顺工作单位在云南曲靖,工作地点却在浙江义乌,而江苏扬州是他新联系开辟的劳务基地。此前,他来扬州仅仅两次,这次却因一篇报道“一举成名”。

以明察暗访的方式,为家乡农民工体验和打探务工环境,这事对陈家顺来说,并非头一回。那些在浙江等地“潜伏打工”经历,都是在我们报道之后,其他媒体不断挖掘出来的“猛料”。

改文风,参与报道凡人善举200多个,苦练抓故事讲故事本领

发现“潜伏局长”线索后,都知道这是个难得一遇的好题材,要报道好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虽然对陈家顺的采访时间不长,他当晚就匆匆赶往义乌,但有几个细节,令人难忘。中午,他谢绝企业宴请,自费邀请几位老乡吃顿团圆饭,拜托老员工照顾好新员工,还帮助两个农民工子女解决入托问题,才放心离开扬州。通过对工友的深入采访,笔者掌握了陈家顺心系乡亲的许多细节故事。

还原塑造“潜伏局长”这个典型,该采用怎样的体裁?是长篇通讯、系列报道,还是现场新闻、或者新闻故事?是从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入手,还是从破解用工荒落笔,或是从和谐劳资关系切入?编委会反复商量决定,改变文风,回归新闻本位,紧扣“就业局长潜伏打工”这一核心新闻事实。最终,我们放弃洋洋洒洒的大通讯表达形式,只采用“消息+图片+评论”的形式来呈现,凸显新闻性、故事性。

《“潜伏”局长》这一报道,没有占头版、版面篇幅也不大,但影响却不小,这就是改文风、写短文、讲故事的魅力。

导语部分,是“欢迎新员工典礼”的新闻现场,陈家顺副局长登台自我介绍,“去年我曾在宝亿制鞋厂打工一个月”,直接引语点题,不露声色地交待了“潜伏局长”这个“新闻眼”,为全文埋下“故事包袱”,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消息主体部分,闪回到一年前,介绍陈家顺来此“潜伏打工”的缘由、经历和结果,记述中,笔法灵活、语言朴实,符合农民工以及局长的人物身份。同时用事实和数据,介绍“潜伏打工”所取得的“双重效果”:曲靖被列为扬州第58个外省劳务基地,扬州企业没有出现“用工荒”。

结尾部分,扬州人社局负责人感佩陈家顺,直接引语提炼主题:陈家顺“‘潜伏’打工的特殊经历,是对扬州务工环境的最好宣传”。言外之意,企业注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是破解“用工荒”的良方秘籍,在全国“节后用工荒”的大社会背景下,给人启迪和警醒。

□ 2010年7月5日,本文作者胡俭策划公益活动,带领四个盲童逛世博。(作者供图)

以读者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文化标志。早在2010年初,《扬州日报》响亮提出,传统党报不仅是一张“宣传纸”,还要是一张为读者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新闻纸”,更要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纸”,要求记者“写故事、换视角、变文风”。

怎样讲好新闻故事,对照国内一流媒体,我们展开比较式学习、练习。近年来,《扬州日报》先后报道了近500个凡人善举,在日积月累的“练兵”中,逐渐掌握了开启读者心扉的“钥匙”。

转作风,组建一支“好人义工总队”,与群众交朋友,当百姓记者

“潜伏局长”报道获得成功,中国新闻奖的奖杯上刻着作者的姓名,背后不仅凝聚着一个团队的智慧,也凝聚着一个新闻人的百姓情怀。

2011年,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我拿了5个奖项:一等奖作品,除了《“潜伏”局长》,还有新闻故事《“捡”同事800元,让她纠结17年》;二等奖作品是《一笔迟还的良心债》和《扬州网友热捧保姆日记》;三等奖是《“扬州好人”策划宣传报道》。从获奖作品题目就能看出,报道对象都是老百姓。

那么,这些鲜活的独家的新闻线索哪里来的?

“下笨功夫,用真感情”,这就是写好新闻的捷径。我从事民生新闻报道工作10年有余,可以讲,扬州城区的所有街道和社区,几千个楼栋都留下了足迹。奔跑的激情哪里来?如何战胜职业疲劳感?因为热爱新闻、热爱生活,因为对自己报道的对象有感情。

近三年来,央视“道德观察”栏目曾经九下扬州访好人,20多个凡人善举典型走上央视,其中20多位“扬州好人”成为“中国好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物典型,我参与了挖掘塑造。《扬州日报》报道的凡人善举,为什么能够打动央视?就因为好人典型的故事讲得真、讲得好,能够打动人,激发观众的道德共鸣。2012年第四季度,我先后推荐和陪同四位“扬州好人”前往央视“向幸福出发”录节目、侃幸福,其中“扛煤气罐助学”的农民工颜展红,光荣当选央视“十大温暖中国人物”。

身为记者,看到自己发掘报道的对象被读者认可、被社会颂扬,看到自己报道塑造的典型上央视、受表彰,幸福感油然而生。我还利用工作之便,动员被报道的扬州好人群体组成“扬州好人义工总队”,倡导好人抱团行善,聚拢好人道德之光。许多报道对象不仅成为好朋友,也成为“志愿者”,他们拥有广泛社会影响,还提供源源不断的好线索。

写好稿、行好事、做好人。作为好人义工总队队长,我2012年还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记者文风一变、作风一变,深入基层、身在基层,朋友多了、新闻多了,快乐多了,成就也多了。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陈家好人
好人就在身边
PbI2/Pb5S2I6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Porous AlN films grown on C-face SiC by 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西游新记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