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乐观,一样雄心
2013-07-25刘小勇
4月19日下午,在上海国际车展论坛的讲台上,国内四大汽车集团的老总很难得地坐到了一起,他们是:东风集团总经理朱福寿,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他们所代表的企业,两个是央企,两个是地方企业。这四个企业的总部,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南方、西部和中部。这四位老总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各自所代表的不同的企业背景让论坛充满了韵味。
朱福寿,从表情到讲话内容都透着平实。他描绘的东风是这样的:到2016年自主品牌达到300万辆,向世界不仅输出产品,还有技术。他提出要建设“三个东风”的宏伟蓝图,即百年东风、国际化东风和自主的东风。
徐留平,帅气的外表加上自如的手势,透出一股洒脱。他认为,一个世界级汽车企业的门槛,应该是自主品牌产品达到400万辆以上,长安在2020年能够达到这个目标。而且他相信,在中国这样规模的企业不会只有两三家,至少有五六家甚至更多。
徐和谊,语速最慢但铿锵有力,沉稳之风尽显。他用三句话描绘了中国汽车在世界上的定位:全球资源的整合者、世界汽车产业的有力竞争者、终极目标是成为潮流领导者。他认为,北汽自主品牌的增长目前已接近行业的平均水平,然后会超越,像北汽这样的国有大集团肯定会成为中国汽车的顶梁柱。
曾庆洪,目光和言语都透着犀利和敏锐。他认为,对广汽来讲,合资是基础,自主是方向。广汽在资本、技术和人才方面已经全球化了,要继续努力的是市场的全球化。在战术层面,他重点介绍了广汽正在实践的合作模式创新和生产模式创新。他说,销售模式的整合创新可以为经销商和用户带来极大的利益和方便,而广汽的生产模式创新在两年内就能出成果,其革命性意义也许相当于精益生产方式。
尽管四位老总对内心乐观情绪的表达各不相同,但表现出来的雄心和梦想几乎是一样的:坚持自主,坚持创新,直面全球化竞争,成为世界级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老总们这样一致的雄心壮志一旦变成千千万万汽车从业人员的实际行动,中国汽车的顶梁柱一定能够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