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诉求的高职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刍议
2013-07-24徐艟
徐 艟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3)
高职学生由于进校时的分数偏低,理论知识环节比较薄弱。如何取长补短,让这些应试教育下的弱势群体可以找到自信,这是摆在高职教师面前的一个富有挑战的问题。毕竟学生们也希望通过3年的学习,实现其素质转变,而当前的教育环境往往让很多人产生误区,总是认为这些学生输在了起跑线,总是认为他们的能力素质不如本科生,殊不知高考选拨的机制本身就有弊端,可以通过这个独木桥的不一定4年后可以成才,相反没有通过的并不见得就低人一等。高职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在能力、悟性、思维等各方面并不输于本科的职校生,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他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广泛征求他们意见,并可以做出充分调查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的培养路径是我们研究的目标。本文从高职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方面提出以下几条途径以供探讨。
一、细致入微调查,获得真实学生诉求
要掌握学生的真实诉求就应该真诚和学生沟通。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询问学生,也不适合在众多学生面前直接问询调查,这样很多学生不敢也不太希望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毕竟学生还是希望自己的诉求可以和教师私下沟通。同时众多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给调查带来负面影响,可以通过QQ、Email等网络方式与学生交流,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在有简单回答的封闭式问题后也可以留有一定量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掌握了一手的调查资料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愿望,即他们究竟希望获得怎样的知识、学到哪些技能、掌握哪些实际效果的本领来实施教学。我们在以往做过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认真回答的,都是希望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不是简单混个及格。鉴于此,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展开教学工作,这一点很多学校做得很不够,往往都是教师们闭门设想教学大纲,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及模式,然后上报上级领导审批,至于教学后的效果,学生的反应往往是放在了次要位置。诚然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诉求来开展教学,毕竟他们的想法并不成熟,也不都具备可操作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院校的真正主人应该是学生。如果学生今后不认可这些教学规范,不喜欢这些教学方法,纵使可以维持几年又能长久几何呢?
下面列出笔者进行的部分学生诉求的调查问卷及相关统计结果。
表1 学生诉求问卷
图1:学生诉求(以50个学生人数样本)调查问卷柱状示意图
二、结合学生特点,搞活课堂教学
1.运用启发式教育
教师教学是一种传递,是将知识这一精神产品传授到学生大脑,它与物质产品的传递是有区别的。物质产品具有递送的性质,即你给我就得,不给就不得,多给就多得,少给就少得。作为传授精神产品的教学,却不一定是教师一讲学生就懂,教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教师少讲学生就少懂,教师多讲学生就多懂。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通过课堂教学测试发现:教师讲解15分钟,学生能记住41%;讲解30分钟,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3%;讲解40分钟,则只记住20%。这个实验结论也提示我们:给予是学习者个体对接收到的信息不受自身控制的无选择性的全盘接收,它具有直接性;而获取则是学习者个体对接收到的信息通过自身内化、加以有选择性的消化和吸收,它具有间接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并不是给予,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讲解程度并不成正比关系。所以很多教师抱怨讲了很多次学生还是记不住,其实不能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将每节课堂内容精简为几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可以启发他们发挥想象力,不论回答得多么千奇百怪、多么离谱和不着调教师都应该鼓励。然后在公布接近正确的答案时,一定要强调多种回答方法,不能只是囿于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把要点答对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清楚就可以。譬如在讲到广告发展历史时,以15世纪活字印刷术作为转折点,此时老师就可以主动问学生:为何我国11世纪毕升就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近代广告历史的转折不是11世纪而是15世纪呢,学生经过讨论和教师的数次启发后得到答案,原来西方是认可15世纪的德国人古登堡才是活字印刷发明人,从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加深了学生对广告发展历史划分的理解,这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很多。
2.建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和学生平等的沟通关系,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毕竟老师的威严和架子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放下的,如果这种平等的关系建立不起来,学生就不会指出老师偶然的讲解错误,也不会大胆说出自己内心还不成熟的想法,更不会直接和老师争论一个观点。而课堂和谐愉悦氛围的建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言,试想一个在内心对教师心存畏惧的学生如何做到张扬自己的个性并释放自己的观点呢?因此教师首先要和学生沟通感情。课堂上教师的感情主要流露在语言、神态、手势等方面。教师语言亲切,神态自然,情绪饱满,自然会消除学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反之,教师语言滞涩,神态紧张,情绪低落,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不安、沉闷和懒散,使课堂成为一潭微波不兴的死水。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满怀激情,进入角色,用自己的心去碰撞学生的心,用自己的情去沟通学生的情。此外,他们还会利用课前时间和学生交谈,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进行简短的“攻心战”,以加深感情融洽。
其次,要注意上课开始时的抛砖引玉,要明确本堂课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大家思考的地方,让一堂课从一开始就可以使学生兴趣浓厚、较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上课期间还应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意用语气强调一个问题的难度,挑战学生解开此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思考、争辩、究底。另外,教师适时的幽默可以让全班学生开怀大笑,一方面舒缓了上课疲劳,另一方面也引起学生上课兴趣。曾经有教育学家认为课堂教学好坏完全可以用学生有几次笑声作为评判标准,教师如果总是运用一种单调、平淡的语言,有可能造成学生感知上的疲劳,精力的分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学生的惬饭欲睡。
最后,建议全班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分组讨论,教学效果会很明显。管理学家梅奥的人群关系学说正可以应用在此,分组要把关系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便于学生之间的沟通。总之,如何营造课堂气氛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话题,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积极健康的高职学生心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理论联系实践,着重技能掌握
1.营造良好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
我们应该要有合适的教学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符合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和实习场所,这也是很多高职学生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学校不太可能建立独立的实训基地,于是采用校企合作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的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这样实训所受的干扰少,训练目标明确,效果好、效率高。同时这样的实训基地还可作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基地,达到合作双赢,否则难以持久。校外顶岗实习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由于实习学生的身份不明确,学生不是企业的员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一定在本企业就业,会遭遇到“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等方面的壁垒,再加上受企业生产任务、安全责任、用人指标、食宿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校外顶岗实习的效果不好。因此,最好能够将校外顶岗实习与就业联系起来,采用“预就业”的方式,最后半年学生根据社会需求,选择就业岗位,到签约的企业实习,接受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重管理,按照所从事的岗位能力需求来设置实习内容,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以企业为主,完成上岗前的实践教学。这样很多技术、技能、技巧、技艺等可能就不再是秘密。
2.积极编撰工学结合教材,将学习任务化、项目化
目前的高职教材都是理论体系的内容,学生感觉比较枯燥,也有很多是死记硬背的内容,所以许多高职院校大力推广工学结合的教材,主要是保证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教材更容易地掌握技能。毕竟高职学生他们希望学到的是实际本领,至于理论背景及技能原理不是很重要。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学结合教材编撰中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现象,即完全没有任何理论知识,全是操作步骤和动手规范,那就成了一本技工上岗教材,学校也变成了岗前培训基地,这就违背了工学结合中还有“学”这个宗旨。我们必须看到很多的高职学生都是高中和初中毕业学生,他们的学习模式还不能马上转化为自主式、研究式的学习,过多地阐述理论知识只会促使他们更多地死记硬背,这就是很多企业也反映的高职学生毕业只是半成品的现象,毕业生也抱怨三年学费花了,回到企业还要学习一段时间才可以上岗。为何学生不能在学校就可以掌握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呢,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抛弃原有的依照教材理论体系教学的模式,更多地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编写的工学结合教材也应该模拟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工作领域”,并将之转化为学习领域,学生可以在来源于工作实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中掌握实用知识,整个学习过程也围绕任务化、项目化展开。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工作要求”、“职业资格”以及“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譬如在《广告策划项目化教程》这一工学结合的教材中,笔者选取了商场五一促销的广告策划工作任务,把商场展开策划活动所必须经历的广告调查、预算、创意与策划、方案实施、策划效果评价等所有步骤用一个又一个具体工作任务展示出来,学生也亲身到商场企划部了解真实的策划过程,并全程参与广告策划活动。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就能对商场广告策划实际内容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3.技能细化分解,促使学生掌握
很多高职学生反映上课时老师整个PPT放完,自己并不知道这节课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就算老师强调了重点,但是学生想学的没有学到,重点内容也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不知应该如何掌握这些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使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知识和技能角度出发,将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充分结合,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把整个课程教学任务细化为学生可以或必须掌握的数个职业技能来展开不失为比较好的教学尝试。
表2 高职学生广告策划技能分类
我们可以把广告策划课程的大纲要求细化为表2中的具体技能,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可以随时自查自己是不是掌握这些技能,并可以对照进行改善。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学生的诉求实施相应的教学模式,确实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譬如,编写项目化的工学结合教材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就按照工作任务的模式展开学习,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这就是学校通过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此种模式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加大学生实践的教学环节,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最终让每个学生在高职三年中真正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的愿望得以顺利实现。
[1] 高原.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 朱龙梅.基于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究[J].价值工程,2013,(10).
[3] 李菲.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3,(1).
[4] 赵金周,史中生.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五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0,(8).
[5] 贾艳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2).
[6] 唐世海.5W2H法在高职学生实践实训中的应用[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4).
[7] 谭卫泽.动态课程模式对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