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英语阅读教学

2013-07-18罗小红闫文静

大陆桥视野·下 2013年5期
关键词:词汇量词典单词

罗小红 闫文静

摘 要 本文介绍了8种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希望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材料,以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并有助于打下英语学习的牢固基础。

关键词 英语阅读 教学 方法

众所周知,在21世纪,英语、电脑和驾照是学生们走向社会的敲门砖,可见英语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就高职学生而言,大部分高职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有些学生干脆就放弃,这实在是下策。高职学生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读本科,英语还是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习的基础,词汇的学习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帮助阅读。通过笔者自身多年的英语学习以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笔者觉得要学好英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先抓好阅读。目前,国内外所出现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英语测试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成绩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整个卷面的分数。因此,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作为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获得这种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教授学生阅读呢?

语言学习过程中,要想学好英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的艰苦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学主体的学生应从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而作为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学习,而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除了上课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外,还要经常鼓励他们课后学习,从阅读抓起。在学生课后时间和寒暑假里,不要强迫学生背单词、做练习,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些文章、简易读物,可供他们业余时间里浏览,并通过读书笔记、课堂交流心得分享阅读感受和心情。一学期以后,绝大部分学生反映不但提高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扩大了词汇量,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那么,在阅读时,学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几条建议可供学生参考。

第一,开始阅读时,要求学生力求做到逐词逐句弄懂,不要害怕查词典。就拿我们来说,学习英语已经很多年了,掌握的词汇量也不少了,但还是英语词典不离手,不认识的单词、没把握的词笔者还是经常查词典。笔者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词典,不仅不认识的词要查,即使认识的词如果词义没把握的、或者发音拿不准的也要查词典。可这样要查的词太多了,怎么办?笔者要求学生选择比较浅显的读物入手。况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培养学生查词典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查词典是一种乐趣。这样边读边查,学生读起来还是很快的,但这样对内容的掌握又是不够的,因此,看完一段有生词的文章后,要再读一遍,理顺内容,学生在无形中也就复习了语法和词汇。

第二,在上述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时,内容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过于浅显的读物,对自己的提高不大,但难度过大或一句话中超过2个~3个生僻词的材料也不宜选。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水平,选择稍有难度的作品来读,应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使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这样才会阅读越感到有兴趣,阅读越有信心和自信。

第三,在学生选择适宜自己的知识水平的阅读材料的同时,笔者要求他们在对所读材料体裁的选择上力求多样化。如建议、指定或复印一些经典名著的范文,例如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各类中、短篇小说的片段:马克·吐温的长篇或短篇小说的片段,让学生体会他的幽默、犀利的文采;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爱的牺牲》(A Service of Love)、《警察与赞美诗》(The Cop and the Anthem)、《带家具出租的房间》(The Furnished Room)、《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最后一片藤叶》(The Last Leaf)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还有寓言如《伊索寓言》或民俗故事、笑话、幽默小品文、科普文章、诗歌和戏剧,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的《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片段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以及人物传记,如马可·波罗的生平,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传奇经历、就任总统时的演讲等,以求从中汲取各类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鼓励他们阅读体裁的博与杂,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课上精读相结合使他们逐步打下一个较扎实的词汇、语法功底和较丰厚的英语语言基础。

第四,阅读时,笔者要求学生多查查相关的背景资料,这对弄懂所学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背景知识的学习会加深学生对材料的领悟。背景知识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文学地位、代表作,材料中的历史事件。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补充2008年11月6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演讲稿全文时,里面就出现了许多背景事件:the dustbowl and depression,指美国二、三十年代出现的沙尘暴和经济危机;the buses in Montgomery, the hoses 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ta 这些是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运动: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公司的运动、伯明翰的黑人暴动以及塞尔玛的血腥周末。如果不知道背景知识,根据单词的意思很有可能理解为蒙哥马利通了公共汽车、伯明翰通了水管、塞尔玛建起了大桥。这就南辕北辙、大相径庭了。可见材料里的背景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第五,阅读时,要求学生主要搞清内容。那么,单词怎么办?对于生词,主要靠文章的自然重复来记忆。学生阅读得多,单词就记得多。当然,有些单词要查几遍才能记住,但这又何妨?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记单词了。课堂上笔者也要求学生记单词,有时也免不了死记硬背,笔者也总结出了很多记忆生词的方法,另有文章来记录。时间长了,学生阅读中认识的单词和在课堂上老师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讲授记忆的单词累计起来就多了,集腋成裘。

第六,阅读时,笔者要求学生不但不笔译,而且脑子也不翻译,即使是初学外语的学生也不能让他们通过翻译来理解。中学时代的英语教师都是用英语授课,笔者也不例外。这样,学生可以适应英语语言,养成不通过翻译来理解的习惯。当然,翻译是很有用的能力,但是学生必须通过翻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却是有害的习惯。这种习惯不但妨碍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妨碍听、说、写能力的发展。

第七,在阅读时,笔者还教给学生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在文中作批注。在阅读过程中,批注同阅读同等重要。在书上做记号,写批注,并非是糟蹋书籍的行为,而恰恰是对书籍的爱护。笔者们买书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是为了消化,要做到完全消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上面写批注。做了批注,才能说明阅读是经过思考的。这样书籍的真正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学生可以不断复习、加深印象。并且,有了批注,无论时隔多久,当学生重新看到他读过的东西时,他找出的要点,他找出的疑问,以及他与作者观点的异同点全在那里。这样,他才做到对文章的真正理解并获得了阅读的最佳效果。

第八,在引导学生涉猎各类题材作品、大量泛读的基础上,笔者逐步要求他们提高阅读的速度,并将阅读速度作为衡量学生所学知识容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做法是选取有一定长度和相应难度的篇章或段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设计一些理解性的问题。如复述内容大意和文章主题,找出篇章段落的“文眼”或关键词;或针对篇章背景、要点和某些重要细节的作用,向学生提问,要求他们迅速回答,不要求学生拘泥于个别疑难词语,能不查词典尽量不查;提倡学生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来猜词度义,养成他们快速阅读、快速理解的习惯。此外,笔者还交给他们一些略读和细读的技巧,注意培养阅读时的语感,体会默读和朗读的差异等。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时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笔者的学生收获是不小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给他们的听、说、写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们也获得了很好语言感觉能力。

猜你喜欢

词汇量词典单词
单词连一连
米沃什词典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看图填单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