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

2013-07-18范后生

绿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竞争力核心文化

范后生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230011)

1 引言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而在国内的研究只有10多年的时间,且受到宏观环境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仍有不少的人,甚至某些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都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更要进一步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 企业文化

2.1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广义上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经营理念及其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企业形象全面体现。狭义上说,企业文化仅包含精神层面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可以理解为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先进的理念创立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并融入一切企业活动之中,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因此,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补充。

2.2 企业文化的特征

2.2.1 先进性

时代在加速向前发展,市场更是风云变换,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企业文化在经营理念、技术管理等方面始终保持先进性。

2.2.2 相对稳定性

企业文化不能像技术进步那样日新月异,尤其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强调沉淀与积累,因而具有稳定性。但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又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的更新和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是向前不断进步的。

2.2.3 发展创新性

企业需要发展,发展才能生存,要发展更要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2.2.4 潜意识性

潜意识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它会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员有潜意识作用。

2.2.5 差异性

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企业文化的差异,生产相近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到最后往往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2.2.6 系统性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口号、企业标识,而是一个涵盖企业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完整体系。

2.2.7 群体认同性

企业文化可能发源于个别领导的思想认识,但最终需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群体不能认同的企业文化内容在企业是很难长期存在的。现代意义上的大中型企业就应该是属于社会性群体共同拥有。

2.3 企业文化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企业文化在新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产生其新的发展趋向,以下是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值得去研究的内容。

2.3.1 生态系统型文化建设趋势

在多个行业中,企业都可以创造出行业性生态系统,连接行业内几乎所有的企业以及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将需要解决的难题由系统内的力量来解决。例如娱乐行业的YouTube、内容行业的亚马逊和福布斯、应用软件行业的苹果和Android。

2.3.2 不同文化融合建设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跨地区、跨国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不同的区域文化必将对企业的文化提出挑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跨地区或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必然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文化的兼容。

2.3.3 与网络共生型建设趋势

现代企业无不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几乎各类信息都从网络上传递或获取,网络是个大平台,更像一个大宿主,企业与网络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了共生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依托网络进行。

2.3.4 企业文化可测性健康指标体系

企业文化的健康性属于研究前沿,从定性判断逐渐形成量化指标体系,对企业已经形成的文化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判断是否健康,尤其是找出不足的地方并提出弥补的方案。

2.3.5 企业文化的潜意识默化作用的研究

沙因认为文化由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物质层、支持性价值观、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移默化作用涉及到人类的本性、人类活动的本质、人际关系的本质等。

3 企业核心竞争力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组成,竞争力的产生是由这些生产要素决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整合生产要素的基础上,能为企业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的能力。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对核心竞争力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主要是从技术、资源、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定义。若企业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优势,就很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而通过研究发现,成功企业并非都是在技术、资源或能力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占优。企业核心竞争力往往是通过整合优化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具备的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能帮助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亚马逊公司和Facebook公司的成功都能说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突破了传统的某项和几项绝对优势限制。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理解为对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整合后的重点突破。

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国外管理学者普拉德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提供了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能;二是它所服务的顾客体现出的价值;三是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须具备如下三个特征。

3.2.1 价值理念先进性

价值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企业存在意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先进性,能指引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3.2.2 资产增值高效率性

不能给企业资产带来增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不具有生命力的,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重视并强化其核心竞争力,故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其资产增值高效率性。

3.2.3 产品知识不可传授性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是以知识为主要产品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经济。产品的知识更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在这基本要素中,最具独特且不可传授的部分更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特征。

3.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解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值、资产、知识技术、经营管理四个方面。四个方面均有不同的竞争要素,本文从企业竞争要素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分解,可以分解为13种力。

3.3.1 价值方面

价值理念感召力:是指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或强迫,而全凭人格和信仰的力量去领导和鼓舞的能力。

品牌力:品牌力(Brand power),是渠道经营主轴。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是指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形成的概念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品牌力基本上是由品牌商品、品牌文化、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这四要素在消费者心智中协同作用而成的。

资产方面:背景及根基实力,是指企业发展的基础、社会背景、市场地位等经济实力;资源调配利用力,是指企业调配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知识技术方面:技术工艺领先力,保持技术或工艺领先的能力;情报搜集力,是指企业针对所需情报资料收集的范围和速度的能力;技术创新力,是综合利用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技术组织能力的能力。

3.3.2 经营管理方面

领导力就是指懂得进行人力资本管理;能进行团队设计和培养;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具有个人主动性;有较好的工作组织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源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

执行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战略决策谋划力:战略决策是指企业发展方向、原则和总目标的全局性决策是企业决策中的首要决策。战役决策是围绕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为完成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决策。具体是指对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市场机会的发现与利用和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威胁进行规避的活动,而能否发现利用市场机会或规避威胁取决于企业战略决策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知识。

市场反应力:企业应对市场发生变化的可以快速做出对策的能力。

资本运作力:资本运营又称资本运作概念,资本投资经营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投资经营方式。

商业模式创建力:是指企业依据市场和自身条件创建出更能适应市场的能力。

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竞争要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往往又是多个方面的优势共同形成立体的核心竞争力。

4 不同时期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与影响

4.1 企业创建期

企业处在创建初期,面临的内外环境都较差,企业组织、制度不健全,有很多是家族中的几个人合伙形式。这个时期企业的文化不具有系统性,更多的表现为宗族性,企业的行为观念主要受主要领导人的影响,企业的文化灵活性高。企业的愿景不高,战略性规划不明朗,对员工的业绩考核仅仅依据销售业绩、利润率、成本等几个财务指标。此时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联度不高,但企业文化着力点已经开始偏向于核心竞争力方面,尽管还是萌芽状态。比如,着力于技术工艺、商业创新模式等方面。

4.2 企业发展期

企业经历了艰难的创建期后,已经具有稳定的收入源。企业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制定长远战略规划。对员工的考核建立较完整的体系,涵盖财务和客户相关指标。企业文化也从事物的边缘提高到核心层,企业文化也从战略的高度作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企业文化可以起到弥补企业的制度缺陷。

4.3 企业扩张期

企业的发展因存在规模效应,做大做强是每个企业领导层的共有的想法。扩张期表现出的特点有: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市场和业务量急剧增加。企业扩张的形式一般有融资、兼并重组。

企业文化在扩张期往往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并购其他企业,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容易产生矛盾的计划,文化先行,是企业扩张的保证。企业文化结合扩张战略表现出进攻性,适用扩张的要求,引导集体积极高效的行为。

4.4 企业成熟期

企业通过扩张强化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和优势地位,步入成熟期。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形成一套完整且被认同的价值哲学。企业文化的宣传成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环节和手段。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由学习接受逐渐变成行为习惯。庞大的企业组织在管理和控制过程中需要价值认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得益彰。只是此时企业文化的灵活性也存在下降的可能。

5 企业文化力与核心竞争力相互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变现为三种力:凝聚力、扩张力、约束力。这三种力量都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将其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演化为一种文化力,以确保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1 企业文化凝聚各种力量保障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如同粘合剂将员工紧紧的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的行动协调一致、目标明确。企业组织队伍凝聚在一起,就能将企业战略目标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赢。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能这种基础是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于企业组织,使得企业上下同心同德结成“铁板”一块,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固地位(图1)。

图1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互作用

5.2 企业文化在扩张过程中强化核心竞争力

海尔集团在扩张过程中不是靠大量注入资金,而是移植自己的文化模式,将“休克鱼”激活。企业通过融资和并购进行扩张,企业资本得到快速增长和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同时使企业降低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优势。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就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图2)。

图2 企业扩张过程中企业文化强化核心竞争力

5.3 企业文化约束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维护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图3)。

图3 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及核心竞争力的三角影响

6 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企业文化也在不断提升和成熟。而核心竞争力是整个企业的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更有人提出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

核心竞争力孕育发端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构成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企业文化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是企业组织结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胚胎。

[1]鲍 军.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探讨[J].科技咨询,2005(27).

[2]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顾晶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4]姜 晖.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5]蔡爱萍.文化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6]王宗坑,朱文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的对策[J].经济师,2010(2):255~256.

[7]范映红.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猜你喜欢

竞争力核心文化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谁远谁近?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