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意识回归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2013-07-17彭飞
彭 飞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5)
近年,大专院校普遍重专业建设,缩减甚至取消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日趋边缘化了。但扩招后的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较差,语言表达、日常书写及人文素质都有待提升。空泛的谈及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培养目标,微观上却仍强调字词句篇的知识性讲解与纯道德的概念式说教,“高四语文”的身份挥之不去。
人文素养建立在对人的认识这一基点上,对自我与他者性别关系及地位准确理解。性别意识教育应是人文目标教育的题中之义。尝试从性别意识角度切入,在文学文本的解读中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先进的性别理念,培养学生至真的情感、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等人文素养。
目前,隐形的性别歧视仍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社会性别内涵,强制规范着个体的性别心理及行为。许多女学生现代性别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使命感、耐挫力等低下,表现出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归依与认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灵魂发育期”,性别意识教育尤为重要。从蕴含千年文化内涵的文学文本切入,分析文本所流露的性别内涵,反思男性中心主导的文本评价尺度,倡导两性平等,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发展。
一
在就业政策变化与市场经济发展下,大学语文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中“脱落”,大学语文教学式微。为改变大学语文的被边缘化地位,学者们开始探索这一课程的明确定位,从“工具说”、“人文说”、“文化说”到“国学说”等等。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把性别视角引入大学语文课程,将会更新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教学效果与水平。
18世纪末,玛丽·沃思通克拉夫特指出女性和男性具有同样的理性和创造力,必须给予女性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20世纪60年代,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中提出,导致女性种种不幸的原因在于“理想化的女性把自己局限于家庭和母亲的角色”。[1]70年代,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已开始关注教科书及补充读物中反映的男女不平等思想,倡导教材的性别公平化教育。1998年,张彬对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中男女角比例、插图进行了统计分析,男性人物数量、职业选择、人格力量远远高于女性,隐形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在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下,女性天生就是弱小的、居家的,承担着繁衍后代的责任,从事着智商不高的可有可无的工作,在男权本位文化主导下逐渐沦为他者。巴尔扎克在《婚姻生理学》中写道:“女人的命运和她唯一的荣耀是赢得男人的心——确切的说,只是男人的附属品。”[2]文学文本中流露的性别歧视,生活中涌现的富豪选妻、上千佳丽应征等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传统的女性角色,遏制了女性的深层次发展。
性别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是对两性的社会地位、作用和价值的准确认识,对社会文化中性别偏见的敏锐洞察以及高度的自我性别认同。与父权文化的男性本位对立,主要立足于女性的情感体验,以女性的视角介入文学文本,分析文本中所凸显的性别观念,所展现的男女生存格局与困境,探究生命与存在的意义。
融入性别意识的大学语文,区别于与专业链接的应用文写作,区别于专门的人文思想教育课程,区别于中文专业类的文化概论课程。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或书写女性形象的语文文本,在学生融入个体性别意识的阅读基础下,由教师做出示范性的鉴赏,引领学生体会什么是男性本位立场,什么是“女性特质”的绝对化,什么是男女二元对立框架,对女性的生存境地有所理解和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品位、人格与修养。
二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是从教材、教师入手,分析教材中的性别偏差,论及教师必备的性别意识,至于在大学语文文本的讲授中如何融入性别意识,可实践性的系统操作却是目前研究的空白。
(一)研究有利于“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下,中小学语文课程侧重于知识层面的讲授、纯技巧的训练、概念式的道德说教。融入性别意识的大学语文,赋予语文丰富的生命体验,归还本有的属人本性和无穷魅力。
(二)研究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程从边缘到中心地位的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但由于沿袭了中学语文的教法及其他原因,教学效果甚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性别意识角度切入,唤起学生个体的人生感受与体验,改善教学方法与质量,力争成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三)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性的完善与人的发展。从性别意识角度来解读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不仅能正确认识两性的地位、作用,还能在感染的阅读中反观自身,思索生命的意义及生存的走向,进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三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性别意识,在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回归语文课程的文学魅力,改进教学方法与质量,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在感染的解读体验中,对两性地位与特质的准确认知,继而对社会性别定位的超越与自我性别的认同。
(一)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研究
1.对大学生性别心理的研究。包括对高职学生的性别观、恋爱观、婚姻观、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尤其是女生普遍表现为耐挫力低下、自我意识程度不高,将幸福主要寄予男性或者是婚姻生活。
2.对大学教师的性别意识现状的研究。包括男女平等观、事业观、家庭观、学生观等方面的研究。大学教师的性别观念普遍不够成熟,尤其是女性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陈霞在《教师性别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中指出:“有超过60%的教师认为母亲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家庭中,而父亲最重要的任务在工作。男教师明显比女教师更倾向于把女性的角色定位在家庭,让男性承担作为社会强者的任务”。[4]
3.高职语文融入性别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教学理念的研究。主要运用西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中的“主体”、“他者”、“社会性别”等相关理论。同时,运用了社会学中的人本主义,西方哲学中的解构、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中“熏、染、刺、提”型的情感教育理论等。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注入活力与生机。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1.引入性别意识下,大学语文教材编排的研究。对三种语文教材的性别偏差的研究。包括对男、女性作家数量,男、女性人物形象数量及主题情感偏向的研究。选取母语中各类“好文章”,要求女性作家书写的或反映多元女性形象的作品或反映不同作者对性别问题的思考性文章不少于百分之三十。选择的文本须体现一定的逻辑,一是父权下的重重压制,有性的也有物质生存更有精神摧残;二是女性在男性本位立场中被剥夺了话语权;三是爱情是女人的全部,女人为爱情心醉、心碎;四是在世俗里沉浮,爱情神话破灭,归依自我;五是挣脱传统的羁绊,人性的自由飞扬;六是女性不在局限于家庭与婚姻,没有爱情没有婚姻依然有一片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
2.引入性别意识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本课程采取模块式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女性文学五个模块,共32个专题64个学时。本教改选取女性文学教学单元6个专题共12学时的教学内容,运用“经典新解”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如下:
为奴隶的女人——对萧红《生死场》中的金枝形象分析
镜像下的女性书写——论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形象
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袍子——解读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爱情
多情总被无情恼——对《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形象解读
走出传统的藩篱——解读池莉的《一夜盛开如玫瑰》
回归本真——解读迟子建《逝川》中的吉喜形象
遵循的思路是女性情感经历和生存走向。从女性执着于爱情,为爱情遭受社会舆论的谴责、背叛家庭,抑或做出更为离经叛道的行为到女性不再为爱痴狂,冷艳的周旋于男性群体,率真的人性张扬,最后回归本真的自我。
3.引入性别意识下,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采用问题驱动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分小组讨论、自由辩论文本的性别内涵,续写、改写人物命运,在历时与共时的维度上重塑女性新形象。
大学生的性别意识薄弱,尤其是女生表现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在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隐形的性别歧视;编选的蕴含的几千年文化内涵的文本中有意无意会附着上时代、作者的性别意识与观念。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引入性别视角,带领学生感受女性的情感历程与希冀追求,从而来升华自身的品格与修养。从性别意识的角度,尤其强调以女性为主体来分析语文文本,将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相关理论运用到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中来,以此来健全大学生的性别心理,深化性别角色的认识,提升性别角色行为能力。
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调查法。对大学生性别心理、对大学语文教师性别意识的调查研究、归因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二是文献法。阅读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相关论文,上网搜索资料,并购买大学语文研究专著;三是案例研究法。选择女性单元中的“好文章”,从性别意识角度切入,进行示范性解读;四是实验研究法。通过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性别教育,改变高职学生性别意识薄弱的状况,提升其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1][美]玛丽-沃思通克拉夫特.女权辩[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9.
[2][法]波伏娃.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6):131.
[3]陈洪.母语-文章-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7.
[4]陈霞.教师性别意识现状调查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