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爆的牛仔
2013-07-16Vincent
Vincent
《被解放的姜戈》因为一个爆屌的镜头被勒令停播,观众们在电影院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带着一种蛋疼的感觉被叫出了小黑屋。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屌爆的昆汀拍出一个爆屌的镜头就像理查德·柯蒂斯电影里的英伦摇滚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元素,而将故事放在无羁的西部,手持火器的牛仔们更是可以为所欲为,架空世界的心思都省了。
最终被“剪过”的姜戈又回到了大荧幕,带着“蛋蛋的忧伤”,接受那些早就看过高清版本的男生坏坏地跟女友说着“喏,就是这里被剪掉了”的尴尬——那些按照自己风格行事的人,仅仅因为来到另一个不健全的环境之中(中国电影的分级制度迟迟无法出台,造就了一出又一出这样荒唐的闹剧),便要遭受不公平甚至有些狼狈的待遇,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明白事理的围观群众都会觉得可悲或者可笑吧。
这本杂志转眼做了十五期了,作为同样不健全的中国桌游市场,遭遇任何荒唐可笑的事情都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并不应将任何洋经验强殖到土市场,毕竟还存在着一个消费环境培养的漫长阶段。但是令人颇为无奈的是那些用小气量做小市场的人(在这个“经营小众”的市场本应该拥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大气度,要不然更没活路),在他们看来桌面游戏只是投机买卖或者满足虚荣心的行为。他们每都在吹嘘着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像极了那些西部片中躲在酒馆阴暗角落里讲述着自己“一枪打倒三个”的丑陋面孔,加之周围那些双眼混沌的“酒鬼”们对他崇拜有加,就更让他们认为只要不走到光天化日之下,自己就可以继续在那些含混不清的赞扬声中欺瞒与膨胀下去。但可悲的是,这些人最终的下场都是被那些屌爆的牛仔爆屌,然后再被历史无情的“审片剪”抹杀掉其可悲的存在。
牛仔身上的快意恩仇与骑士精神对中国人来说即遥远又模糊,但那些西部片的粉丝依然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当作偶像,拿《虎豹小霸王》当作圣经,墙上挂着牛仔帽或者衣柜下面放着一双不好意思穿出来的靴子。这些人往往坚定而勇敢,甚至用固执去维护品牌的品质与纯粹。我的一个台湾的设计师朋友,他的设计风格一直走美式西部复古的路线,甚至连工作室、店铺的装修风格与产品的包装都全部采用有腔调的实木质感,而他们平时最有兴趣的业余活动就是玩《BANG!》。
最近听闻《小马快递》将要被一刻馆引进,这又让我想起来美国西部那段真实的历史。这是一份时代需要却又极具风险的工作,也许拉塞尔、梅杰斯与沃德尔当时不去做这件事情,也不会有别人想要去做,毕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再过个不到两年的时间电报就将被发明出来了。但是这三个人依然顶着投资失败的压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号召了当时一批热血的年轻牛仔去完成这件从未有人做过的工作。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每一名接受委托的牛仔都不顾一路的艰难险阻,也从未迷茫疲惫,在他们看来自己每一次行动都不仅仅是完成一份委托,更是去交付一个时代的使命。
最终“小马快递”这项业务只存活了18个月,以亏损20万美元收场。人们也许会慨叹那三个人的生不逢时,但是又有多少人有机会为一段历史书写一笔,有有多少人有机会被那些真正需要他们的人所尊敬、爱戴以及铭记呢?
我们这一生走到头,最终只会留给别人一个背影,是成为一个屌爆的牛仔,还是做一个被人爆屌的瘪三,全看你面对得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