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国知县海瑞

2013-07-16张东继

对联 2013年19期
关键词:兴国海瑞知县

●张东继

海瑞(1514-1587),字汝贤,一字国开(或应麟),号刚峰,谥忠介,回族,琼山(今海南省琼山县)人,明代著名清官。

海瑞初任福建南平教谕,继迁淳安(今浙江淳安西)知县,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调任江西兴国知县两年,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不久,迁南京右都御史,万历十五年病逝于任上。

海瑞为官,始终贯穿着“民为贵”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孟子的意思是“国应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所以‘民’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正因为海瑞具有这一基本思想,才敢于说话,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才不怕权贵而遭排挤,以致被罢官归田,也才博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崇敬。

海瑞在兴国为官表现的“民贵”“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丈田亩——爱民

海瑞到兴国任知县后,了解到农民赋役苛重,尤多虚粮而加重了负担,百姓叫苦连天。他就严格施行“一条鞭法”,纠正虚粮。他“定弓步,厘册号,审田形,核粮数”而且“身自履亩巡勘,寝食半在疆亩间”,为解救百姓虚粮之负担而竭尽全力。为了减轻贫苦百姓负担,他还对粮户之富者多征赋税,“公私用度悉皆取之”。此举深得民心,从此 “家赞户颂”,对海瑞感恩不尽。这就是:

丈田亩,革浮粮,为民除疾苦;

均赋徭,抑富户,济世拯贫穷。

核军饷——亲民

为了维持地方秩序与安全,兴国和其他地方一样都养有一批团练兵丁。但海瑞觉得兵丁人数过多,实为负担过重。为减少财政支出和百姓负担,经上级核准后决定:一是适当裁减兵丁人数,二是兴国多荒地,实行“军垦”,发动兵丁垦荒种粮,“以军田补民之赔累”,并规定:除“军门柴马俸禄之外,不得以一毫征派里甲”。这些 “亲民”措施实行后,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他认为:

裁团丁,缩税银,兵为民而立;

垦荒土,减军饷,财凭地作基。

惩豪强——安民

海瑞在兴国任知县时,原兵部尚书张鏊在南昌养老。张有两个无赖族子张魁、张豹到兴国乡间采购木材。他俩依仗张鏊的威势,作威作福,欺诈百姓,鱼肉山民,老百姓气得发指,又无可奈何。海瑞得知此事后立即传讯他们,这两个无赖竟敢不理不睬不到场;未传讯时却又跑到县衙大吵大闹。海瑞大怒,便将他们捉拿归案。张鏊出面写信求情,海瑞不理,张鏊再三四处活动,并对海瑞大肆威胁,海瑞则毫无惧色,坚持斗争又向上申奏,据理力争,终将两个豪强之子判了刑。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同时代的思想家、南京刑部主事李贽(1527-1602)曾评论海瑞是“独卵翼穷民,而摧折士大夫之最有力者”。尽管李贽把爱护、庇护百姓说成是“卵翼穷民”,却客观地反映了海瑞保护百姓利益的可贵品格。海瑞惩治豪强的目的是,安抚百姓,保护百姓,让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让他们能安居乐业。因为他:

爱黎民,惩豪强,虎尾春冰何足惧;

秉正义,斗权贵,龙潭豹窟也能攻。

他坚持正义,为了保护百姓利益,不怕贬官,不怕革职,不怕下狱,真有一副龙肝豹胆。兴国县城海(瑞)公祠的门联就真实地概括了他的这种性格:

狂思海上医龙病;

危欲山头捋虎须。(佚名)

陈时弊——救民

海瑞目睹当时朝政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又经常闹水灾旱灾,盗贼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瑞升任右都御史不久,便上疏朝廷奏曰:“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本不应该指斥和追究。但海瑞深知,嘉靖帝对这种直揭政治弊端的奏疏是接受不了的,一定会被触怒。海瑞作了最坏打算,预购了一副棺木并安慰妻子说:“我准备‘待罪于朝’,你好自为之。”帝阅折后,“果大怒,逮狱论死”。不久,嘉靖死,隆庆即位后方出狱。

海瑞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冒死上书揭陈时弊的举动,震动朝野,人们称赞说:“公诚兴民之父母哉!”即:

陈时弊,保民生,救人于水火;

忤朝廷,备棺木,死我唤风云。

行节俭——恤民

粗茶淡饭,布衣素食是海瑞生活的一贯作风。他在兴国任知县时,为了节约开支,曾亲自与老仆人同种蔬菜,共耕园圃。有一年冬天,吏部侍郎朱衡巡视兴国,只见海瑞仍穿单薄粗衣,朱衡当即劝曰:“即贫不能具一官服耶?”海瑞这才换上一件黄石绢衣。又有一次,都御史鄢懋卿到兴国游齐云山,只见他所过之处“皆穷极淫靡”,真是触目惊心。于是揭帖向上反映:“窃闻(旅途)前路供帐华丽,溺器皆白金为之”“为官如此奢靡,殊不知百姓衣食难度”。幸亏鄢懋卿当时并未对他报复打击,只是羞惭地“绕道而去”。他廉洁律己,也节俭律人,时时处处都想着百姓的疾苦。请看他:

吃素食,穿敝衣,躬耕菜圃思黎庶;

撤冗员,斥御史,力肃歪风正职官。

植松林——利民

昔日的兴国,山光岭秃,几乎有沙漠化的趋势。为了改变这种残破局面,海瑞决定发动百姓植树育林,先选择城南集中造林,大植松树,命名为“万松坝”。一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防御风沙,二则可护水口,使千秋万代子孙收益。“万松坝”造林后,就有官员吴陈琰(钱塘人)赋诗《万松歌》进行歌颂:“城南古坝浪滔滔,地势应当再垒高。海瑞忧民思后福,课民种树起松涛。”这真是:

绿山岭,造松林,万代千秋共赞;

御风沙,护水口,群黎百姓同歌。

海瑞在兴国任县令虽只两年,却为兴国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好事。为了铭记他的恩德,后人在兴国为他建专祠(名为“海公祠”),以便永久祀之。接着又建“学海堂”(明伦堂)书院,置义学,招收远近学子,以海瑞精神为榜样,永远学习他为人为官的好品格。

资料来源:清·张尚瑗《潋水志林》。清·同治《兴国县志》

猜你喜欢

兴国海瑞知县
没头脑
青石碑
秦兴国:一根拐杖撑起一所学校
天下钱粮减三分
青石碑
疯老爹打知县
战友
清官海瑞妻妾成群
我们需要千百万个“红三员”/热爱劳动的好会计何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