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十六号发射侧记
2013-07-13孙喆
□本刊特约记者 孙喆
2012年11月25日,辽阔旷远的西北大漠又一次因中国航天而欢腾。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呼啸而起,将遥感卫星十六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几经挫折的遥感卫星十六号、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队终于圆满完成了发射任务。
遥感卫星十六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颗“有故事”的卫星
遥感卫星十六号是一颗“有故事”的卫星。
一方面,该星与2010年成功发射并获得用户好评的遥感卫星九号在各方面的状态基本一致。因此,“为荣誉而战”几乎是遥感卫星十六号发射试验队与生俱来的使命。
另一方面,该星曾两次因与其他型号卫星通用的产品出现异常而举一反三,成功确实来之不易。提起这一路的波折,遥感卫星十六号副总师陶成华向记者道出了一连串难忘的日子。
2011年11月11日,就在遥感卫星十六号即将出厂的当天,某型号的一个重要产品出现了问题。为确保卫星质量,维护用户利益,该星进行了第一次举一反三,推迟了发射。
今年6月9日,遥感卫星十六号进场,发射试验队队员们摩拳擦掌地开始了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6月21日,去年11月出现问题经过“归零”处理的产品在轨又出现故障,遥感卫星十六号再次被波及。
6月底,为确保万无一失,已经具备转场条件的遥感卫星十六号第二次举一反三。
7月初,该星开展了一系列逆流程的工作。取下太阳翼和火工品,去掉星外隔热的防热设备,打开卫星的结构板,拆下需举一反三的产品带回北京检测,将整星存储在发射场厂房。
9月15日,经过60天的真空测试后,完成了产品举一反三工作。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卫星可靠性,项目组还完成了在卫星上加装其他产品作为功能备份的论证工作。
9月中下旬,加装产品工作顺利完成。
9月25日,发射程序重启,试验队进场。
“进场后,为了配合发射场的任务安排,我们一方面尽可能地优化工作流程,一方面提出‘赶进度不降质量’的要求,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陶成华告诉记者。
根据发射场情况和风险分析,以及遥感卫星十六号加装产品的新状态,试验队拟定了78个排查要素,同时积极推进“双想”工作,事前“预想”,事后“回想”,分析技术风险,拿出防范措施,严把卫星质量关,将风险管理做细做实。
11月25日,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成功,卫星发射试验队用精益求精、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为本次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长征四号丙发射升空 凌建中 摄
“金牌火箭”玩转高难度动作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对素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而言,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正如航天人常说的那样,“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成功不代表成熟”。为圆满完成任务,长征四号丙火箭团队的付出有目共睹。
据长征四号丙火箭总指挥翁伟樑介绍,本次发射任务的“难度系数”比较高,从点火升空那一刻起,直到遥感卫星十六号进入预定轨道,火箭要完成8次分离动作。而且,每一次分离都要引爆最少6个、最多12个爆炸螺栓。只有顺利引爆每一颗爆炸螺栓,才能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整个发射过程难度最大的环节是什么呢?
翁伟樑说:“火箭三级发动机的二次启动依旧是本次任务的难点,也是我们此前最重视的环节。”所谓“二次启动”是指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要在飞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第一次关机,滑行一段距离后再进行第二次启动,随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二次启动”要求的条件相对较高,为此,技术人员从弹道设计和总体设计方面挖潜,针对卫星的特点,对火箭进行了优化设计。而且,随着卫星研制的一波三折,火箭也在不断根据发射场工作环境与任务特点,调整技术状态。
据八院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古艳峰介绍,针对冬季发射窗口的低温环境,试验队员在发射塔架呼啸的寒风中,给火箭的整流罩、过渡舱以及一级二级发动机舱穿上了“保温衣”,并为三级发动机添加了送热风装置。这些都是针对本次任务的个性化定制。虽然这次任务比以前难度高,但火箭却能以更轻松的姿态完成所有规定动作。
身处酒泉,举重若轻。越战越勇的火箭和卫星发射试验队员们如同酒泉那些“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树一般,在这个冬天里,用坚持不懈谱写了又一曲壮丽的航天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