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蔡旅游发展及对策

2013-07-13上蔡县文化局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河南上蔡县463800

大众文艺 2013年5期
关键词:李斯重阳文物

张 娜 (上蔡县文化局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 河南上蔡县 463800)

上蔡地处天中,位于驻马店市东北部,上蔡县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清康熙《上蔡县志》记载: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始祖伏羲先天八卦于蔡河之滨,遂名其地为蔡,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平天下后封其弟叔度于蔡始建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25君519年,是天下蔡姓的发祥地,还是秦丞相李斯的故里,重阳文化发祥地,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孔子居蔡三载,七十二贤上蔡有六,上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大多数以人文景观为主。

上蔡县是文物大县,文物景点遍布全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两地(蔡国故城和楚国贵族墓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处九地(蔡侯墓李斯墓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伏羲画卦亭陈庄民宅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余处(蔡侯望河楼,漆雕开墓,蟾虎寺等),管藏文物3141件,旅游景点遍及全县。

一、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蔡县充分利用和发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确立了“文化利县、文化民县、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名县转变,着力打造重阳文化、蔡氏文化、伏羲文化、孔子文化、李斯文化五大文化品牌,从开发保护、规划设计、宣传推介、项目带动、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投入力度,促进了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不断加强文化旅游遗产保护开发。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文物106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927处,复查96处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上蔡重阳习俗被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蔡侯宫殿区遗址兴建佛教牌楼有“天下第一门”之称。

(二)不断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伏羲画卦亭、楚国贵族基地、蔡国故城墙、蔡侯望河楼、李斯墓等文物景点的保护与整修;完成了蔡国故城墙、文化馆、蔡侯望河楼、李斯墓等开发保护规划及项目资金的申报;上蔡博物馆建设项目已上报省发改委、省文物局。聘请专家对博物馆、李斯林园和蔡国故城带状公园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

(三)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影响规模。重点塑造了古蔡文化、重阳文化,围绕重阳文化之乡这一品牌,研究开发反映重阳文化的系列产品,如:重阳茱萸绛囊、桃核雕花、菊花酒、老人拐杖和“白云翁”毛笔等产业,走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道路,在全国打响古蔡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积极承办了十届“重阳文化节”,逐步打造成具有上蔡地主特色的、省内外有较大知名度的文化节会。立足上蔡县地域文化优势,加强与省内外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加强与海内蔡氏宗亲的联系,宣传弘扬上蔡县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上蔡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抢救和保护了上蔡特有的雕花桃核扣、芦花靴、茱萸绛囊等传统制作工艺品。挖掘研究重阳节两大节庆佳口菊花酒、茱萸绛囊,尤其是茱萸绛囊顺应人们企盼福寿吉祥的向往心理,倍受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及东南亚诸国侨民的喜爱。

二、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景区基础薄弱。上蔡的文化旅游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品位低,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挖掘,文化内涵不深,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景区景点档次低,既满足不了县内文化旅游的需要,也无法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旅游规划严重滞后。上蔡县文物景点虽多,但都处于待开发状态,缺乏保护,更缺乏中长期文化旅游规划。由地文物景点以古代遗址为主,没有太多观赏价值,部分古建筑过于破旧,有的文物景点受损严重,如蔡国故城遗址、李斯墓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景点上面有耕种现象。县文物库房为危房,对文物藏品的保护十分不利,一些珍贵文物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三)旅游开发缺乏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从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现在又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个发展阶段,资源已不再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和有创意的理念指导产业开发方向,挖掘、整合和激活上蔡旅游资源和“文化之魂”,而不是通过复古和再造来实现对本地人文历史的重新认识和认同。

(四)旅游商品档次不高。旅游商品虽然种类丰富,但由于规模小、产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之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的甚至不顾长远利益,搞无序竞争,导致旅游商品形不成品牌,上不了档次,旅游商品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铁锅、毛笔、雕花、香囊等产品虽然在市场上比较紧俏,但就发展现状而言,其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四、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优先规划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邀请国家、省级等权威部门的专家来蔡进行考察,高起点编制上蔡县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中长期规划。建立严格的规划执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禁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以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强化优势品牌、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着眼于旅游、大市场、大产业。进一步发挥“重阳文化之乡”的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实完善伏羲文化、李斯文化、蔡氏文化、孔子文化等五大文化内涵,重点打造蔡侯陵园、李斯陵园、蔡明园公园、上蔡博物馆、重阳登高处、伏羲画卦亭等景区,力争使1—2个景区(景点)达到国家AAAA级标准,确保我县文化旅游业健康顺利以及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旅游人才培育,将其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及促进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加强学校旅游学科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办旅游学校或旅游专业。建立完善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机制,积极引进旅游管理、营销、策划等各项专业人才。

(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与旅游景区(点)配套的基础设施,优先建设连接旅游景区的道路,拓展旅游景区公路的通达深度。拓宽改造和提高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规划设置旅游景区引导标识。

(四)注重宣传推介。进一步加强针对客源地游客的宣传,增强宣传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打破地域界线,主动寻求和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宣传促销模式,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信息互通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文化旅游节,各种新闻媒体,通过《上蔡风光片》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上蔡县文化旅游网”,提高我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工作格局。

(五)扩大产业规模。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成为旅游产业的优质板块。围绕行、游、住、食、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增强旅游带动功能。重点开发古蔡文化、重阳文化等旅游演艺节目,促进艺术精品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总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由之路。虽然上蔡的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品位低,推进缓慢,但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打造文化精品这个主题,以五大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建立科学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就能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猜你喜欢

李斯重阳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写在重阳(外三首)
刘秋梅
李斯自食苦果
文物失窃
你明白了么
文物掉包案
只爱黑白红
儿时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