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中的神与情
2013-07-13井庆斐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54
井庆斐(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54)
翻开画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球被那逼真的画面诱的不能自拔,心不由得随着每幅画面而波动万千,随想如此美而精致的画面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的呢,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塑造出来的呢。其实,画随时代也有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清代的花鸟画家郑板乔先生生活在明末清初,痛恨当时的社会怀念自己的家园,所以画兰无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尤其是对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
艺术作为已满足审美需要为特点的自我实现活动,它的追求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主要是人情感方面的价值,它主要是有两种形态:第一,情感的物化形态,人的情感是抽象的,它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这种情感如若没有得到物化,呈现于外,是难受的,它需要物化体现在一定的感情形式之中。花鸟画是情感的物化,需要作者一定的积淀,通过情感而表现于画面上。作者渴望创作,其动机之一,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吗,对于创作者,情感得到宣泄心情舒畅,从这种物态化的情感—艺术形象身上,艺术家 观照了自身感到无比愉快。对心善欣赏者来说,从艺术作品感到了艺术家的情感脉搏,并从中观照到了自己的情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自然也感到无比愉快。一切艺术都是人的情感形态,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由它来保证。第二,情感的肯定形态。情感既可以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使之物化在一定的形式之中,也可以通过移情在非人工创造的自然形式中得到肯定,自然物有没有什么情感,人的情感也不能与之交流,但自然物具有一种力,这种力必然会以一定的形式显现出来。
工笔花鸟画的表现以”神品”为理想追求。所谓“神品”是无机迥高,思与神合的 ”应物象形“表现的。中国美学强调“以形写真”,重在传神,为了求的“神似“往往突破“形似”的局限,“求形似与神似之外”。苏轼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沈括也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这种传神的艺术必然是推崇想象的艺术。一般来说,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要比那种专注于模仿某一个别事物的作品。更富有审美情趣,更具审美价值。画家不是作诗,但作画和作诗一样,要求从生活中提取“真”和“美”,从真挚感受中提取诗意。早在南朝画家王微就指出,山水画”岂独韵诣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面对大自然的花花草草,面对同一客观景物,或能构成浓厚诗意,或能意趣索然。其区别不仅在于“手”,更在于“心”,从对象某一个性特征方面去和对象相接近,使形象能够表现其精髓,表现对象的神和美,而且体现画家与对象相同的感受,爱和憎;“情感交流便有了诗意。画要让人看懂,我们认为,绘画艺术是人们思维的产物,也是人物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因此,它必须用尽量准确的艺术语言来作为沟通人们思想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对方,在讲话时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和通俗易懂,还懂的写文章,实际也是讲话的一种形式,只是用文字在讲话罢了,所以也要求内容充实,层次清楚,文理通晓,便于读者上口和记忆。顾恺之云:“‘以形写神’,即神从形生,无形,则神无所依托。然有形则无神,系死形相,所谓‘如尸似塑者是也’。未能成画。”
故画至于文人而后能变,如变山而如笑,或如滴,或如妆,或如睡,而山则一也;如变水以冰而不离于水也;如变日月而益以五彩,而日月一也,如变形而以色,而形色也;如变影如光而光影一也。其中妙处不能尽言,总谓之传神。若赵昌之作,则不特取其形似直与花传神者也。画贵有神韵,有气魂,皆从虚灵中来,若专于实处求 力,虽不少规矩,而未知入画之妙。过于刻画未免伤韵。五代时期花鸟画家黄荃,他的画取材于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先用极细的墨线勾出轮廓然后晕染,填色,形象逼真、工整、细致而意趣浓艳,迎合于贵族阶级的审美情趣。沈子烝《五代画论概述》:“作花鸟能尽神悉态,其法先行勾勒,后填五彩,工丽精致,饶富贵气象。”
吸引眼球的作品,是如何打动观众的呢,也不外乎这么几点:画面的某一点,色彩、构图、题材、技巧。作品中幽雅,生动,传神,竟境深远,此是一幅佳作。学无古人,如夜行无灯。学古人,不是照抄古人。提取精华,用于我们的创作中。花鸟画中的神与情,是我们创作的追求。人的审美、情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一名画家要永远记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的创作就是用画笔来展示大自然的美。但绝不是依花画花,而是要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其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体会会发生变化,在笔下就会不断展示出大自然最有美丽的一面。大自然的美是永远也挖不完的。
很多当代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偏重表面、偏重造型,偏重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内容和本质,忽视了传神,没 有情感的沟通。在浮躁的大环境下,种种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对艺术的理解问题。在创作中,造型固然重要,但造型是可见的、无生命的,关键是怎样把无生命的素材赋予鲜活的艺术特色与灵魂、思想、内涵,这些是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内在。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往往作品呈现出来的是偏重表面了,这正是现在年轻人的弊端—过分追求“型似”而没有意境没有表达的作品是不会被社会认可的。
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在生活中的诱惑太多,缺少生活阅历。在创作中可以追求独立、也可以追求个性、但你个人的创作一定要有思想、要有内涵,要赋予作品以鲜活的生命。
1.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周积演,《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3.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江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