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宝皮影戏的前世今生
2013-07-12胡建君
文/胡建君
鉴赏家
上海七宝皮影戏的前世今生
文/胡建君
李治: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
贺兰氏: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
李治: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乌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
《汴梁图》 清光绪 河北乐亭
皮影戏的命运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一段《采桑女》的皮影戏如此动人,单薄而绚丽的影人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气氛,让人深情向往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戏。之前电影《活着》里的福贵用高亢的秦腔演绎皮影小人故事的时候,也让人有别样的触动。史载皮影戏的起源也是深情而感伤的:《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卧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设帐幕、张灯烛,让汉武帝观看逝去的爱妃的影子,已构成影戏忧伤的雏形。影视剧和传奇之外,皮影戏的命运更有些无奈,这些薄薄的皮影身上承载了几多历史兴衰,几多欢笑和泪水。
追溯皮影艺术的鼎盛时期,大致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皮影艺人代代传承,在皮影制作工艺和表演技法上都达到历史的高峰。当时的官府和豪门,皆以延请名师刻制皮人、置办全套精工影箱、私养专业影班为荣。即便在民间乡下,各种皮影戏班也备受尊崇,逢年过节、嫁娶乔迁、喜庆丰收、添丁祝寿等各种喜事都少不了搭台唱影,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乃为寻常,各个戏班搭台对擂也屡见不鲜。
《红孩儿》 清中叶 山西曲沃
但是,那时的绚烂和热闹已走到了华丽的收梢。清代后期,一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班子黑夜聚众闹事,开始禁演并逮捕艺人。又经过日军入侵和十年浩劫,短短几十年,皮影戏令人叹惋地迅速走向了消亡。像潮州的纸影戏,在上世纪中旬还被人们喜闻乐见,现在空留下“纸影”的名字。陕西、甘肃、四川、河北、山东、辽宁等地的皮影戏,同样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如同敦煌文书一样,大量皮影脚本散失、皮影道具流失境外,代代相传的技艺几近失传。
上海本不是皮影戏的重镇,但是以七宝为代表的江南皮影戏也曾经盛极一时。如今,上海最后一个能设计、制作、表演皮影的老人——耄耋之年的七宝镇璩墨熙老先生,早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经不大表演皮影戏了,一度的工作是给工厂看大门。检点皮影戏一度辉煌的来路,怎不令人欷歔?
上海七宝皮影戏
七宝皮影最初由毛耕渔在光绪六年(1880年)从浙东地区引进。他在当地组成了“鸿绪堂皮影戏班”,使七宝皮影戏成为最早扎根、开花于上海本土的江南皮影艺术。百多年来,毛氏皮影戏班七代传人辗转献艺于上海各县乡镇,一边吸纳当地传统戏曲、美术、民间文学和方言特点,一边结合城市时尚元素,贴合市民审美情趣,显示出鲜明的海派个性,在江南地区独树一帜。
《曹操发兵》 清代 陕西渭南
抗战前夕,皮影戏班甚至登上了上海大世界的舞台,连续献演三个多月,观者如云,声名鹊起。最鼎盛时期,上海地区共有21个皮影戏班。抗战爆发后,因战乱影响,皮影戏班沉寂十余年。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一度复苏,以七宝皮影戏班为班底,在1953年成立了上海市民间皮影戏团,还为外国访问团作过公开表演。但随着当时形势发展,皮影戏所受限制越来越大,每次表演都需相关部门层层批准。“文革”期间,很多珍贵的皮影戏剧本、道具、乐器等被付之一炬,皮影戏几乎受到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以来,重创后的皮影戏在当代影视数码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其濒危处境仍难扭转。说到底,中国大多数的民间艺术形式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非物质的、没有现实使用价值的艺术终将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演进而逐渐进入困境。七宝皮影的制作和表演,也随着时代发展无奈地呈现下坡之势。
《冀东皮影头楂》 清代 河北唐山
具体来说,从制作材料上看,清光绪年间留存下来的早期皮影都是用湖羊皮制作。湖羊皮薄透明度高,十分适合雕镂绘制与透光表演。但是,上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困难,艺人们只得用纸板或牛毛毡替代羊皮。之后,为了俭省和方便,还选择用塑料片、铅画纸等作材料。现在七宝皮影艺术馆使用的影人,基本都采用市面上比较容易找到的PVC板,如净水桶外壳等作为制作材料。虽然塑料也有一定好处,透明度好、不容易蛀,但是,脆弱的快餐文化代替了隽永的工艺,皮影戏的颓势已然注定。
《三顾茅庐》 清代 陕西
绚丽的皮影
从绘制手法和使用颜料上看,今昔对比也令人叹息。与北方皮影注重雕镂相比,七宝皮影以繁复的彩绘为主,这在中国皮影
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七宝皮影在造
型上颇具江南风格,既有窗花剪纸之精妙,又有苏杭刺绣之秀美。比如小旦头上装饰的排排“流苏”,江南印花布特色的秀丽包帕,以及水乡船娘的装束都呈现温婉的江南特色。早期的皮影多用圆转自如的单线绘制,然后用矿物颜料平涂上色,色彩明丽、对比强烈且生动耐看。上色以后再用桐油刷于表面,以保持色彩鲜明持久。但是80年代以后制作的影人,有些为了追求简单便捷而采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绘制皮影人物,随后剪裁、轧平后再添加描绘。一般使用现代的丙烯和玻璃颜料,最后用喷雾的清漆来固色。虽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质,但缺少一种耐人寻味的火候和典雅蕴藉的气质,很难经受岁月的推敲。
从曲调和表演方法来看,七宝皮影戏的曲调来源于昆剧、京剧、地方戏及本地山腔,又形成自己的特色。唱词除由艺人自编外,大多遵照《赋札》,也有取自古人诗词、演义小说、评弹及民间歌谣,需要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一定的综合素质。表演时,操纵演员一般为上手和下手两人,上手为主演,下手协调配合。中场两人,在前场后坐,分别操二胡和笛子,兼奏唢呐。后场一般四人,操中胡、三弦、阮、板鼓、小堂鼓、锣、钹等。司鼓者适时和以“咦”、“啊”、“咳”、“哎”等发声呼应主演者以助声势,其他演奏者也需用帮腔、拖音、答话等协调配合,并即兴担任临时配角。每个角色都几乎“手忙脚忙忙不停,口唱心唱唱不完”,这就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的默契。
但是,随着皮影老艺人年事渐高,相继过世,往往后继无人,皮影剧团多数已无真人演唱,演出时只能放录音。像过去那样行走四方,到处演出的纯粹民间的皮影剧团已经基本消亡了。璩老先生有四个儿子,但是都没有继承皮影绝活。大儿子璩汉文自七八岁始学过简单的皮影戏,但一直连谋生都成为问题。后来遇上“文革”,璩家四兄弟就更没有机会学皮影戏。再后来,皮影戏的观众越来越少,四兄弟也另寻出路了。上海嫡传皮影戏,几乎断了香火。七宝老街重新开放时,曾建立过一个皮影陈列室,璩老先生兴冲冲地捐献了一些皮影道具,但观者寥寥。曾在七宝、乃至上海都辉煌一时的上海皮影戏,只有偶尔在屏幕里才能见到了。
再创生机
从南宋至清代,中国的皮影戏曾陆续传播到南亚诸岛、埃及、波斯、英、法、德等国,成为最早走出国门的戏曲艺术,也是世界上最早流传的幕影艺术。至今,在泰国、印尼等地,还有传承有序的皮影演出。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有专门皮影研究的馆藏重点。
中国皮影戏的幕影演出原理,及其别出心裁的表演艺术手段,堪称近代电影的和现代美术片的鼻祖。法国人曾称它为“电影的前驱”。西方从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都从中国皮影戏艺术得到过灵感和启发。在西方,和皮影同属傀儡戏的木偶戏有着类似的荣衰经历,但西方人在木偶戏的基础上发展了卡通动画片,并风靡世界。反观国内,我们皮影戏的辉煌一去不返,传承和保护也不尽如人意。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影视的宣传力量唤起民众对皮影的记忆和兴趣,像《大明宫词》《活着》所做的那样;更应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客观、真实地把残存的民间原生态的文艺形态留存记录下来;也可以尝试把皮影艺术与传统水墨、平面设计等相结合,甚至可以一定程度地结合当代数码艺术的力量和当代的展览、展示手段来提高皮影的影响力。
皮影表演
就皮影作品本身来说,由于其造型古朴典雅,工艺生动精湛,极富民族气息,国内外很多博物馆、私人藏家都热衷收藏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用中国皮影作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如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多次以皮影制品、皮影戏来馈赠、招待国内外来宾。我们有理由把这一民间手工技艺传承光大,延续其国际魅力。
另外,发掘民间皮影艺人作南北甚至国际技艺交流势在必行。可以皮影为纽带,展开各种国际合作、交流、开发,结合国外的藏品和演出方式、技巧,重新丰富和拯救国内的皮影戏。近年落成的国内规模最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已经在致力于这些方面的拯救。比如用民间剪纸、皮影的效果来解读传统戏曲的程式,并开发观众互动游戏,增强对传统美术和戏曲的兴趣与领受力。一些日常的文化机构可以邀请民间艺术家坐镇表演、交流,甚至让皮影戏结合课本与教学,深入中小学课堂等。还可以联合各地高校的研究力量,给濒危的皮影艺术以一线生机。
《茶馆》里有句消极的台词:“死马是医不活的,活马迟早是要死的。”但是,皮影毕竟还活着,我们可以唤醒和延续它的生命,以至生生不息。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