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发展现状及专业课程设置——以云南财经大学外语外贸学院为例

2013-07-11彭妍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商科商务英语设置

彭妍玲

(云南财经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昆明 650221)

一、前 言

在商务英语专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学者对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不少学校也以不同的培养模式进行着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本文从国内外商务英语教学及研究发展现状出发,以云南财经大学外语外贸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将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几所知名高校进行比较和讨论,致力于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和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发展概况

(一)国外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国外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大规模的商务英语教学大概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张佐成,2008)。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商务英语教学重点逐渐转向推荐、表达看法、表达同意等一系列功能意念的语言教学。80年代后期开始,教学实践更加多元化,重点在发展学习者应用英语的技能上,如演讲、谈判、参加会议等。90年代以来,商务英语成为ESP研究种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种类,学习者除了职场人士外,包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此,教学发展以学科知识为内容载体,融合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教授商务和语言两方面的知识。可见,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商务英语认识的逐渐变化。

商务英语作为ESP的重要研究分支之一,其理论与研究是随着ESP的发展不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近三、四十年。国外商务英语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商务英语的定义、性质、教材几个方面开展,不同学者和研究者从语言假设、研究原则、研究对象、语用功能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商务英语研究的理论框架,逐步形成了具有商务语体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范式(章韬,2008)。国外商务英语的研究视角除了专门用于英语视角外,还包括英语的社会功能变体视角,如广告语言研究、商务英语词汇研究。学科专业视角,将商务英语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来进行研究。其它研究途径还包括教育学途径、语言学途径、国际商务学途径、跨学科研究途径、跨文化交际学途径和哲学途径几个方面(翁凤翔,2009)。在实践中,商务英语翻译与语料库建设都是商务英语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商务英语教学在国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发展较晚。在我国,商务英语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振兴对外贸易,商务英语在中国落户,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那时的商务英语主要以外贸英语翻译为主;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贸活动范围的扩大,商务英语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不少高校纷纷设立了商务英语方向;到了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国,再次刺激了商务英语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机制和研究会相继成立,商务英语被认为是ESP的重要分支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有近4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或相关课程。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的强劲持续发展,商务英语专业飞速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据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的统计,开设商务英语方向或课程的高校从21世纪初的540多所攀升到2008年底的800多所(王关富,2010)。

从名称上来看,商务英语经历了外贸英语、经贸英语、商务英语三个阶段。随着阶段的变迁,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都在发生变化。从商务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被称作外贸英语,主要以外贸英语函电、西方报刊文章选读和外贸英语口语作为主干课程,习惯上称作“老三门”;80年代后进入了经贸英语阶段,出现了大量经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除了语言学习之外,还出现了大量以讲解经贸业务和学科知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甚至仿照西方商科教育模式进行商务英语教学(蔡芸,2004)。90年代以后,经贸英语被商务英语取代,商务英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07年第一个商务英语专业开始试办,逐渐形成了目前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存的局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应不同的课程体系,各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共同推动着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完善。

三、国内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一)国内四大知名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模式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笔者认为,针对以上所说的5种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和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商务外语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是第三种培养模式的代表,但后者实行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商学专业”+“英语”,以及广外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英语”+“商科”方向的全英教育可以说是双学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代表,但两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存在差异,广外以英语学习为主,北外则倾向于商科与英语知识并重,因此在英语和商科类课程的设置上存在明显差异。表3.1对以上四所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总结。

表 3.1 四所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从表3.1我们可以看出,除在北外模式下英语和商科两类课程的比例基本持平外,前三所我国最早成功申办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是以英语类课程为主。除公共基础课后各校总学分分别为119、122、107及154,其中学科基础课(英语类课程)所占比例分别为63%、67%、70.1%以及 51.9%;专业方向课(商科类课程)所占比例分别为25%、26%、29.9%以及48.1%;两类课程相比,其设置比例分别为2.5:1、3.6:1、2.3:1 以及 1.1:1。可见,对于前三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来说,尽管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60%-70%的课程仍然是英语类课程,其设置比例是商科类课程的2.3~3.6倍;商科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在25%-30%之间,远低于英语类课程,但都用全英文进行教学,这种全英文浸泡式教学在传授商务知识的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和语言交际能力起着较好的辅助和强化的作用,是一种间接的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我校商务英语本科课程设置及问卷调研

我校外语外贸学院的前身是外语学院,外语学院自90年代创建以来,其英语专业就定位为经贸方向,从2007年开始招收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方向)的本科生,2011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开办商务英语专业,并于2012年9月正式招生。这是我校商务英语发展的新起点,更是商务英语学科在我省发展的大好契机。因此,该专业课程设置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过去几年,我校商务英语专业采用以英语学习为主,商科学习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至2010年该方向课程设置是1-2年级只设英语课程,3-4年级同时开设英语和商科课程,商科课程主要以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主,采用优秀的中文教材及双语教学的方式。此外,我校学生设有12至17学分不等的全校选修课,学生可以通过选校级选修课进一步修读各类商科类课程。因此,学生通过专业课和自主选择其他商科类选修课来完成和加强对于不同学科商务知识的学习。下表3.2为我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本科2007至2010年课程设置的情况。

表3.2 云南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本科课程设置

从表3.2可以看出,我校商英人才培养是以英语类课程为主,专业方向课为辅。各年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的总学分,即英语类与商科类课程的总学分分别为103、98、90及102,其中商科类课程仅占17.5% ~20%。学科基础课学分与表1中的三所高校相当,但专业方向课必修学分却远低于三所高校。除公共基础课后各年级总学分分别为132、122、117及126,其中学科基础课(英语类课程)所占比例分别为64.4%、65.6%、61.5%以及 66.7%;专业方向课(商科类课程)所占比例分别为 13.6%、14.8%、15.4% 以及11.9%,远低于三所学校25%-30%的比例;全校选修课所占比例分别为 12.9%、9.8%、10.3%以及11.9%。可见,我校商英专业商科类必修课程设置明显不足,而开设的全校选修课占到了一定比例。那么通过全校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商科类课程,以弥补商科类必修课程设置不足的做法效果如何呢?学生对我院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赞同?对此,我们对第一批07级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的45名学生针对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3:

表3.3 学生对我院国际贸易方向课程设置的建议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支持我院课程设置模式的学生只有2人,即4.4%。主张1至2年级英语课程为主,少量商科课程;3至4年级商科课程为主,少量英语课程的学生有32人,占71.1%;支持全程商科课程,不设英语课程,但商科课程用英语授课的学生占到了13.3%。可见,学生对于商科知识的学习有较高的要求,我们设置的商科类专业必修课数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那么,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全校选修课完善商科知识的做法效果如何呢?

我们进一步就这批学生对全校选修课的看法进行了调查,主张开设全校选修课的学生有25人,占55.6%;认为没必要开设的有6人,即13.3%;还有10人认为全校选修课可有可无,即31.1%。在问到学生已经选择上过的全校选修课的类型时(多选题),有57.8%的学生表示选择上过商科类课程,77.8%的学生选修了文科类课程,11.1%的学生修读了计算机类课程,还有51.1%的学生选择了艺术及其他类课程。可见,虽然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全校选修课来进一步增强商科类知识,但由于没有硬性规定,只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上过一两门商科类课程,不少学生为了拿到更多的学分而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或容易拿到学分的文科类、艺术及其他类课程。

此外,在商科类专业课授课语言和教材选用方面,虽然广外等学校都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全英授课,通过浸泡式教学模式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但对我校学生的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只有7人(即15.6%)支持商科课程用全英文授课;有36人(即80%)支持用双语授课;2人(即4.4%)支持用中文讲授商科专业课。教材选用方面,我校支持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学生有8人,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17.8%,支持使用中文教材的学生为2人,占4.4%,而支持中英文两种教材并用的学生有35人,占77.8%。可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我校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全英授课的模式还没有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倾向于采用双语对照的模式来进行商科类课程的学习。笔者认为这与我校学生生源有一定的联系,体现了教育的地区差异。那么,如何缩小差异,培养出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首先,不论是在选修课的选择还是在是否采用全英授课方面,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畏难情绪,进而会导致学习动力的下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国际化,采用全英教材和全英授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英语在学习中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学习的工具。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深入发展,我们应更加重视相关课程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

四、对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首先,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学科领域,各高校在设立商务英语专业时应定出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在商科课程和英语课程设置的比例方面,可参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2009年提出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的模块,即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养四个模块,以及各模块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致比例,该专业应进一步调整各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加强专业必修课,即增加商科类课程的门类、学分和课时,并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商科类课程的全英教学;其次,商务英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学科,根据各省经济发展状况和各高校自身优势,我们培养的商英人才应具有比较明确的商科专业学习方向,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并根据学习方向开设一系列商科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再次,专业选修课是专业必修课的延伸和扩展,应提供一系列与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相关的商科类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而这一系列课程的设置应参考相关商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商务类课程在选修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和课程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该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将英语和商务类课程融合起来,循序渐进,体现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特色。

[1]蔡芸.商务英语走向设想[A].第五届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陈准民,王关富,张佐成,邢建玉).论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06,(5).

[3]林添湖.加强理论研究.建设成熟的独立学科——试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前景[A].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王关富.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J].中国 ESP 研究,2010,(1).

[5]翁凤翔.商务英语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章韬.商务英语的研究方法论[A].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商科商务英语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