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坡软土路基处治方案研究

2013-07-10王瑞甫胡兴尧

交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路堤斜坡软土

龙 森 王瑞甫 胡兴尧 刘 品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贵阳 550001)

我国西南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在软质岩地层的沟谷斜坡上,常常遇到斜坡软土。斜坡软土为一种地区性岩土,是在特定地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土体,除了具有常规软土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低强度性等特点外,还具有成因复杂性、顺坡性、隐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认识和重视不够,处理措施不当,极易造成填方路堤基底滑移、路堤沉陷、路堑边坡滑坡、垮塌等危害[1]。斜坡软土路基处治是西南地区公路建设的难题之一。本文以驾欧至荔波高速公路(简称驾荔高速)斜坡软土路段为研究背景,借助现场勘察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斜坡软土路基处治方案开展系统的研究,提出C20 素混凝土联合碎石桩(简称CM 桩)处治斜坡软土的设计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典型的工程案例和借鉴资料。

1 工程地质条件

驾荔高速斜坡软土路基主要位于K8+000~K9+100段,路线沿一单向斜坡中下部布线,斜坡坡率一般为1∶10~1∶2.5之间,斜坡上主要为梯田,软土分布在沟谷地势低洼处和缓斜坡上,软土段落不连续。斜坡上软土表面存在1~3m 可塑状粉质粘土(硬壳层),硬壳层至基岩面之间为软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沟谷内地下水发育,软土为软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土路段岩土体自上而下分成耕植土、粉质粘土(沟谷内缺失)、淤泥质粉质粘土,下伏三叠系下统罗楼组-紫云组(T1l-z)泥质灰岩、泥岩。

2 天然地基路堤稳定性评价

驾荔高速设置双向4车道,路基宽度为21.5 m,软土路段以填方路基通过,轴线最大填高13.7 m。为评价天然条件下填方路堤稳定性,笔者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第3.6.7,3.6.8条对软土路段型断面的路堤自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堤沿斜坡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本路段为填石路堤,路堤填料的参数采用以往工程经验值:γ=23.0 kN/m3,c=0kPa,φ=35°。

表1 天然地基路堤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表

由表1可知,FS1≥1.35,路堤堤身稳定性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断面FS2<1.20,其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规范要求;FS3最大值为0.83,远小于规范规定的1.30,路堤沿斜坡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规范要求,路堤填筑后会导致填方边坡沿软弱层滑动,须进行治理。

3 处治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受路线总体方案控制,该路段已无平面线位调整的可能,须治理。根据该路段现场调绘及地勘资料,结合各软土段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桥梁、换填、桩板墙、复合地基的4个处治方案。

3.1 处治方案技术比较

(1)桥梁方案。受路线平、纵、横指标限制,5段软土中仅K8+530~K8+760段适合设桥,其余4段软土采用桥梁方案不合理,须用其他处治方案,未能体现其安全、环保、占地少的优势。

(2)装板式挡土墙方案。该方案是在右侧路肩位置或路堤填方边坡上设抗滑桩支挡,桩间采用挡土板挡土,抗滑桩按悬臂8 m 控制,并设置排水盲沟排出露头的地下水,但桩板墙方案未对软土进行处治,存在路基沉降及路堤由桩顶滑移的隐患。

(3)换土填石。该方案可除尽软土,且路基排水性好、路堤稳定性高,但换填方案存在以下方面问题。首先,换填石料须远运。路段3km 范围内岩性以软质岩为主,遇水易软化,不能用于换填,换填石料需要从3km 外进行调运;其次,挖出的软土须远弃。本段为一单向坡,无弃土之地,须运至3km 外丢弃;再次,采用换填环保效应差。路段所在地联山湾风景秀美,属荔波大七孔三级景区边缘,换填大挖大填对环境影响大;最后,由于部分软土为隐伏型,换填需挖开1~3 m的硬壳层,浪费硬壳层的既有强度,且换填深度达7m,施工难度大及危险性大。

(4)复合地基方案。该方案为CM 桩处治,碎石桩置换、挤密、排水固结加固土体,C20素混凝土桩增强复合地基抗剪强度,确保斜坡路堤的稳定性。从CM 桩在玉三、三凯、贵新等高速公路处治斜坡软土的成功经验来看,具有较好的技术可行性。

3.2 处治方案经济比较

为直观比较4种处治方案所需费用,对各软土路段概况及其处治方案的费用进行统计,见表2。

表2 软土路段概况及处治费用比较表

综上所述,CM 桩处治斜坡软土路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技术可行,环保效应好,为优选方案。

4 CM 桩处治方案

CM 桩呈正方形交叉布置,桩体直径d=0.45m,桩间距s=2.4m,采用振动沉管桩机,桩端应置于基岩上,桩顶铺0.5 m 的碎石垫层,有地下水露头位置增设横向排水盲沟,垫层顶部铺设土工格栅,见图1、图2。

图1 CM 桩平面布置大样图

图2 CM 桩处理典型横断面图

4.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CM 桩的工作机理和受力特点,参考相关资料[3],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下式进行估算。

式中:Ra1,Ra2为C桩、M 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sk为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m1为C20素混凝土桩面积置换率;m2为碎石桩面积置换率;η1 为C20素混凝土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η2 为碎石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η3 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Ap1为C20素混凝土桩桩身横截面面积;AP2为碎石桩桩身横截面面积。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参数及结果见表3。

表3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参数及结果表

计算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55kPa,设计值取250kPa,能满足路堤填筑要求。施工时须进行荷载试验复核,如何不满足须进一步调整设计参数。

4.2 复合地基沉降与稳定计算

复合地基沉降一般分成两部分,即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量和下卧层沉降量。本文复合桩基置于基岩面上,所以复合地基沉降仅为加固区沉降量。沉降和稳定计算将CM 桩和桩间土视为复合土体。沉降分析采用复合压缩模量来评价复合土体的压缩性,再用分层总和法进行沉降计算[4-5];稳定分析采用复合土体综合强度指标进行。

式中:s为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量;Δpi为第i 层复合土层上附加应力增量;Hi为第i 层复合土层的厚度;Espi为第i 层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a1为C20素混凝土桩压缩模量;Ea2为碎石桩压缩模量;Esi为第i层桩间土压缩模量;csp,φsp第i层复合土层粘聚力及内摩擦角;ca1,φa1为C20素混凝土桩粘聚力及内摩擦角;ca2,φa2为碎石桩粘聚力及内摩擦角;csi,φsi为第i层桩间土聚力及内摩擦角;m1,m2意义同式(1)。

根据式(2)~(5)计算结果,在路堤填筑完成的条件下进行稳定和沉降分析,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复合地基处理路堤稳定、沉降计算参数及结果表

由表4可见,经过CM 桩处理后,路堤稳定安全系数≥1.3,路堤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复合桩基嵌于基岩面上,加固区沉降即为路基总沉降,最大值仅为0.219 m,且部分沉降将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工后沉降也满足≤0.3m 的要求。

5 结语

(1)斜坡软土具有隐伏性,须加强地质调绘和勘察,确保设计时发现斜坡软土并采取处治措施。

(2)CM 桩复合地基处理适用于软土厚度>3 m 的斜坡软土路段,较采用支挡结构、换土填石等处理方案具有施工速度快、费用省、环保等特点。

(3)复合地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的方法,CM 桩设计计算中,部分参数为经验值,施工前须进行现场测验,验证和调整设计参数。

(4)本文仅从勘察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复合地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并做好相关记录,施工完成后还须对复合地基效果进行检测,有条件的可对复合地基进行工后沉降观测和稳定性监测,为类似工程处治提供更详细的资料。

[1]尤昌龙,赵成刚,张焕城等.高原斜坡软土路基施工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4):503-508.

[2]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钱家欢,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5]卢廷浩.土力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路堤斜坡软土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信仰的“斜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土一维非线性固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