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高速公路某路段边坡治理
2013-07-10丁文霞
丁文霞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9)
1 工程概况
京港澳高速公路K1050+140~K1050+440位于湖北大悟县境南部,左侧原为路线高边坡,自然山体陡峭,最大坡高约60 m 左右,坡面分为6级,其中第一级~第三级高度均为10 m,坡率1∶0.5,第四级以上边坡依自然山体分级,高度12~18m,。
本段边坡施工于2000年完成,在多年不良气候作用下,边坡出现多处坡面和平台开裂、坡底防护鼓包等病害,对应位置的路面边缘也出现涌浪、推移等现象,对道路行车安全将带来隐患。为此,湖北京港澳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结合现场实际,对该段边坡进行工程防护处理。
2 边坡破坏原因分析
京港澳高速公路K1050+140~K1050+440段地势北高南低,属于重丘区,丘顶浑圆,起伏平缓,U 型沟谷比较发育。本段边坡位于寰水河东岸坡谷地带,海拔60~120 m 之间(黄海高程)。经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边坡所在地区没有大的不良地质现象,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等地质因素较为稳定有利,地震烈度较低。
边坡基岩为强-中风化白云纳长片麻岩,坡内结构面的产状服从正态分布,结构面的发育状况及岩体的完整性都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这也必然导致岩体在不同方向力学性质差别较大。由于坡高且陡,起初公路修建时开挖边坡对岩体稳定性状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长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侵蚀,自然风化作用及极端气候(暴雨)等多重因素作用,边坡出现了防护混凝土层开裂、地下水渗入,致使边坡防护体系强度降低。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新的工程防护措施[2]。
3 边坡处理措施
根据现有坡面情况、岩体呈层状特征、结构面发育,设计采用抗滑挡土墙、锚索预应力加固、地梁结构、锚杆挂网喷混合植物、综合治水措施等综合一体的方案。坡面底部鼓包和路面沥青层推移破坏情况,采取抗滑挡土墙以增强整体稳定性;在第一、第二、第三级边坡上采取预应力锚索地梁结构;在现坡面不完整的K1050+206~K1050+237段内采取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在第四级以上边坡采取锚杆挂网喷混合植物进行防护,完善排水体系,增加平台截水沟、坡体排水体系及急流槽,修补破损点和裂缝,确保坡面的长期稳定性[3]。
3.1 抗滑挡土墙及预应力锚索防护
K1050+151~K1050+400范围内的第一级边坡底部设置高度为4m 的C20 片石混凝土抗滑挡土墙结构体,挡墙面坡1∶0.5,背坡1∶0.4,与原坡面贴合较好,产生少量挖方。注意挡土墙的泄水孔与最下一排的坡体排水孔对齐,施工中应先完成最下排排水孔再进行挡土墙施工。挡土墙的基础位于原边坡碎落台加固平台(需挖除)下方,基础埋深为2m,因直接利用挡墙基础为边沟外壁,故而挡墙基础必须低于原边沟底部。在已采取地梁防护的部位断开挡土墙,新、旧防护体系形成一体[4],见图1。
图1 抗滑挡土墙加固平面示意图
挡土墙顶面设置8m 高的预应力锚索地梁,梁体截面为60cm×70cm,水平间距3m。要求地梁要伸入挡土墙顶面标高50cm,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抗滑性。施工中应先完成地梁基础再砌筑挡土墙结构,以避免在挡墙顶面开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地梁上设置2排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采用270级(1860 MPa)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及OVM15型锚具,钢绞线采用工厂制作的无粘结钢绞线。锚索注浆采用自孔底向上反压浆施工,孔口作适当封堵并留排气孔;注浆材料为水泥砂浆,水灰比0.4~0.45,灰砂比1∶1,砂浆强度不小于30MPa,注浆压力不低于0.5MPa。预应力锚索孔深20.5m,锚索长度20m,自由端长度9.5 m,锚固角20°,设计张拉力1000~12 00kN。混凝土锚索地梁布置图见图2。
图2 混凝土锚索地梁布置图
3.2 中部预应力锚索加固
第二级、第三级设置10 m 高的预应力锚索地梁,梁体结构同上。要求地梁要伸入平台标高以下50cm,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施工中应先完成地梁基础,再砌筑平台加固结构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5]。
在K1050+206~237段,由于现有坡面为未分级微曲面,且有裂缝贯穿,故采用了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结构。预应力锚索为压力分散型锚索,由3个单元锚索组成,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2 根无粘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钢绞线通过特制的挤压簧和挤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要求其单根的连接强度大于200kN。
各单元锚固段长度分别为L1,L2,L3共同组成复合型锚索的锚固段,设计锚孔直径为130 mm,见图3。
图3 深路堑边坡锚固典型断面图
3.3 上部常规绿化及修复
根据目前边坡情况,上部分坡面较为完整,坡率1∶0.5~1∶0.75,局部表面喷射混凝土,以防发生破坏。如果产生裂纹,降水可渗入,在长期自然作用下可能发生进一步破坏,为此采用挂网喷混生植物进行绿化防护,锚杆长度为3 m。锚杆支护的目的是为了加固边坡表层结构面,避免边坡表层产生的破坏而导致的局部岩体失稳,所以采用3m 短锚杆,并结合绿化以增强长期使用性能及远观绿化需要[6]。挂网布设示意图见图4。
图4 挂网喷射混凝土布设示意图(单位:cm)
第一、二、三级边坡顶部分别采取平均1.5m宽的平台,并设置平台截水沟。各防护体系框架内部可尽量利用原防护体,如已破坏可直接修复。
4 结语
边坡治理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危险而艰巨的抗灾工程。应根据滑坡变形破坏机理,采用以抗滑挡土墙及预应力锚索地梁防护体系、预应力锚索加固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理。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按边坡底部、中部、上部变化特征,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效果较好,对类似边坡的维稳处理具有借鉴作用。
[1]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湖北省京珠国道项目第1合同段施工图文件[Z].武汉: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1998.
[2]任 申,燕淘金,那光磊.边坡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处理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23):120-121.
[3]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李光慧.大保高速公路K401滑坡治理[J].路基工程,2006(1):126-129.
[5]韦世卓.公路路堑边坡滑坡治理[J].中南公路工程,2003,28(4):92-94.
[6]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岩土锚固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耿翠珍,刘中华,李学平.高速公路绿化防护措施[J].华东公路,2009(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