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在慢性肝炎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2013-07-10勇伟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肝炎出院优质

刘 晶 孙 玲 勇伟娜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临床路径在慢性肝炎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刘 晶 孙 玲 勇伟娜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管理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实施相关工作以来,81例慢性肝炎患者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以同期的未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86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出院随访情况调查。结果 临床路径护理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患者满意度和出院随访情况调查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结合提高了护理质量。

临床路径;优质护理服务;慢性肝炎

2010年卫生部相继开展推广了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我院作为市级传染病专科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的要求开展了相关工作,并把这两项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我科自2012年开始施行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取住院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观察组为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科,符合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路径入组标准,并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81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未进入临床路径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6例。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所有患者自入院起进入临床路径,并严格按照已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的要求实施医疗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包括:①向入组患者介绍临床路径的相关内容,发放《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告知书》,在告知书中向患者介绍了在其住院过程中,医师、护士应该做的工作,以及需要患者及家属需要配合做好的工作,使患者对整个住院过程有所了解,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积极配合后续的工作。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患者可对照告知书的内容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②管床护士或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上的内容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包括护理目标和健康教育等,每项任务均制定相应的预期目标,达到预期目标才能视为完成该项任务,由执行者签署姓名表示完成。③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定期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督促指导,发现并解决问题,并负责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的调查。④积极处理变异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⑤患者出院前对此次住院过程做出评价,并进行患者满意度的问卷调查。⑥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慢性肝病患者需要进行出院后随访,因此出院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情况调查,了解患者是否按时按需复诊。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的整体医疗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同样的调查。

1.2.3 评价指标

1.2.3.1 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

采用自制评分表,包括患者了解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病床等各项物品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与疾病有关的治疗、护理、饮食、用药、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等10项内容,每项内容3个答案:了解、部分了解、很少或不了解,分值分别为3,2,1。得分20~30为优良,19分以下为差,于患者出院前完成调查。

1.2.3.2 患者满意度调查

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基础护理完成情况,护士的工作态度,护士的工作质量,护士对患者提出需要的反应时间,护士巡视病房情况,对护士技术及服务满意程度和对护理技术水平的总体评价,于患者出院时完成调查。

1.2.3.3 出院随访情况调查

出院后半年内按照要求返院复查者为遵嘱,对未返院者,电话联系,如至其他医院复查亦视为遵嘱。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比较(n,%)

卡方检验:χ2=5.325,P=0.0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n,%)

卡方检验:χ2=4.855,P=0.028,两组患者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 两组出院随访情况调查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随访情况调查(n,%)

卡方检验:χ2=4.486,P=0.034,两组患者出院随访情况遵嘱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部在2009年和2010年相继开展了临床路径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不断加强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实施,并取得成功以来,临床路径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到推广和应用。我国的一些医院在10多年前开始自己摸索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并取得一定的效果[2],卫生部在2009年末开始正式全面的推广临床路径工作。

临床路径是由一组医护人员共同针对某病种的治疗和护理所制定的最科学的医护计划。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个程序。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制定护理表单,把每个阶段护士干什么,观察什么,应该给患者那些指导,护士所做的工作期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都做了一个规定。这样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就有了一个规范的、完善的、系统的指导,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节省了工作时间,同时减少或杜绝工作中的疏忽与遗漏[3]。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贯性,保证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整体能力和素质。临床路径的实施也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考核提供了一个标准,护理管理者可以按照临床路径的完成情况来考核护理质量。

患者方面,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入院时即与患者介绍,促进了护患沟通,通过沟通,可以使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提高了患者的知晓度,满足了患者的需要,患者不再是盲从,而是主动的参与进来,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落到了实处,切实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4],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同时,因为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来发挥患者的监督作用。从而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得以深化。符合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5]。

本文通过病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后,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出院随访情况调查均有所提高。我们认为,临床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68.

[2] 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新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3] 齐娟,王建辉,张慧颖,等.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14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hbgt/s10697/201001/45756.htm

[5] 郑方.浅谈护理工作新模式一临床路径[J].中外医疗,2010,29 (27):186.

R473.5

B

1671-8194(2013)36-0274-02

猜你喜欢

肝炎出院优质
《世界肝炎日》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