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2013-07-10王动力刘建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纯音咽鼓管乳突

王动力 刘建峰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中医院,山东 威海 264300)

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王动力 刘建峰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中医院,山东 威海 264300)

目的 探讨通过乳突开凿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如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数据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接诊患者中,96%的患者听力获得良好恢复并保持正常,术后不同期观察无不良后果和反复。结论 通过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很好,患者不存在病情复发和恶化反应,可以广泛推广。

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病,患者经常出现非化脓性中耳积液和听力障碍,一般存在此症状超过3个月而不得好转可以定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概率比较大,在前期容易被患者忽视,尤其是儿童存在主诉不清无法及时分辨等情况,这样导致延误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传统的有手术疗法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本文主要探讨用乳突开凿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4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6~49岁,平均年龄(23.7±2.3)岁。经查确定患者病史在3~189个月,平均病史为(98.6 ±12.4)个月。4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有患耳59耳,单侧慢性中耳炎37例,双侧慢性中耳炎11例。

1.2 术前检查

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主要通过听力学检查、体征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1]。听力学检查主要通过纯音听力测试和语频听阈测试,发现59例患耳中34例传导性耳聋,25例混合性耳聋;患耳听阈0.3~5KHz,气导测试平均值为33~65dB。鼓室压曲线检测发现B型51例,C型8例。

体征检查发现59例患耳中主观听力下降31例,耳闷胀不适12例,耳溢液8例,耳鸣5例,耳痛3例。59例患耳全部出现鼓膜内陷,多为暗灰色或蓝灰色,经查鼻部或咽部检查均为正常。

影像学检查主要通过CT扫描发现患耳乳突含气蜂房数量减少,而且局部患耳乳突小房有液性密度影,未发现存在骨质破坏、中耳畸形和听小骨异常的情况。

1.3 治疗方法

对患者实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待麻醉显效后对患者耳后部位进行卫生消毒,行耳后切开术直达皮下组织下层乳突骨面,用剥离器分离骨膜,露出外耳上棘、筛区、乳突骨皮质。用撑开器撑开皮层和组织,用微型电钻磨开乳突腔。待到轮廓化之后以显微镜辅助扩大鼓窦入口及鼓窦,观察术中乳突腔病变情况,可见鼓窦及乳突气房,有胶状填塞物;患耳中耳腔黏膜肿胀可见黏性、脓性分泌物。

对患者乳突腔、鼓窦、鼓室病变组织等进行清理,特别要注意鼓窦入口处不宜清理的增生物质可以考虑取下砧骨并开放后鼓室进行清理[2]。完成后运行抗生素冲洗消毒以保持中耳、乳突术腔、乳突腔及上鼓室通畅。在患耳乳突腔内置冲洗管和引流管,以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耳后切口,在患耳鼓膜前下方置入通气管,运行各项防感染措施,每日以生理盐水配合地塞米松混合液经由冲洗管进行术腔冲洗。

1.4 效果评测

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在患者术前术后分别进行了听阈测定,通过250、500、1000、2000、4000Hz气导和同频率骨导测试。同时运行CT扫描,对患耳进行造影;观察询问患者自觉症状。三种检测方式共同评测患耳治疗效果。

治愈:患者自觉无异常,CT扫描无异常,纯音听力测试全部恢复正常范围,声抗组图为A型;好转: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CT扫描乳突异常情况有所好转,纯音测试尚未达到正常值,声阻抗图为AS型或C型;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变化,CT扫描和纯音测试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以t进行检测,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59例患耳在接受治疗之后听力明显获得提升,详见表1,具体纯音测试效果详见表2。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三次的疗效进行评定,最终确定治愈患耳39例,治愈率66.1%;好转18例,好转率30.5%,总体康复率=(治愈+好转)/总患耳数×100%=96.6%。另外2例治疗无效患者,经查与患者回家之后没有做好耳部护理和卫生保健有关,具体表现为1例患者剧烈外伤造成手术失败,效果反弹。1例因受到强烈的声波刺激造成耳部撕裂伤,引起病情恶化。

表1 59例患耳接受治疗效果分析

表2 纯音测试效果分析

3 讨 论

通过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手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令人满意。这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有关。根据相关研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出现与咽鼓管阻塞、通气不良等因素有关[3]。通过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手术疏通咽鼓管阻塞情况,对中耳积液进行冲洗排除,可以有效的缓解积液分泌,降低中耳炎发病率,是一种从根源上排除中耳炎障碍与不适的治疗方法。

乳突凿开与鼓室置管属于两种同步治疗策略,乳突凿开调整中耳黏膜的气压调节功能,鼓室置管调整咽鼓管的气压调节能力[4]。以乳突凿开鼓室置管进行患者中耳腔气压调节,对于治疗通气不畅和咽鼓管阻塞等情况引起的中耳炎及听力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术后相关的CT造影检查发现,患耳因通气不畅引起的耳腔负压增加以及伴随的中耳黏膜肿胀、出血、鼓室漏出液等情况会逐渐发生好转,患者术腔内可见上皮组织变薄,病变腺体退化缩小,漏出液逐渐恢复正常。

通过鼓室置管进行地塞米松联合生理盐水进行积液冲洗,对于患者中耳腔内潴留积液、分泌液、渗出液有良好的清理效果。在48例患者中,小儿黏性液和成人浆性液等情况都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中,以咽鼓管穿刺治疗和运行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咽鼓管吹张治疗的情况较为多见。不过咽鼓管穿刺对小儿治疗效果不佳,受到儿童抵触行为影响,不能有效排除中耳负压问题和积液,因此存在病情反复等情况;而运行激素疗法对人体病理性损害较为严重,且无法有效解决咽鼓管堵塞或耳腔鼓室负压情况,容易造成严重的耳鸣、疼痛等并发症,患者痛感强烈,因此不建议使用[5]。

通过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最大程度开放乳突气房、鼓窦和鼓室,在显微镜和可视操作之下可以有效的清理患耳鼓室、耳腔内增生物、积液、堵塞物。对患者运行留置导管冲洗可以接触性调理患耳腔内分泌液、渗出液、漏出液增多的情况。

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很理想,通过乳突凿开与鼓室置管两种途径同步发挥作用,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1] 丁明虹,熊梅.咽鼓管逆行插管术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2):220-221.

[2] 黄文银,梁军,赵祯.中耳乳突手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2):67-68.

[3] 刘建实.慢性分泌性中耳炎58例临床诊治探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30(11):99-100.

[4] 王动力,汤华淑.乳突凿开鼓室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153-154.

[5] 苏文宇.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 2010,6(5):69-70.

R764.21

B

1671-8194(2013)36-0142-02

猜你喜欢

纯音咽鼓管乳突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两步缓解颈肩痛
健听青年短纯音ABR测试结果分析
听觉的声学现象和原理(3)
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纯音听阈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