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灰质炎疫苗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效果监测

2013-07-10曾德秀斯小露彭可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血样预防接种

曾德秀 杨 芳 向 鑫 斯小露 彭可梅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湖北 荆州 434020)

脊髓灰质炎疫苗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效果监测

曾德秀 杨 芳 向 鑫 斯小露 彭可梅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 了解脊髓灰质炎疫苗(脊灰)不同序贯免疫程序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预防接种门诊采取脊灰不同序贯免疫程序接种的1~2岁儿童561例,采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脊灰中和抗体,比较不同序贯免疫程序儿童的免疫效果。结果 在采集的561份血样中阳性例数549,阳性率97.86%。其中传统序贯免疫程序儿童276例,血样中阳性例数271,阳性率98.18%;创新序贯免疫程序接种儿童285例,血样中阳性例数278,阳性率97.54%。经统计学处理,组间阳转率差异无显著(P>0.05);不同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医院、户籍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均无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结论 儿童脊灰疫苗的不同序贯免疫程序其免疫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脊灰疫苗的创新序贯免疫程序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即节约了卫生资源又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

脊髓灰质炎;序贯免疫程序;免疫监测;阳性率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只能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已大幅度降低了全球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然而,由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风险的出现,今后必须停止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彻底根除脊髓灰质炎[1]。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须先行序贯免疫程序,即初免接种2剂IPV后(脊髓灰质炎疫苗灭活疫苗),再口服2剂OPV(脊髓灰质炎疫苗减毒活疫苗)[2]。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接种疫苗知情自愿的原则,部分儿童选择了“创新”的序贯免疫程序,即初免接种1剂收费的IPV后,再口服3剂免费的OPV。为了解两组序贯免疫程序接种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实际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对两种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不同序贯免疫程序接种的12~17个月龄儿童561例免疫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本院预防接种门诊采取脊灰序贯免疫程序接种且完成三剂次的1~2岁儿童561例(男301、女260)。其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胎次、出生医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选择儿童方法

对已按序贯免疫程序完成三剂次的1~2岁儿童按知情同意的原则自愿参与免疫效果监测。

1.2.2 调查方法

以预防接种证、湖北省预防接种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系统为调查背景,对参与对象进行疫苗接种完成剂次、儿童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医院、户籍、有无不良反应等情况的调查。

1.2.3 序贯免疫程序类别判定

按初免接种2剂IPV后,再口服2剂OPV为传统序贯免疫程序;初免接种1剂收费的IPV后,再口服3剂免费的OPV为创新序贯免疫程序。

1.2.4 检验方法

所有检测对象均采集末梢血20μL,分离血清置于-20℃条件下保存待查。用武汉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脊灰IgG抗体,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血清1∶100稀释后与之反应,单孔定量,单位为IU/L。判断标准为≥200IU/L为阳性,<200IU/L为阴性。试验同时设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

1.2.5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本次共调查1~2岁儿童561例,均完成三剂次脊髓灰质疫苗接种,在采集的561份血样中阳性例数549,阳性率97.86%。其中传统序贯免疫程序儿童276例,血样中阳性例数271,阳性率98.18%;创新序贯免疫程序儿童285例,血样中阳性例数278,阳性率97.54%。经统计学处理,组间阳转率差异无显著(P>0.05);不同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医院、户籍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被调查对象均无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详见表1。

表1 不同序贯免疫程序其免疫效果

3 讨 论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脊灰序贯免疫程序免疫阳转率平均为97.86%,达到了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3]提出的免疫成功的指标,且组间阳转率差异无显著(P>0.05)。均无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说明两种程序都是安全有效的。

在过去的10年里,中、东欧,中东,远东和非洲南部的很多国家采取了2剂IPV+≥2剂OPV的序贯免疫方案。IPV/OPV序贯免疫似乎在维持OPV诱导的高水平肠黏膜免疫力的同时,还能减少或预防VAPP的发生。此外,这种方案减少了IPV的剂量,节约了有限资源,还可以优化脊灰疫苗诱导的体液和黏膜免疫原性[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工作中可用创新脊灰序贯免疫程序,同时做好健康宣教、接种前的体检及知情同意、接种后30min的留观,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接种安全和免疫效果,避免了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风险的出现,另一方面节约了卫生资源,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真正做到了“三好一满意”。

[1] 刘金花.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1, 39(2):72-74.

[2] 迮文远,陈海平,宋继萍,等.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6.

[3] 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卫疾发[2005]373号.

[4] WHO.Polio vaccines and polio immunization in the preeradication era: WHO position paper[J].WER,2010,85(23):213-228.

R512.4;R186

B

1671-8194(2013)36-0055-02

猜你喜欢

脊髓灰质炎血样预防接种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血常规样本采集时间、分装时间及放置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枫叶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世卫组织宣布非洲根除脊髓灰质炎病毒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脊髓灰质炎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