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哥”事件看微博反腐的价值与条件
2013-07-10王卫明
唐 燕 王卫明
2012年“表哥”落马事件与2008年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的落马有些相似之处,这次“表哥”落马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今微博取代了当年的论坛。微博反腐显示出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力量。“表哥”落马的过程无不渗透了微博网民的反腐力量。
一、“表哥”落马事件始末
(一)微博用户轻度质疑
“8·26”陕西延安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当地负责安全部门的杨达才局长来到现场指挥抢救工作。“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情绪稳定。”26日16时35分微博用户“@JadeCong”发出了上条微博,并且上传了截图。
(二)微博用户人肉搜索
26日19时53分,网友“百姓大于天”在微博上爆料称,涉事官员为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2时29分,网友“卫庄”在微博上发布了杨达才佩戴疑是价值3.8万多欧元的欧米茄的照片。23时57分,渤海论坛的官方微博发布了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的五块不同样式手表的照片。27日18时12分,第五大道奢侈品网首席运营官孙多菲在其微博中称他已经向表行业专家请教,同时公布了五块手表的款式和市场估价。这条微博截至9月25日被转发14531次,引发评论5350条。[1]
(三)杨达才与网友微博互动交流
8月28日,杨达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已经注意到了网络质疑,并将此事向组织做了报告。29日21时至22时,杨达才在微博上回答网友提问,并且频频致歉。杨达才解释“自己并非微笑,只是表情有点放松”。5块手表均是合法收入购买的。
(四)微博舆情开始转向
鉴于杨达才主动地与网友媒体交流,诚恳向公众道歉,并公开解释手表来源,部分网友对杨达才的处境表示同情,感慨当官不易。甚至有人赞扬杨达才敢直面网络质疑的勇气,发出了“此官可嘉”的感叹。部分实名微博用户还要求其他网友拿出可靠证据再来质疑。
(五)微博名人重度质疑
8月30日凌晨起,微博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鉴表专家接连发布了杨达才的其他5块手表,并对新增加的表估价20万元,这条微博爆料犹如重磅出击。
(六)传统主流媒体报道微博质疑
杨达才的微笑照片被曝光后,传统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对微博上的言论进行了摘编报道。例如8月28日,《钱江晚报》刊文《陕西安监局杨达才车祸现场笑 戴名表照片被晒上网》。8月31日21时30分,央视《新闻1+1》节目《局长的“微笑”局长的“表”》报道了这一事件。
(七)“表哥”落马,微博反腐获胜
9月15日,《钱江晚报》刊文《局长天天在正常上班》,再一次掀起了舆论浪潮。9月21日,记者从中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获悉,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依据有关纪律规定撤销了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二、“表哥”事件启示
尽管有学者和媒体人对微博反腐抱有忧虑甚至怀疑的态度。但“表哥”事件中微博反腐胜利,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正视微博反腐的力量和价值。“表哥”事件给予的启示以及该事件中微博展现的反腐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微博反腐的运作
1.微博反腐的运作流程
仔细归纳“表哥”事件中微博反腐成功践行舆论监督的运作流程发现,微博反腐的运作流程大致归纳为几个阶段:微博网友冲锋陷阵发布腐败线索,微博网友集体人肉搜索渴望核实腐败信息,贪腐官员“坦白真相”博得部分网友支持,微博网友再次铁证质疑,官方媒体积极跟进,纪检、公安部门及时介入,贪腐内幕水落石出。
2.微博反腐的运作模式
传统反腐方式是公民可以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举报电话等方式举报。微博反腐与传统的举报方式在实质上都是在提供腐败线索。两者的显要区别在于,微博在中国已是一种大众化的媒介平台。《第30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已经过半,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2]
微博是向所有微博网友开放的,是“众对一”的模式。“众”在此指微博网友的数量之多,力量之大。“一”指腐败对象。传统举报模式更像是一种“私下”的,“一对一”的。微博的公开性和广泛的受众性给反腐带来了新变化。
(二)微博反腐的意义
1.微博反腐是走出“历史周期律”的现实法宝
1945年7月4日,近现代爱国主义者黄炎培接受毛泽东邀请至窑洞作客,他向毛泽东提出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周期律”。他概括出中国封建王朝“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乱治循环现象,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出一条新路,逃出这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熄”。黄炎培听了之后赞许道:“这话是对的,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民,个人攻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个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个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律,怕是有效的”。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3]
微博日益发展壮大,进一步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也激发了公民参与权和监督权。民众通过微博的方式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成为了民主的一大进步,也是走出“历史周期律”的一大现实法宝。微博网友可在微博上对公共事务进行自由评论、交流观点、形成舆论。微博成为了公众参与事务的一大平台。
2.微博反腐是激发和发扬“群众办报”的重要渠道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交谈时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4]从现实意义来看,“群众办报”包括除报纸以外的一切媒体。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具有显著的反腐功能。微博反腐是激发和发扬“群众办报”的重要渠道。第一,微博反腐与群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政党的廉政建设是否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微博反腐这类信息必然成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第二,微博反腐是面向所有群众的反腐。这种反腐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微博个性化语言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微博用户能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发表观点,这些观点都能成为新闻素材。第四,微博反腐先锋能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微博反腐功能使得“群众办报”这一优良传统理念在全媒体时代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
3.微博反腐是减少社会反腐成本的重要方式
微博反腐监督主体的大众化,微博文本的公开化,揭露腐败的便利化,发布腐败情报的适时化,信息传播的裂变化,制造和引领大众舆论功能的强大本领,大大地降低了反腐成本,壮大了反腐力量。
微博反腐除了使得“表哥”落马外,“开房门”、“艳照门”、“调情门”使得一些腐败官员纷纷在微博上“触礁”,最终落入法网。这些事例无不暗示着微博反腐的价值。如何充分发挥微博反腐的价值,如何为微博反腐创造更好的条件,必将成为政府廉政建设探讨的新议题。
三、为微博反腐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政务信息更为公开透明
政府的信息公开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政府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下,无疑就切断了腐败的链条。只有把政府政策和执行公开之后,群众才有监督的可能性。政务信息更为公开,信息范围更为广泛,才能够为微博反腐提供更多的依据和突破口。此次“表哥”落马事件正是网友依据杨达才在各种场合的照片展开的。倘若这些照片网友不能检索到,那么“表哥”落马的可能性就小了。
(二)主流媒体主动联手微博反腐,形成合力
微博反腐起先始于微博用户的爆料,在得到众多微博用户的关注和评价、转发之后还需要主流媒体注入新鲜血液。微博舆情的壮大还需要主流媒体的支持。主流媒体的联手报道可以开辟反腐第二战场,将虚拟无法触摸的网络舆论现实化,身边化。同时,主流媒体为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必须及时主动地联系采访有关部门,督促相关部门给出合理解释。只有这样,微博反腐才能实现真正的着地。
(三)公检法须重视网友提供的腐败线索,并及时介入调查
公检法须重视网友提供的各种腐败线索,并及时介入调查。何为及时介入:一是民情已比较激愤的情况下介入;二是腐败现象的证据比较充足时介入。公检法机构在介入调查的过程中,一定要先核实网友提供的腐败线索是否真实可靠,判断它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并及时将掌握的信息报给相关部门。只有建立一个严格的反腐流程,微博反腐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发挥。
[1]侯文昌.27天:“微笑表哥”落马舆情还原[N].检察日报,2012-9-25(05).
[2]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 报 告 》 [EB/OL] .http://www.isc.org.cn/zxzx/ywsd/listinfo-21627.html.
[3]金冲及.毛泽东(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