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铺矿14-1103综采面老顶来压步距预测及实践

2013-07-09王金龙

江西煤炭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老顶步距煤壁

王金龙

(山西焦煤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正利煤业,山西 吕梁030053)

1 工作面概况

14-1103综采工作面为正利煤业葛铺煤矿一采区综采工作面,位于14-1101综采工作面以西,一采区轨道上山以南,南邻矿界,东西皆为未开采的实体煤,工作面煤层标高为642.8~717.7m,低于奥灰水静止水位标高,属于带压开采。14-1103工作面煤层整体呈单斜构造,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6°~10°,平均倾角8°,工作面走向长度2212.7m,倾斜长度180m,煤层厚度平均为3.04m。在工作面的回采区域范围内,煤层沿走向存在波浪起伏变化,煤层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或泥岩,顶板岩石较完整,煤层易片帮,顶板易冒落。煤层综合柱状见图1。

工作面支护情况:本工作面选用支撑掩护式电液控液压支架,工作面切眼长180m,工作面开采之初布置130台支架:其中轨道顺槽布置8台ZTC10000/18/38型超前支架,工作面布置6架ZZ6000/18/38D型过渡支架,115架ZZ6000/18/38D型中间架,1组 ZT12000/18/38型过渡支架,胶带顺槽布置8架ZTC10000/18/38型超前支架。

图1 煤层综合柱状

2 老顶力学模型建立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场直接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发生冒落,老顶逐渐悬空并在其上覆岩层的载重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当工作面的推进距离达到老顶的极限时,老顶岩梁发生断裂。老顶梁式断裂,可采用材料力学方法求得。

老顶在初次垮落时,老顶岩梁两端都固支在煤壁中,相当于固支梁,其受力分析见图2。

图2 岩梁上任意点的应力分析

3 老顶垮落时极限跨距力学分析

3.1 老顶初次垮落极限跨距

已知梁内任意点的正应力б为:

式中:M为该点所在端面的弯矩;y为该点离端面中性轴的距离;JZ为对称中性轴的端面矩。

当бmax=RT时,即岩层在该处的正应力达到该处的抗拉强度极限,岩层将在该处拉裂。为此,这种梁断裂时的极限跨度为:

固定梁,考虑弯矩、正应力。

若以最大剪应力作为岩层断裂依据,最大剪切力发生在梁的两端,。因此,最大剪切应力

当(τxy)max达到极限强度Rs时,形成的极限垮落距为:

固定梁,考虑剪切破坏

当бmax=Rr时,梁达到极限跨距LlT:

简支梁,考虑弯矩、正应力

显然,在相同条件下,由简支梁计算所得的极限跨距LlT要比由固定梁计算所得的小。由于弯矩形成的极限垮落距LlT要比剪切应力形成的极限跨距LlS小,因此常常按弯矩来计算极限跨距。

3.2 老顶周期来压悬臂梁式断裂时的极限跨距

已有的研究中,对于老顶的周期来压,老顶岩梁一端固支在煤壁中,而另一端通常已经发生断裂,处于悬空状态,故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常常是按照悬臂梁式折断来确定。

3.3 14-1103综采工作面顶板来压步距推算

老顶在初次垮落时,老顶岩梁两端都固支在煤壁中,相当于固支梁,根据材料力学,采用两端固支固定梁,考虑弯矩产生的正应力使得老顶拉伸破坏,对采场初次来压步距的计算结果为

而老顶周期来压时,老顶岩梁一端固支,另一端大多悬空,采用一端固支悬臂梁,考虑弯矩产生的正应力使得老顶拉伸破坏,对采场周期来压步距的计算结果为因此:

14-1103工作面顶板岩层岩性多为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或泥岩,其顶板岩层情况见图1。根据14-1103综采工作面顶板岩性,其老顶厚度h=5.15m。由关键层理论可知:老顶载荷约等于其自身载重与其控制范围内的岩层载重之和,根据工作面顶板情况可知老顶上方厚度为4.71m的泥岩在其控制范围内,取岩层平均体积力为:γ=0.025MPa,则老顶载荷为q=0.025×(5.15+4.17)=0.24MPa;RT=4MPa,代入式(1-6)可估算14-1103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29.73m,由式(1-7)可推算14-1103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12.80m。

4 现场实践

4.1 初次来压观测

通过现场观察,从2月5号的夜班开始,工作面从40#架至70#煤壁开始出现严重片帮,片帮高度1~1.5m左右,6#夜班40#架至机尾段工作面煤壁出现严重片帮、滚帮,滚帮煤高度1.5m以上。通过对支架压力表数字的观察,支架压力读数增大,超过前期观测数据,工作面平均压力在25MPa以上,采空区听到顶板垮塌的声音。

从2月7日夜班开始,工作面中部架段立柱安全阀出现开启,支架压力平均在30MPa以上。到早上交接班时,工作面从50#支架到机尾段支架立柱安全阀多出现开启、卸液,且多呈现喷雾状,支架的平均压力在32MPa左右,支架最大压力达到35MPa;同时工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煤壁片帮,其中70#号支架左右煤壁片帮严重;在90#~100#支架段,支架前梁顶板出现脱层,工作面煤壁片帮段响声大,采空区无大量涌水。

7日夜班开始生产过程中工作面支架压力明显比接班时降低,且煤壁的片帮程度开始降低。通过观察,采空区顶板除机尾和机头几个架未垮落外,其他均已垮落严实。截止7日早班接班,工作面机头推进24.8m,机尾推进至30.9m,平均推进27.9m,共计回采35刀。

通过现场观察,结合工作面矿压显现情况,确定工作面老顶于2月7日夜班初次来压,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28m,初次来压持续时间3天,平均压力为32MPa,最大压力为35MPa。

4.2 技术措施

根据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在工作面周期来压时,提前做好准备:

(1)提前合理增加支架工数量,支架工要紧跟采煤机前滚筒拉架,采取隔一架拉一架。

(2)采煤机司机要严格控制好采煤机的割煤速度,根据工作面顶板及煤壁情况,及时的调整采煤机的割煤速度;必须控制好工作面顶底板,沿顶割煤,严禁留顶煤。

(3)充分发挥护帮板的作用,提前收回护帮板及滞后采煤机打出护帮板的次数,护帮板必须紧贴煤壁,采煤机滚筒割过煤后,要追机作业打出护帮板。

(4)采煤机割煤作业时只准超前前滚筒3架将护帮板收回,煤壁片帮严重处只准超前一架收回护帮板。

(5)采煤机割通煤壁返机推溜之后,及时移架控顶。在顶板破碎段必须带压擦顶移架。

(6)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作面煤壁、支架和刮板输送机都保持直线,防止压力局部集中造成片帮、冒顶。

(7)对液压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面液压支架要保证达到规定的初撑力,支架不漏液、不窜液、不卸液自降,支架升起后要升平、升紧。保证老顶来压期间,不出现故障,实现快速推进。

(8)加强工作面上、下端头管理,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上下端头的维护。

(9)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在周期来压前期密切关注支护情况,超前维护要有专人负责,作业时,二人配合作业,其中必须有一名经验的老工人负责安全工作。作业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作业。

5 结语

本文通过建立老顶力学模型,对14-1103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

1)通过力学分析,认为老顶初次垮落和老顶周期性垮落的主要区别在于:老顶初次垮落时,老顶岩梁两端均固支在煤壁中,老顶的初次垮落应采用两端固支梁进行分析;老顶周期来压时,老顶岩梁一端固支在煤壁中,而另一端一般处于悬空状态,故应采用一端固支另一端简支梁进行分析。

2)通过力学求解,利用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计算公式,对正利煤业14-1103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4-1103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约为29.73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2.13m。

3)对14-1103综采工作面矿压现象进行现场观测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对顶板管理有指导意义。

〔1〕王作棠,钱鸣高 .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的计算预测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9,18(2):9-17.

〔2〕戴兴国,钱鸣高 .极限分析与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计算〔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3,22(1):17-23.

〔3〕钱鸣高,朱德仁,王作棠 .老顶岩层断裂形式及对工作面来压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6,15(2):9-17.

〔4〕钱鸣高,石平五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5〕李保仁 .榆阳煤矿2301综采面初采期间顶板管理 .中国会议,2011,11.15.

猜你喜欢

老顶步距煤壁
单线隧道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步距优化研究
厚煤层大采高提高煤壁破坏的工艺参数优化
采放比及步距的不同对采出率的影响分析
首采工作面坚硬顶板预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特别的赛跑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破坏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及控顶原则研究
充填步距对矸石充填开采覆岩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站在煤壁跟前
长度变化对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