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西地区植被恢复与保护途径
2013-07-05张忠斌
张忠斌
【摘 要】本文对鸡西地区植被恢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恢复生态学、森林培育学以及近自然林业理论,提出了植被恢复与保护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为植被恢复与保护,提高林草覆盖率,进一步加快植被恢复进程,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植被体系提供了适宜的模式和营建技术。
【关键词】植被;恢复与保护;途径
原始森林被毁后,如果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的发展完全可以恢复森林植被,但当时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而是对残林和天然次生林继续破坏。这一地区的茂密森林被破坏殆尽,其生态平衡日趋失调,境内山泉基本枯竭,河流水量大为减少,甚至呈季节性干涸,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植被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植物群落不稳定,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森林生态效益低下,森林火灾隐患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研究如何恢复被破坏的天然植被,使人工植被与生态环境重新融合为一体,并获得与天然植被相当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出效益。
1.植被恢复状况评价
所谓生态恢复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即恢复、重建和改建等三个方面。生态恢复就是使受损害的生态系统从远离其初始状态的方向回到干扰、开发或破坏前的初始状态所做的努力。而重建是将生态系统现有状态进行改善,增加了人类所期望的某些特点,压低那些人类不希望的某些自然特点。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改建则是将恢复和重建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突出表现是植被破坏后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目标是恢复地力,使其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能力。
虽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关系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但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森林进化和发展的基础,是森林生态系统抗干扰、自我恢复、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优化的基础。许多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物种多样性,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退化生态系统土壤、植被严重退化,进而造成土壤抗蚀性差、涵养水源功能差等环境问题,因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最终目标是改善退化系统的环境。鸡西地区为了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的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世人瞩目效果,20世纪林工程开始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工程。但有些恢复与重建实践缺乏对恢复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过程、健康状况等的研究和充分认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生态系统内由于生物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植被恢复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 重乔木,轻灌、草,层次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 树种单一,抗虫、抗病能力差,稳定性差; 纯林太多,缺乏树种的合理配置,土壤肥力自我维持、调节能力差,地力衰退严重; 生物多样性差。
2.植被恢复与保护途径
2.1飞播造林
飞播造林重点解决播区地面处理和种子处理。播区地面处理主要指植被处理。让飞播区保持适当的植被,有利于防止种子移位流失,减少鸟兽危害,提供幼苗遮阴等作用。但植被过高过密,枯草层过厚时,反而妨碍种子着土发芽和光照,幼苗发育不良,生长纤弱,甚至被压死亡; 相反,如植被过稀,不仅影响种子固定,幼苗也易受干旱和日灼危害。因此,在飞播前可以通过割灌措施或封育措施减少或增加植被,以提高飞播成效。种子是飞播的物质基础,飞播造林区别于天然下种更新就在于不仅可以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树种,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提高播种成效。一是在飞播的树种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对引进树种必须经过引种试验成功并通过鉴定后,才能大面积播种,即使同一树种,也应注意树种分布的适生区,外调种子应执行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种调拨范围调集。二是加强种子检验,提供飞播造林用种必须进行种子品质检验,达不到标准的种子,不能使用。三是根据不同树种特点,对种子分别进行筛选、风选和包衣等处理,同时,还要进行药剂拌种,使用鸟鼠驱避剂。在飞播中,注意播区和播期的选择。设计播区中的宜播面积应在70%以上,从而增加有效播种面积。播期的选择应在雨季,理想的播期应选择在播前阴雨天,播后雨连绵,飞播后种子发芽早,根生长快,出苗面积大,保证飞播有效面积,达到预期效果。
2.2封育途径
封山育林包括封山育林和封育改造。一是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二是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实施封禁,并采取定向培育的育林措施,即通过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适当补植改造,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提高林分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在现有荒山面积中,对于有天然下种母树和天然幼树分布的地块实施封山育林。采取划定区域、工程围栏、设立标牌、工程封禁等技术措施,确保植被恢复,形成天然复层异龄林良好的植被结构类型。
2.3人工造林途径
造林树种选择在恢复植被过程中,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林树种选择比较单一,水土保持林主要以油松为主,其次有少量的侧柏、沙棘、刺槐、山杏等; 防风固沙林主要是樟子松、杨树等; 农田防护林主要是杨树、榆树。同时,多年来为了迫切改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未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形成了大面积的“小老树”。通过对地区立地类型分类,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草种, 地区恢复植被主要造林适宜树种及草种立地类型 适宜造林树种、草种低山山地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蒙古栎、糠椴、樟子松、侧柏、山杏、油松、紫穗槐、花曲柳、色木槭、山杨、黑桦、沙棘、胡枝子、小叶锦鸡儿沙棘、柠条、黄柳等。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整地方法:(1)水平沟整地;(2)鱼鳞坑整地;(3)穴状整地。栽植方法: 在水平沟、鱼鳞坑或穴状整地的栽植点上采取小坑靠壁栽植方法,坑深视苗木根系长短而定,一般比原根迹深1~3cm; 苗木植于坑内先填大半坑土,进行灌水,灌水量以土壤能否手握成坨,且水应浇到苗木根部; 待水渗下后填满坑土,并将坑面全部踩实,最后坑面再覆一层活土。
3.结论
本文在植被恢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恢复生态学、森林培育学以及近自然林业理论,提出了植被恢复与保护模式。确定了最优化植被恢复方式,为植被恢复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分析、评价,并与现在的恢复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生态恢复建设首先因地制宜地采取封育保护方式,在一些条件不具备的地方,采用改建—中小强度人为干预方式,必须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应以不破坏原有植被为前提,并要注意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的选择。本文根据我省的实际特点,以及现有植被的分布状况,针对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现有的主要植被类型采取不同的恢复与保护途径。